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數據“作假”補殘局,嚇退資本的怪獸充電還有未來嗎?觀點

對于共享充電寶玩家而言,2019年,將注定是剩者上位角逐,究竟誰是青銅、誰是王者的關鍵年份,同時也涉及到生死。
2017年,當資本判斷共享充電寶是門好生意時,資金瘋狂涌入。
巔峰競速時刻,賽道項目數量一個月內激增22個,參投機構高達40家,資金4天流入7.5億,共享充電寶賽道熱度一度達到頂峰。
隨著共享單車遇冷謝幕,共享汽車深陷泥沼,一地雞毛的共享經濟被市場證偽后,三大馬車如今只剩共享充電寶獨木在撐。至于為何能存活?則因其在共享模式下,最優先擁有實現盈虧平衡的能力。
冰山之下,暗流涌現。
從風光入局的資本瘋搶,到終局洗牌的資本冷卻。3年時間里,宿敵間的刀光劍影、明爭暗斗,更是讓不少玩家在野蠻發展中慘遭折戟。
對于共享充電寶玩家而言,2019年,將注定是剩者上位角逐,究竟誰是青銅、誰是王者的關鍵年份,同時也涉及到生死。
表面上看,街電、來電、小電、怪獸4家剩者為王已成定局。實則,受市場競爭與渠道成本雙重之困,部分第一梯隊的玩家在狂奔中也終現命門:利潤數據被質疑造假、融資計劃啟動半年無人接盤。
而它便是:怪獸充電。
前段時間,據國內多家媒體報道,怪獸充電的最新一輪融資商業計劃書(BP)遭到曝光,文件顯示,怪獸充電正在尋求新一輪3000-5000萬美元的融資。
戲劇化的是,時隔一日,怪獸充電就宣布:已于2018年底完成30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高瓴資本、新天域資本、小米、順為資本等機構和前美團COO干嘉偉個人參與。除了新加入的某私募基金外,新進的股東卻與A輪中的六家完全一致。
但據投資圈人士透露,“怪獸充電實際的融資時間為去年的7、8月份,為分期打款,并且該輪融資中存在對賭條款。”
如今,怪獸充電將其時隔半年的過去式融資消息,擱到現在方才被動披露,而且還偷天改日地謊稱為去年年底。
意圖無非就是,希望能借此掩蓋某些融資不暢等問題,消除市場對其資金鏈緊張等疑慮,并在維持市場對其信心的同時,為其下一輪融資創造更寬裕的時間窗口。
事實上,從怪獸充電已經啟動了半年的最新一輪融資,仍然沒有投資人接盤來看,某種程度上也就意味著新一輪融資計劃即將告吹。
這從該公司上一輪融資主要依靠原有老股東追加投資,輸血維持公司運轉的股東名冊中,就可以對其融資困境以及投資人的接盤意愿略知一二。
至于為何投資人的接盤意愿不甚強烈?到底是什么嚇退了資本?
需求與模式的延續性、惡性市場競爭、專利糾紛、市場利潤空間、渠道能力、運維能力等,皆為重點的投資考量要素。
但最關鍵、最致命的,我認為應是渠道競爭的高昂入場費,以及門店分潤數據被粉飾而遭質疑。
在媒體曝光的怪獸充電最新一輪融資BP中顯示,2018年11月,怪獸充電直營柜機盈利模型中“門店分潤”占比為23%。在扣除了銷售成本、折舊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各方面支出之后,怪獸充電依舊擁有31%的毛利率。
怪獸充電融資BP稱門店分潤為23%
但據媒體所掌握的一份申報分成審批截圖卻顯示,在24個月的合作期限中,該門店按照的是不固定分成協議,而且分成前三個月是按照99%分成執行,從合同生效的第四個月開始,分成才調整為75%。
怪獸充電員工后臺申請門店分潤高達99%
對比可以發現,無論是按照99%的分成,抑或是按照調整后的75%,兩個數據都與怪獸充電融資BP中說的23%“門店分潤數據”大相徑庭。
兩相矛盾,必定有一方在造假。
眾所周知,對于像充電寶這一差異化不明顯的產品而言,多數用戶在有使用需求時,最為關心的還是在于能否便利地借到充電寶。
因而,對于攻下甚至獨占商場、餐廳、KTV、洗浴等泛娛樂高頻線下場景,便成為了各頭部玩家使出渾身解數、不惜重金、窮盡手段的競爭重心。
畢竟,在技術與資金不愁的條件下,燒錢搶占優質渠道,無疑也成為了最容易見效的方式。而這,也正是行業頻繁出現惡性競爭的原因。
