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談顛覆 做好VR產品才是王道通信

VR行業并非是一座孤島,與其他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可否認,VR顛覆了人們的視聽感受,但VR的應用不止這些。隨著5G的到來,VR將衍生更多的應用場景,VR帶來更多顛覆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機遇。所以,現階段VR從業者還是少談顛覆,做好產品才是正道。
VR已經成為一個創業熱點,2016年因此被稱為VR元年。不過,VR技術仍處在發展階段,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現在所談的VR技術,推出的虛擬現實產品,其實有點像04年的時候聊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或者82年的時候談個人計算機。這是奇點大會VR論壇上,Pico創始人周宏偉對當下的VR市場的理解。
在2004年的時候,智能手機更像一個新潮的概念,近10年后,移動互聯網這個行業才被引爆。眼下,大量資本涌入這一行業淘金,并催生了顛覆論,這有點過于激進。形象的說,現階段VR技術,更多的是以VR眼鏡、VR一體機等硬件產品來呈現。所以,在筆者看來,現階段VR行業還不適合談顛覆,做好產品才是硬道理。
對于消費者而言,對VR技術最直觀的感知就是VR眼鏡。從行業人士的角度來看,VR眼鏡這一硬件產品背后,是VR技術演進的不同方向。準確地說,VR眼鏡是消費者體驗VR技術的一個載體。
目前的VR眼鏡,有基于PC端的,有基于智能手機的,還有VR眼鏡一體機。不同的產品形態,是不同的硬件技術和VR體驗。事實上,不同的產品形態背后,也預示著未來VR技術的發展方向。
從移動互聯網和PC的發展歷史來看,未來VR技術會有三個顯著的特征:移動化、一體化和高度智能化。具體來說,基于智能手機的VR眼鏡,是一個入門級的解決方案;既便是基于PC端的VR眼鏡,這是一個相對專業的解決方案,但也無法代表未來VR的發展方向。未來VR行業的趨勢,應該是一體機。然而,現在很多VR初創企業推出的產品,更多的基于智能手機的VR解決方案。
Pico為什么會選擇VR一體機這種產品形態呢?按照CEO周宏偉的說法,首先從顯示的角度的出發,未來的VR產品將向高分辨率,小尺寸的屏幕的方向進行發展,這與目前手機通用的1K分辨率、5-6寸的大屏幕的形態是背道相馳的。其次從交互方式來說,未來主流的交互方式將是手部追蹤和眼球追蹤,這也是手機盒子類產品難以實現的功能。最后從產品重量的角度來說,現在智能手機普遍在150-200克之間,手機盒子在200-300克左右,兩個加起來要超過400克,而一體機通過更好結構設計和核心模塊的小型化,未來兩到三年視覺單元做到150-200克是非常可能的。
最近Pico發布的Pico Neo就融入了以上的產品思考,這款產品是全球第一款搭載高通820芯片的VR一體機,使用了兩塊3.81寸的Amoled屏幕,并采用分體式設計,將計算單元放置在手柄中,頭盔的重量小于350克,極大的提升了用戶的佩戴舒適度。
事實上,全球VR行業對于VR眼鏡的形態也有非常大的爭議,HTC是基于PC的VR眼鏡,三星基于自家的高端旗艦手機推出了VR手機盒子。實事求是的說,現有很多的VR產品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用戶體驗,更沒有考慮到未來的行業發展趨勢。目前,消費者通過VR眼鏡可以在游戲、電影中擁有更好的視聽體驗。未來,隨著VR技術的成熟,人們甚至可以直接通過VR設備進入電影或游戲中的角色。屆時,現有的VR眼鏡還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嗎?
答案顯而易見,4G時代衍生了很多新興的互聯網應用,VR也是其中之一。在高速移動互聯網的支持下,拋開內容不說,諸如Pico Neo這樣可以獨立運行的VR一體機在體驗方面還是不錯的。最新消息稱,5G時代已經在向我們招手,這無疑是VR行業的又一個機遇。5G會擁有更快的網絡速度,人們借助VR一體機可以更方便的暢游VR世界,就像《黑客帝國》中演的插管一樣。
不難想象,一旦進入5G時代,基于PC端的VR眼鏡在便捷性方面肯定沒有任何優勢;像Pico Neo這樣的VR一體機,將會成為主流。不難看出,VR行業的發展并非孤立的,與通信、影視等各個行業都有著緊密的聯系。眼下,基于VR的應用還處在初級階段,但誰能在這個階段有一個好的布局,誰將是VR時代的勝利者。
毋庸置疑,VR行業并非是一座孤島,與其他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可否認,VR顛覆了人們的視聽感受,但VR的應用不止這些。隨著5G的到來,VR將衍生更多的應用場景,VR帶來更多顛覆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機遇。所以,現階段VR從業者還是少談顛覆,做好產品才是正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