Q1虧損6.6億、教育監管趨嚴,一起教育科技如何走出集體困境觀點
5月24日美股收盤后,一起教育科技(NASDAQ: YQ)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
5月24日美股收盤后,一起教育科技(NASDAQ: YQ)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一起教育科技Q1凈收入4.7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1%;凈虧損為6.6億元,同比擴大194.64%。這一數據表明,在高同質化競爭壓力下,K12在線教育公司依然入不敷出。
2021年第一季度,一起教育的付費課程注冊人數約為53.4萬,同比增長105.7%。一起作業學生端在報告期內MAU(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1890萬,持續保持優勢地位。這一數據顯示,在之前的廣告效應下,K12教育平臺吸引學生人數依然在持續增加。
根據財報,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一起學網校2021第一季度現金收入(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達到6.035億元人民幣。當期收入成本為1.88億元,同比增長128.3%。成本增加主要因為教師和導師的補償費用以及教材費用的增加,講師和補習老師的補償費用增加,部分原因是雇用了更多的補習老師,為2021年春季學期預期的入學人數增加做準備。
在報告期內,一起教育科技研發費用達到2.09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8.2%。據了解,利用技術、內容、數據幫助實現老師、學生、家長的減負增效,將是下一步一起教育科技重點發力的方向。
公司預計,2021年Q2凈收入將介于6.400億元至6.600億元,同比增速將介于135.8%至143.2%。不過,從當前教育培訓大環境來看,這一預期可能偏于樂觀。近日,有消息稱,高層將出臺有關校外培訓最嚴新規,假期不得上課,學科類與素質類教育機構不得上市,教育培訓機構不得做任何廣告。
受這一利空消息影響,新東方、好未來、高途、樸新教育等美股中概股股價大跌。截至當地時間5月24日收盤,一起教育科技跌6.16%,樸新教育跌22.44%。一起教育股價雖然跌幅較小,但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上述消息落地,一起教育恐難獨善其身,其二季度同比大增140%的預期或落空。
官網顯示,一起教育科技成立于2011年,為中國第一個K12在線作業平臺,旗下擁有一起作業、一起中學、一起學、一起公益四個產品。
在線教育戰場上,K12是很多公司爭奪的焦點,一起教育也不甘落后。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一起教育的在線K12輔導服務營收分別為9388.3萬、3.6億、7.51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30.2%,88.5%和93.0%,顯然,K12在線課程已成為一起教育主打業務。
不過,在這條同質化日趨嚴重的賽道上,想要備受用戶青睞太難了。
談品牌效應,新東方、學而思、網易有道哪個不是大廠品牌?比教學模式,各頭部平臺都花大價錢組建師資團隊,通過雙師模式和直播授課留住用戶。而在師資力量互相匹敵的情況下,一起教育的在線雙師模式談不上獨有特色。
看校內業務?的確,校內業務積累的用戶群,可以讓一起教育可以獲得更為精準的潛在用戶,為付費課程用戶增長提供了流量轉化基礎,但這一優勢也并非堅不可摧。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線教育分析師陳禮騰表示,一直以來,在線教育行業存在以下兩個痛點:第一,轉化率低,獲客成本高。在線教育潛在用戶的獲取需要投入較高的營銷成本,而且轉化率普遍不高;第二,普遍虧損。在線教育前期的高額投入再加上在線教育公司盈利周期長,導致目前在線教育企業大多處于燒錢階段。
有這兩個痛點,就不難理解,為何在2018和2019年有那么多的在線教育公司紛紛大幅裁員,甚至關門倒閉。
2021年,在線教育廝殺正酣。據網經社電商大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在線教育行業共有83起融資,同比去年同期122起下降31.97%;融資總額超356億元,同比去年同期125.9億元增長182.76%。其中,猿輔導、作業幫、豌豆思維、火花思維等更是獲得超10億元的高額融資。此外,還有大米網校、美術寶、編程貓、阿卡索等知名在線教育平臺獲得融資。
資本的裹挾下,國內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的競爭已到不計血本的程度,而字節跳動、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今年也紛紛進入賽道攪局,讓本就在廝殺中落于下風的腰部企業前景更加黯淡。即將敲鐘的一起教育,還能否筑起用戶、產品和體驗護城河?需要時間來證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