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獨角獸回歸:本土估值或更高 阿里微博被低估觀點
繼中國“獨角獸”公司有望通過中國存托憑證(CDR)的形式回歸A股市場的消息傳出后,本周四阿里巴巴(200.28, 1.22, 0.61%)在美股市場當日上漲超過3.5%。
繼中國“獨角獸”公司有望通過中國存托憑證(CDR)的形式回歸A股市場的消息傳出后,本周四阿里巴巴(200.28, 1.22, 0.61%)在美股市場當日上漲超過3.5%,收報199.10美元,高點一度突破200美元。外媒普遍評論認為中國本土投資者將獲得投資優秀海外中概股的機會,很有可能獲得在本土市場獲得更高的估值,但同時要警惕一定的投機風險。有基金經理表示,由于現階段的大規模投資,目前阿里巴巴、京東(44.97, 0.03, 0.07%)、微博、騰訊等公司估值被嚴重低估。
根據CB Insights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獨角獸公司數量達到55家,在全世界僅次于擁有106家獨角獸的美國。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位于硅谷的King&Wood Mallesons律師事務所合伙人Rocky Lee評論認為,如果中國大陸能夠實現雙重上市,中國公司能夠獲得在以本國貨幣募集資金的機會,進一步擴大其在國內的知名度,并且這些公司很有可能在國內獲得更高的估值,因為他們的品牌和業務在國內都具有更高的知名度。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這些知名企業回歸A股市場可能會助長中國投資者的投機行為,從而使投機主導市場,因此存在一定風險。
據福布斯專欄報道,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系教授芮萌博士認為,“雙重股權”機構的設立賦予了公司領導層更多的投票權,這種機制目前在巴里巴巴、谷歌(1135.73, -13.85, -1.20%)、Facebook(185.09, 1.23, 0.67%)等各大巨頭公司得到廣泛使用;如果中國證券法允許雙重股權結構的使用和運行,中國投資者就可以通過投資CDR的形式在本土獲益。
芮博士補充道,過去一年阿里巴巴在美股市場增長幾乎翻倍,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 目前這些中國巨頭公司都在本土盈利,卻只向海外投資者分紅,中國投資者此前由于無法投資海外證券市場已經錯失了許多機會,這并不合理。CNBC頻道的資深金融從業人Michael Bapis也表示了同樣的觀點。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Christopher Balding則認為,中概股回歸A股市場有利于進一步收集公司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并有利于中國政府在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機器人等潛在敏感領域的信息保護。
在中國呼喚獨角獸公司回歸本土的同時,多位海外分析師和基金經理認為,從長期來看,包括阿里巴巴、微博、騰訊在內多家中概股公司價值目前正被嚴重低估。
據彭博報道,世界頂級基金Dynamic Power Global Growth Class的經理Noah Blackstein稱,由于許多中國科技公司現階段大規模投資的緣故,這些公司的盈利被嚴重低估,需要未來3到5年才會體現出來。他評論道,像微博這樣的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了最初在中國國內的“模仿”階段,在進一步實現轉型,而轉型階段所需的巨大投入必然會在前期壓縮利潤,直到后期才會體現其真正價值。
這家位于加拿大資管規模達12億美元左右的基金對亞洲股票的持倉比重超過25%,在過去3年的累積回報收益率約為72%,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持倉前十位的股票包括YY(117.69, 0.65, 0.56%)、騰訊和微博。雖然用常規標準衡量,微博和騰訊目前的市盈率在83倍和57倍,并稱不上“便宜”,遠超過標普500指數22倍的平均市盈率。
CNBC頻道也同時報道了市場對阿里巴巴股價被低估的評價,TradingAnalysis.com創始人Todd Gordon周四上表示:“我們經歷了阿里巴巴兩年的強勁增長,目前還沒有超過高點,我認為接下來會接著走高并突破近期高點。” 但他對這種增長的可持續性持保留態度。
2018年以來,阿里巴巴已經上漲接近16%。根據FactSet網站提供的數據,大部分華爾街分析師建議買入阿里巴巴的股票,平均目標價為229美元。
(來源: 新浪財經 )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