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高估姜文,《邪不壓正》其實是彌漫著荷爾蒙的愛情故事觀點
無妄的多情,不忘也多余。
從知道張北海的《俠隱》改編成電影叫做《邪不壓正》的時候,我就不對這個電影抱太大期待了。俠隱,多有意境的名字。邪不壓正,土土的。
但也可能正因為本身期望就不高,它成了最近幾年我在電影院看到最過癮的國產片。它生于俠隱,卻又脫離于俠隱,所謂“邪”更像是指每個人心中的障礙,而《邪不壓正》是個人從迷茫、害怕到自我覺醒的過程。
有些觀眾包括姜文粉絲、偽粉絲以及路人,都對《邪不壓正》心理預期很高,等他們真的進了電影院,卻又覺得這是姜文最差的作品。這也就是為什么,上映前豆瓣評分超過八分,上映后沒多久,降到七分剛出頭,排片上也是迅速被全民熱議的、已經被上映了十多天的《我不是藥神》超過。
我們期待姜文的電影,究竟在期待什么?《讓子彈飛》引發(fā)了諸多解讀,各種隱喻,歷史的對照等等,是讓姜文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一部片子。《一步之遙》大家都說看不懂,那里面有太多姜文或者說主人公的夢境,說實話這個我也有同感。
看不懂的時候,大家去挖電影細節(jié)以及細節(jié)背后想要表達出的野心和所指,這些所指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姜文本人所思所想。姜文在接受許知遠采訪的時候就說了,他自己也是看了解讀才知道原來還能這么解讀。
但是我們看一個電影的時候,細節(jié)固然是重要的,比如姜文孜孜不倦要在他電影里展現(xiàn)他覺得美好的屁股。
比如張將軍是誰,巧紅的原型是誰,再比如比如梁啟超的腎(近代文學修文最深的人,請當時最頂尖的醫(yī)生做手術,卻割錯了腎)等等,這些大多觀眾都是出了電影院看了解讀才知道的。
這些固然是有趣的,但一部電影的故事主線仍然是第一位的?!缎安粔赫凡⒉幌窠囊酝娪盎逎瓐杂?,恰恰是簡單又經典,看起來是復仇,其實是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
男女主都有青春期心理障礙或者說童年的心理陰影。彭于晏飾演的男主李天然,十三歲那年親眼目睹師傅一家遭師兄和根本一郎滅門,他當時嚇得什么都不敢做,定在那的時候能閃過子彈,但跑起來以后就喪失了這一技能。
這個bug一直扎根在他心理,一直到十數(shù)年后他回到北平復仇。周韻飾演的女主關巧紅,她父親死于軍閥之手,所以她開了一個裁縫鋪,北平有頭有臉的人物幾乎都到她店里定制過衣服,她知道,這樣一定能等到殺父仇人。
欲成大事,先了心病。起初關巧紅表現(xiàn)得更成熟一些,李天然是在她的教導和幫助之下,完成了復仇。期間我們看到很多互動,比如李天然送她自行車,裸體跳躍在屋頂,和關巧紅一起走過窄窄的屋檐去到鐘樓,許晴所扮演的唐鳳儀的數(shù)次“勾引”都及不過住著拐杖站在他面前說了一句“多體面的小伙子,可惜是個煙鬼”。
張北海筆下的李天然是最后一個俠,而姜文鏡頭里的李天然就是個充滿青春荷爾蒙懵懂的小伙子。
為了讓李天然能夠放下內心潛藏已久的自卑、缺陷和枷鎖,關巧紅在屋頂對李天然連開數(shù)槍,李天然在閃轉間躲過了,曾經的bug被消除了。這個時候,主角直面復仇的戲碼才真正開始。
在車上,姜文飾演的藍青峰把槍交給了李天然,問了很多遍李天然,想清楚了沒有,李天然說想清楚了。這其實也意味著,李天然完成了自卑與超越,開始有了個體的自覺性。
這種自覺性不是精心謀劃了十幾年的養(yǎng)父藍青峰交給他的,也不是他的美國爸爸亨得勒教他的,而是和關巧紅的互動中,年輕人李天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到這里,我突然覺得,這就是一段戀愛中,女生教會了男生成長的經典橋段啊。到最后,有一個小小的反轉,關巧紅說李天然其實是她的“小白鼠”,她曾在裁縫店里遇到過她的殺父仇人,但是她愣住了當時沒有行動。最終關巧紅在李天然身上找到了直面仇人的勇氣,跳下屋檐,踏上了復仇的征途,消失在李天然的視線。
電影簡單經典到讓我想起《愛樂之城》,同樣是新鮮的兩個肉體和靈魂,互相碰撞之中,彼此看到對方自卑和自信的那一面,互相成長卻又彼此相望于江湖。
所以我才會認為,《一步之遙》看不懂也就罷了,《邪不壓正》如果還看不懂,那你就是真的蠢了。我們需要《我不是藥神》這樣關注社會議題的片子,也需要姜文這樣用經典的電影藝術語言講述經典故事。
如果我們稍微盤點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第五代導演,不管是姜文還是張藝謀、陳凱歌,他們的電影最多反思歷史,基本不存在反思當下的題材。我們要欣慰新導演弄出了《我不是藥神》、《二十二》、《嘉年華》這樣的電影,但不能因為這樣就認為反思歷史的不行了,也不能因為此就貶低經典的電影敘事。
1.TMT觀察網(wǎng)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wǎng)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wǎng)",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wǎng)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wǎng)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