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選1!滴滴算法大賽王者出爐觀點
3月28日,滴滴出行第三屆算法大賽正式落幕,本次大賽以“智慧信號燈”為主題,經過數輪激烈角逐后,由五名成員組成的“交通脈搏”團隊奪得冠軍并收獲30萬元獎金。
3月28日,滴滴出行第三屆算法大賽正式落幕,本次大賽以“智慧信號燈”為主題,經過數輪激烈角逐后,由五名成員組成的“交通脈搏”團隊奪得冠軍并收獲30萬元獎金。在頒獎現場,廣州交警還邀請優秀團隊和滴滴一起將算法應用到廣州落地實踐。
滴滴出行CTO張博在算法大賽頒獎現場發表演講,他表示:在過去的20年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解決了信息的交通問題,滴滴希望解決的是物理世界的流動,這對人類的影響會像過去20年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對于人類的改變一樣深遠。未來交通將發生多個層面的變革,包括交通基礎設施、交通工具等,滴滴也正在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共享汽車的發展。
在頒獎現場論壇環節,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研究員姚丹亞,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王殿海教授,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設施大隊副大隊長張大偉,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智慧交通負責人章文嵩,滴滴出行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劉向宏,滴滴AI Labs杰出科學家劉燕,對人工智能與交通控制、城市交通落地應用、未來交通發展進行了探討,新技術不斷助力傳統交通行業發展,為緩解城市道路擁堵提供了新的路徑。
王殿海教授表示,交通事業是一個森林,利用滴滴浮動車軌跡數據研究交通控制剛剛開始,就像一棵樹在茁壯成長。而未來,交通出行領域會在交通控制、行為控制、結構控制三個層面進行資源配置和政策調整,世界由紊亂狀態變成規則狀態,以此來改善交通和城市。
姚丹亞教授現場也稱贊了十強團隊,同學們在競賽特色的環境下,從理論上到技術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論,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地順利解決了問題。
滴滴鼓勵算法人才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行業前沿技術,章文嵩認為,本次比賽中同學們運用多種多樣的算法和模型來解決傳統交通問題,想法非常新穎。滴滴正在做的利用浮動車軌跡數據優化信號配時也是交通領域的創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出讓城市交通更加智能的交通大腦,對于改善交通出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論壇現場,廣州交警張大偉表示,廣州交警支隊與滴滴在智慧交通領域從去年開始深入合作,特別是在天河北區的區域信號燈優化項目,成果頗豐。廣州交警邀請優秀團隊和滴滴一起,將算法應用到廣州真實區域落地實踐,進行“實地算法大賽”。
本次大賽從去年10月份起正式啟動,在過去的五個多月里,吸引了1500多支隊伍報名參加,參賽人數超過4000人。滴滴出行為本次算法大賽開放了脫敏的真實滴滴車輛軌跡數據,以此為基礎,采用經過校準的交通路網模擬交通情況,加載選手提交的配時方案,通過與軌跡數據相匹配的多組真實流量作為輸入,最終給出選手所提交配時方案的平均得分。
一等獎獲得者“交通脈搏”由北方工業大學智能交通實驗室五名碩士研究生組成,該團隊所采用算法的最大特點是實用有效,從軌跡數據和傳統的斷面檢測器數據的區別開始分析,將交通知識的理解和數據驅動的方法結合,每一個小的參數估計和優化算法都能切中要害,解決關鍵問題。
過去一年中,滴滴智慧交通快速發展,截止目前,已與濟南、廣州、武漢等二十多城市交通管理部門合作,優化了1200多個智慧信號燈,并對交通誘導屏、潮汐車道等進智能化改造,促進智慧交通建設,提高城市交通運行效率。公開信息顯示,滴滴參與優化的智慧信號燈,也讓城市交通擁堵緩解了10%-20%。
(來源:藍鯨TMT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