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原創難,原創綜藝《漂亮的房子》做對了什么?走了哪些彎路?通信
2017年第四季度慢綜藝扎堆,多以經營和體驗為主,有一檔節目卻把目光瞄準了經營和體驗之前的一個環節——創造。
2017年第四季度慢綜藝扎堆,多以經營和體驗為主,有一檔節目卻把目光瞄準了經營和體驗之前的一個環節——創造。顧名思義,創造就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注定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但這件事卻吸引到了從來沒有上過綜藝的萬千女性的男神——吳彥祖。
想必你也猜到了,小娛今天要聊的綜藝就是剛剛播完的《漂亮的房子》。
由于《漂亮的房子》是吳彥祖的綜藝首秀,節目播出之前,迷妹們就大呼期待。那么很少在電視露面的吳彥祖為什么會選擇這檔節目呢?小娛了解到,吳彥祖畢業于美國俄勒岡大學建筑學系,對建筑美學有很深的興趣和研究。這樣說起來,這檔節目簡直就是為吳彥祖量身訂造的,難怪男神終于被打動了。
小娛還了解到,雖然開局有些爭議,但節目的收視率其實一直在呈上揚的趨勢。所謂始于男神,陷于品質,節目可以出現收視和口碑的持續上漲,肯定離不開內容本身的質量。那么作為國內第一檔戶外建筑類真人秀,《漂亮的房子》吃到了哪些螃蟹?又吃了哪些苦頭?對于綜藝節目創新有什么借鑒意義?
節目新在哪?
題材新穎,藝術性強
脖子上搭著一條白色毛巾,手上戴著白色棉線手襪,搭配黝黑的皮膚和清爽的短衣長褲,用鋤頭支撐著身體,站在泥地里休息,時不時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
這不是普通農民,這是你的男神吳彥祖。
不過,再活脫脫的農民工打扮,只要配的是吳彥祖的臉,一切觀感都可以被推翻。
但其實,節目的創新之處并不在于讓男神去干苦活。在小娛看來,節目的創新主要在于以下兩點。
第一,是綜藝與建筑藝術的結合。首創某種類別的節目,一定是有一個契機在的。本身也是學平面藝術出身的節目制片人李慶在接受娛樂資本論采訪時表示都市里很多建筑都是千篇一律的,但中國的建筑史源遠流長,建筑美學給時代留下的歷史印記非常寶貴,而中國人對于藝術的審美知識卻遠遠跟不上。呈現建筑美學的節目《漂亮的房子》就應運而生了。節目中六位常駐嘉賓中,除了吳彥祖是學建筑學之外,馮德倫是學平面設計的,黃仁德修的是藝術系。不難看出,節目對于嘉賓的挑選,是相當看重參與者的藝術審美水平。
此外,在內容設置上,節目組選了四個大美之地來建造四座風格不一的房子,分別是徽派建筑起源地之一的安徽銅陵龍潭肖村、依山傍海的舟山黃龍島東咀頭村、建筑歷史悠久的福建福鼎赤溪村以及集圍獵文化、自然生態、滿蒙民俗于一體的承德木蘭圍場。四座房子都是節目組通過深入了解當地的建筑、文化、環境的因素后,才最終呈現出來的。節目組對于建筑藝術的追求可見一斑。
安徽銅陵:龍閑居
舟山:云海苑
福建:煙籠厝
承德:木蘭坊
第二,是創造了功能性和藝術性兼具的美學佳作。相比于以往節目做室內裝修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做錦上添花,《漂亮的房子》卻是實實在在地把一座房子從無到有地建起來,把荒蕪之地改造成富有藝術感的美學佳作,在廣闊的草原上建造一座星空圖書館。
房子改造前
房子改造后
原創節目難在哪?
節目的影響力如何更具可持續性?
