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平臺Grab融資20億美元 滴滴軟銀領投金融
滴滴出行宣布將與軟銀一道領投東南亞按需出行和移動支付平臺Grab的新一輪融資,Grab的業務與其它出行企業稍有不同,就東南亞出行市場的增長潛力而言。
7月24日,滴滴出行宣布將與軟銀一道領投東南亞按需出行和移動支付平臺Grab的新一輪融資。滴滴與軟銀對Grab的戰略投資額高達20億美元,此輪融資預計總額達25億美
7月24日,滴滴出行宣布將與軟銀一道領投東南亞按需出行和移動支付平臺Grab的新一輪融資。滴滴與軟銀對Grab的戰略投資額高達20億美元,此輪融資預計總額達25億美元,是東南亞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單輪融資。
據了解,Grab運營著東南亞最大的交通網絡,是該地區活躍度最高的移動平臺之一;總下載量超過5000萬。目前,超過110萬名司機通過Grab平臺在東南亞7個國家65個城市提供專快車、順風車、摩托車、出租車和拼車等服務。
易觀汽車出行行業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張旭向記者表示,東南亞與中國內地的出行市場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生活習慣上的一致性比較高,滴滴在國內的運營經驗及模式更容易復制。“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Grab的運營數據非常漂亮,其運營策略也證明了在東南亞地區的成功,因此獲得其他地區出行巨頭的投資也很正常。”
就東南亞出行市場的增長潛力而言,張旭認為,這一地區不僅需求大,而且由于東南亞很多國家都處在欠發達狀態,當地消費者也會更強調性價比方面的需求,“因此,東南亞地區仍然保留有一些比較落后的出行方式,這也使Grab可以涉足更多的業務,比如摩托車、三輪車等的出行。”
有分析認為,Grab獲得新一輪融資后,將更好的與Uber爭奪東南亞的出行市場,除此之外,當地的競爭者還有印度尼西亞的Go-Jek。張旭認為,Uber與Grab在東南亞的競爭處在高度膠著的狀態,滴滴的進入會使雙方的競爭向某一方傾斜。
數據顯示,Grab日訂單量近300萬,在第三方出租車打車市場占有95%的份額,在私家車打車市場占有71%的份額。
據了解,滴滴在2015年就首次投資了Grab,去年8月,滴滴同樣是與軟銀一道領投了Grab 6億美元融資。雖然滴滴對Grab青睞有加,但是雙方在業務上依然存在區別,比如Grab去年12月推出了無需現金的充值支付方式GrabPay Credits。
特別是Grab表示,此輪融資將有助于鞏固Grab在東南亞地區的領先地位,發展其支付平臺,并借此在印尼發展金融科技業務。另外,Grab已經宣布,將投資7億美元在印尼發展服務,其中至少1億美元將用于投資和收購。
“Grab的業務與其它出行企業稍有不同,但總體來看符合初創企業的風格。”張旭認為,Grab與滴滴的相似之處在于擴張速度非常快,不同之處也比較明顯,“滴滴更多的是橫向打通其它業務,而Grab更多的是縱向打通,比如支付;但是不論縱向或橫向打通都有其內在原因,在國內,來自于支付寶和騰訊的資源已經幫滴滴解決了產業鏈上的大部分事情,而在東南亞地區就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Grab,滴滴的海外投資已經非常廣泛,包括美國的Lyft、印度的Ola以及巴西的99。
事實上,今年初,滴滴提出的5大戰略之一就包括“全球布局”,在張旭看來,目前,滴滴在國內出行市場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而在國內的布局趨于飽和的情況下,若想繼續擴張市場版圖,海外擴張是滴滴的一項重要選擇。
滴滴方面向記者表示,在全球化策略方面,如果當地已經有出行先鋒的市場,滴滴可能通過投資、產品技術合作等多種形式,和優秀的創新伙伴一起解決當地的出行挑戰,促進交通行業的升級;而在潛力較大、尚不活躍的市場,也將積極而審慎地尋找獨立開拓業務的機會。
“從滴滴所投資的企業來看,一個共同特點是,這些企業所在的地區都處于出行高增長的階段;另外,所投資的企業也都是高出行需求背景下擁有高成長力的企業。”張旭向記者說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