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狂熱潮下 BAT布局略顯謹慎觀點
2018年1月16日消息,面對越發火熱的區塊鏈技術,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三大巨頭,BAT對此展開布局,無疑事半功倍。但是,這三家企業最近的反應較為低調,幾次涉及區塊鏈的聲明也只是在“澄清”。
2018年1月16日消息,面對越發火熱的區塊鏈技術,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三大巨頭,BAT對此展開布局,無疑事半功倍。但是,這三家企業最近的反應較為低調,幾次涉及區塊鏈的聲明也只是在“澄清”。
今年區塊鏈剛顯出爆發趨勢的時候,市場就傳出了百度推出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的消息。1月11日,百度金融回應稱,該平臺為去年7月21日推出的,目前已支撐了超過500億元資產的真實性問題。
百度金融回應的次日,針對有部分機構和個人打著與騰訊區塊鏈合作的旗號,從事代幣發行或交易相關活動,騰訊也對外辟謠稱,騰訊區塊鏈從未以任何形式參與代幣發行或交易相關活動,也未與任何機構展開此方面的合作。
而從2016年就利用區塊鏈技術,為銀行提供積分及分級場景服務的阿里巴巴,則更為低調,既未擴大區塊鏈業務,也未對此火熱景象發表言論。
相比之下,國內部分互聯網企業就顯得有點“坐不住”了。最近一個月的時間里,蘇寧云商、360、網易、人人網、暴風等多家企業爭相布局,先后推出了區塊鏈的相關產品。
與多家企業涉足區塊鏈業務相對應的,是“區塊鏈”搜索量的暴漲。1月16日,《電商報》記者通過百度指數發現,近7天“區塊鏈”關鍵詞整體日均搜索達5.9萬次,整體同比漲幅超1000%,整體環比漲幅約402%。其中,在1月11號,“區塊鏈”的搜索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0.8萬。
據悉,這一輪區塊鏈的熱潮,始于去年下半年,以迅雷玩客云、暴風播酷云為代表,開始以硬件銷售為基礎,通過硬件積累虛擬積分,虛擬積分兌換虛擬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可用于兌換其它產品或服務。
迅雷、暴風的這套玩法,規避了直接募資的違法紅線,所以在此前監管叫停ICO時,未被列入其中。同時,盡管各家官方極力否認虛擬貨幣的二次交易能力,但用戶對此依然熱情高漲,并導致越來越多的類似公司,效仿起來。
但從監管部門的態度看,只要涉及到虛擬貨幣炒作,恐怕都難以逃脫監管部門的注意。1月12日,互金協會稱以迅雷“鏈克”為代表的“以礦機為核心發行虛擬數字資產”(IMO)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風險隱患。而鏈克正是基于迅雷玩客云的虛擬數字資產。
或也正是因此,即使早已針對區塊鏈技術展開布局,但在監管尚未明確表明態度之前,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并不急于親自下場。如果之后監管并未對此展開叫停,有此前布局時的基礎,重新奪得市場也不是難題。
(來源:電商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