這不,近日就有人在脈脈上爆料并詳細地列出了怪獸充電寶在主要城市門店入場費+分成:除了給出了50%-70%的分成外,少則5-6萬,多則上百萬的入場費也是一個重負。
另也有自媒體根據內部人士和知情投資人爆料稱,怪獸充電等公司給優質門店的分成普遍在50%-80%,部分門店分成達到90%。怪獸充電為從競爭對手中奪取頭部門店,往往采用“入場費+70%~80%分成“等模式與門店談判,前幾個月直接給門店高價入場費,后續改為分成形式合作。
針對營收極高的夜店、酒吧、KTV、影院和購物中心等消費場所,怪獸充電也不惜砸數萬甚至數十萬入場費同時允諾50%以上分成獲得獨家合作,同時承諾合作之日起前兩個月的分成全部給門店,從第三個月開始給門店分城降到50%-80%不等。
其實,高昂的渠道入場成本,這在行業內并不罕見,大家也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據《財經》報道,經歷了2017年的市場教育,用戶需求已經被驗證,渠道也從免費進入到要求高價入場費或分成比例,個別熱門場景,如洗浴、酒吧等要求50%以上的分成,這對現金流不穩健和運營效率低的公司來說打擊巨大。
無獨有偶,上海某共享充電寶平臺聯合創始人胡天,曾對《中國企業家雜志》表達過這樣的直觀感受:在行業還未爆發時,他找外包地推是50~80元就能進駐到一個商戶;競爭加劇后,這一價格陡增至300元。
據胡天講述,這還只是普通商戶的入駐價格。某些知名場所的入場券,遠要昂貴得多,數萬、數十萬甚至更離譜。為了將競爭對手從已簽約的場所擠走,某平臺不惜花費一兩百萬給后者。
伏特+創始人丁明磊也曾透過《鋅財經》爆出,曾經被競爭對手以每年18萬的入場費給擠出了KTV,同時也爆出為了簽下一個集團,某一充電寶公司甚至出了接近兩千萬的入場費。
因此,在各大城市密集布點的怪獸充電看似流水高,但并不意味著其利潤空間大。加上柜機及充電寶的硬件成本、BD的運維成本,高速攀升的入場費以及高比例的門店分潤,實則正成為壓垮怪獸充電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則,一邊割腕賣血,一邊輸血續命,怪獸充電走上這種玩命式的經營模式也實屬無奈。
畢竟,從投資圈人士爆料的上一輪融資業績對賭,以及最新一輪融資BP數據中可知,怪獸充電只有放棄毛利率,并以高分成、高入場費的形式擴張門店規模,從而方能達到股東的對賭業績。
這樣一來,怪獸充電再在融資BP中進行刻意“優化”的數據,看起來也就順理成章了。畢竟,如果按照事實上的盈利模型隨便一核算,怪獸充電在如此的成本結構上,幾乎很難實現盈利。
不過,事態演變到這個層面,投資人面對一個數據造假、毛利率如此之低、競爭如此惡劣、渠道談判議價能力如此薄弱、市場天花板又極為有限的項目時,在沒有看到運營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以及更有優勢的成本利潤結構財務模型下,寧可錯過,不愿過錯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在融資BP上被質疑作假忽悠投資人,這一行徑一旦被證實,怪獸充電無疑則是飲鳩止渴、涸澤而漁,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頭。
眾多共享充電寶公司的高管都曾對媒體作出如下一個判斷:作為關鍵年份,2019年,行業或將出現規?;氖召徏娌?,至于目標只有一個——以更大的市場份額進攻下半場。
如果拐點判斷正確,那么在業績對賭中飲鳩止渴,在BP數據作假中涸澤而漁的怪獸充電,是否會因此成為資本的棄兒,作為第一梯隊中的第一個出局者?
如果還是單靠鋪量和砸錢的方式來競爭,資金難以為繼將是常態,死也是早晚的事。因而,是否能夠依靠精細化的運營制勝,依靠自我造血能力保證自己活下去,這將成為怪獸充電的終局之考。
不然,如若再一邊割腕賣血,一邊輸血續命,遲早將會淪落到求賣身、被兼并之地步。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