原創節目的最難點在于,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沒有任何參照物可以借鑒的。一開始制片人李慶在策劃這個綜藝項目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不可能做起來。“因為我們可以說是沒有模式的,所有模式都是原創的。”
但不可能就因此放棄原創。要做建筑,最核心的在于設計。于是李慶對自己所在的建筑圈搜刮了一遍,找到了一百多份建筑設計師的資料,在面試了十多個之后,才終于找到了契合的建筑當地文化和表達的建筑設計師。
而建造這個過程也是相當不容易。不同于體驗類、經營類的節目,這檔節目是需要實實在在地造房子。據了解,由于地域跨度大,房子的建造實際上就像是跨度了春、夏、秋三個季節。因為不同地域地形不盡相同,有山頂有草原,建筑難度也相當大。采訪過程后中,李慶打趣說:“第一季我們去了四個地方,帶著節目組200多號人做了半年以上的包工頭。”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雖然建造這四座房子節目組可謂是歷盡了艱辛,但如今作為節目收官之作的的蒙古包圖書館——木蘭坊入圍了“建筑界的奧斯卡”——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獎,無疑是對節目組始終追求建筑藝術的決心的最大肯定,也在建筑圈中產生了重大影響。
木蘭坊外景觀
木蘭坊內景觀
另外,節目組在四個大美之地建造的四個房子,留在了當地,受到了當地和其他游客的喜歡。尤其是筑夢小隊設計改造的第一座房子——安徽銅陵的龍閑居,現在已然成為了當地的地標性建筑。據悉,僅在國慶期間,就有超過十萬的游客前往當地參觀旅游,儼然成為當地的一個新地標。據李慶介紹,現階段已經有房地產開發商找到節目組尋求合作,希望建造更有運營價值的建筑。
龍閑居
通過節目讓大眾關注到貧困落后的村落,再通過留下的建筑留住大眾的目光,這有利于改善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方式,而節目的社會影響力也更有可持續性。
綜藝節目引發共鳴不是易事,
《漂亮的房子》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漂亮的房子》這檔節目毫無疑問地最早在建筑圈中得到關注和熱度發酵。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當建筑圈中的人看這檔節目,自然會與本身擁有的專業知識聯系起來,用專業知識來評判。由于節目設置的原因,三期一個主題房子導致時長緊張,每個房子呈現出來設計維度的內容比較少,因此節目之初,確實是讓不少專業人士不夠滿意。但隨著節目的更新和內容的推進,我們會發現,這檔節目最想傳達的,是每個人對于自己Dream house的想象和向往。而隨著節目的深入,嘉賓們越發放得開,情感流露更加自然也更具感染力,因此我們會看到節目在后期的收視率和口碑都有大幅提升。
就價值觀的傳達和引發共鳴這兩方面而言,李慶表示已經到達了預期的目標,但還有提升的空間。對剪輯和節目結構,節目組保持了不斷改進和提升的心態。由于檔期設計和拍攝周期,對于四個地方未能實現完整拍攝建筑過程有些遺憾,不過這些在第二季都會有提升。
對于綜藝節目來說,引發共鳴是一個技術活。
首先是嘉賓人設要清晰。很明顯,除了吳彥祖和馮德倫這對cp之外,其他的嘉賓在節目中所處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不夠確定。人設不清晰,觀眾就沒有代入感,節目留給觀眾的記憶點也會很模糊,不要說引發共鳴了,能記住節目就很不錯了。因此,李慶告訴小娛,節目第二季將會邀請更多與建筑學相關的嘉賓,讓嘉賓各施所能,有更高的參與感。
其次是細節要到位。節目中很多建造過程的細節都沒有呈現出來,從整個工程周期來看,明星能夠參與的部分其實不多。細節之處最打動人。無論是用在影視綜還是文字都是通用的。白描的手法之所以打動人,并不是因為文字有多華麗,而是因為呈現了足夠豐富的細節。在第二季中,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節目將不會在四個地方造房子,而是在同一個地方建造一個“理想國”,這樣一來,對這個地方的人文歷史也能有更多的挖掘和發現,相信更有利于在不同維度進行設計升級。
對于第一季的遺憾,李慶已經打好算盤了,力求在第二季的節目中讓遺憾得到彌補。據悉,男神吳彥祖還會繼續出現在第二季節目中,小娛已經準備好小板凳和星星眼迎接第二季了。
來源:娛樂資本論 作者:詩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