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車貸被曝裁員70%,或許只是一個開場金融

有員工爆料稱,第一車貸“因為資金鏈斷裂,裁員70%”!
在經歷P2P雷潮后,金融業似乎一下子歸于沉寂。股市熊霸天下;公募勒緊腰帶;私募調崗降薪;銀行的竟然跑起了網約車,最慘的莫過于互聯網金融企業,裁員潮頻頻爆發,30%、50%,甚至要裁掉更多......
日前,新金融風口之一的汽車新金融,也開始刮起這股“裁員風”。作為汽車金新融頭部公司的第一車貸,深陷“裁員風波”。有員工爆料稱,第一車貸“因為資金鏈斷裂,裁員70%”!
注:汽車新金融是以供應鏈、融資、消費信貸為基礎,由汽車生產廠家主導的,以汽車及其相關衍生產品和服務為載體的金融業務。
第一車貸怎么了?
第一車貸成立于2013年,是較早的一批做汽車金融的企業,業內的知名度雖然不高,但也就僅次于優信、瓜子、大搜車、易鑫等幾個平臺。已經完成了A輪、A+輪(2.17億),B輪(3.6億),B+輪(1.4億)等數輪融資,拿到7、8億的資本,妥妥的高富帥!
裁員70%!
但最近第一車貸日子似乎不那么好過!近日,有第一車貸實名認證員工在職言中爆料稱:“第一車貸資金鏈斷裂,大批裁員,第一天人力通知,第二天就走人,而且不給任何補償。連孕婦、休產假、哺乳期的員工都不放過。”
據透露裁員比例竟然是驚人的70%!大概是巔峰期的一半。
分析裁員原因有二:
1、為適應外部環境,根據現有業務進行整合
2、C輪融資未到位
至于善后貌似暫時沒有,該高管表示:“愛走不走,隨便訴訟。”
經銷商討債維權
經銷商也坐不住了!據傳第一車貸的經銷商建群,準備到北京總部討債維權。
在行業內,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為了讓用戶能當天提車,經銷商經常得幫用戶“墊貸款”。當然,前提是,第一車貸上顯示放款通過。下款之后,經銷商再將錢補回來。
但最近幾個月,第一車貸資金鏈似乎出現了問題。據經銷商反映,11月底開始就看不到回款了。此后,第一車貸通知經銷商不放款了,但沒有說明原因。墊付款、返傭以及保證金是一筆不小的款子,因此經銷商要求第一車貸全部退回。
對于資金鏈問題,第一車貸的公關負責人稱:“我們對接的資金渠道豐富,結構合理,可有效分散風險。”但退款的事,暫時沒有結論。
汽車新金融的困境
首先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冬天也來了!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8年下半年全國乘用車銷量持續下滑,傳統旺季金九銀十,遠不如預期。SUV車型作為銷量增長的推手,也呈現下滑趨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斷言,“中國汽車市場的冬天來了,SUV需求年內可能會繼續下滑。”
刊登在乘聯會網站的報告還分析了車市下行的主要原因:
1、經濟走勢結構性分化,下游企業利潤下降,影響部分群體購買力的大幅提升。
2、中西部樓市高增長的財富效應明顯,部分家庭購房掏空6個錢包后的購車消費暫時不旺。
3、在金融去杠桿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股市低迷和P2P暴雷時有發生,導致部分居民的財富受損和購車消費心態暫時受到影響。
另外,2018年新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完全退出,而過去三年的政策刺激提前透支了今年的部分銷量。
更讓人不安的是,國外市場同樣不樂觀。
全球汽車市場預測公司LMC曾表示,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有望達到9700萬輛,但增速同比放緩至1.8%,遠不及2010年來5%的年均增速。
其次,汽車新金融的模式,在沒有大資本介入下將難以為繼。
汽車新金融本就是一個消耗現金流的行業。以現在汽車金融中占比最大的“新車分期”和“二手車分期”為例。
平臺方一般負責獲客和風控,背后都是銀行或者其他資金方放貸。平臺方和銀行合作的方式,“通常是先交4%到5%的保證金”。而這個錢,只能用平臺方的股權融資資金或盈利資金墊付。
汽車新金融公司能賺的利差,只有2%到3%,也就說,一年之內,在公司的現金流和賬面上,反而會減少1%到2%。
2%看起來不多,以第一車貸百億級業務規模計算,一年就有可能墊進去2個億。再布局一些新的業務線,或者繼續擴張,墊進去的錢就會急速增加。在資金充沛、風口正盛的時候,自然可以玩得大膽一點。
但今年的環境,卻和往日不同。
一方面,P2P暴雷、銀行信貸收緊,資金端嚴重缺水;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汽車新金融的前景有所疑慮。再沒有一個像大搜車的“阿里爸爸”那樣的闊佬,或者像燦谷、易鑫上市圈錢的渠道,其余的汽車新金融恐怕要慢慢的腐朽生銹。
甚至于,有上市背景的汽車新金融都已經倒了,趣店的大白汽車就倒在了眼前。
突然想到,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上半年的一句話,“國內售價十萬以內的汽車市場,基本崩盤了,這意味著什么?”
車市凜冬將至,汽車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將受到沖擊。作為汽車新零售與金融結合——汽車新金融豈能幸免,第一車貸的“裁員風波”,或許只是一個開場……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