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對共享單車投放喊停 共享單車圈地時代或終結通信
短短一年間,風口之上的共享單車實現了數量上的“大躍進”。
“增強調度能力”“提高運營效率”這些官方辭令必須提上日程了。
10部委聯合出臺的共享單車指導意見剛剛發布,地方的監管緊接著跟了上來。
8月3日,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公安局、城管局在聯席會議中要求:從即日起到年底前,各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將暫停投放新車;8月10日前,現有無牌共享電單車須退出南京市場。
短短一年間,風口之上的共享單車實現了數量上的“大躍進”。交通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30多家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累計投放共享單車已經超過1000萬輛,累計服務超過了10億人次。帶來方便的同時,投放過度、無序停放也成為城市治理的難題。
如今,在政策趨嚴的背景下,對于一度不計成本超額投放的共享單車來說,繼續鋪量搶市場不再是好辦法,“增強調度能力”“提高運營效率”這些官方辭令必須提上日程了。
單車圍城
在此之前,針對共享單車領域,南京已經有了自己的地方試行意見,但并沒有明確的總量控制。隨著市面上的共享單車數量激增,車輛和現有非機動車停車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顯。
據報道,從年初投放至今,南京共享單車市場已發展到 10 家網租車公司、45 萬輛自行車的規模。這種迅速擴容不難理解。搶占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之后,南京、成都等新一線城市迅速成為各家必爭之地。今年1月,幾乎在同一時期,ofo、摩拜、小藍單車三家進駐南京。
“我們1月進南京,當時一共投放了5萬輛單車”,小藍單車有關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這個投放數量是根據城市體量以及公司發展戰略來決定的,投放區域的設置也是根據區域人流密集程度來確定的。南京是 ofo 開年進入的第三座城市,在接受采訪時,ofo方面當時預計將投放 2萬輛小黃車,全面覆蓋南京城區。
這三家之外,活躍在南京的共享單車品牌還有町町單車、哈羅單車、暢行單車、7號電單車等。2016年12月,南京本土的“汀町單車”首批在南京投放5000輛單車,并計劃2017年上半年再投放8萬輛左右。
此次聯席會議要求,到年底前各運營企業將暫停投放新車,并將現在到年底前設置為過渡期,過渡期間南京所有的存量共享單車都要上牌。從明年開始,企業在南京投放單車的數量、位置等信息都要先和城管部門報備。過渡期結束后,所有上路行駛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都必須有證,否則即是違規,將被清拖處理。
“小藍在南京已經很長時間沒再繼續投放了,我們會配合當地政府關于投放數量的要求和布局,在現有的運營城市提高運維,提高現有車輛運營效率。”小藍單車負責人這樣回應此次會議要求。
ofo南京地區負責人也表示,會根據南京市民的出行需求量進行合理投放,同時根據大數據分析和城市出行熱力圖,優化車輛投放和提供精準的需求預測,讓市民隨時隨地有車騎。
喊停的不只是南京
南京并非首個要求暫停共享單車企業投放新車的城市。
在車輛投放方面,10部委聯合出臺的共享單車指導意見規定,各城市可根據城市特點、公眾出行需求等,研究建立與城市空間承載能力、停放設施資源、公眾出行需求等相適應的車輛投放機制,引導運營企業合理有序投放車輛。
早在今年3月,上海市交通委就已經約談了摩拜、ofo等6家共享自行車企業和4家共享電動車企業,要求立即暫停投放。截至2017年2月,上海市共有超過30家共享單車企業,投放量超過45萬輛,注冊用戶超過450萬,兩個數據均處全國首位。
《共享單車在黃浦區投放數量過多,請謹慎投放》一文詳盡闡述了市場的飽和現狀。上海市黃浦區非機動車停放道路資源的數量極限是15萬輛,單車的停放位置僅僅7萬,其中社會車輛為5萬輛,留給共享單車的停車位只有2萬輛。但僅ofo、摩拜、小鳴單車三家就已經超過這個量了。
上個月開始,鄭州、廣州、福州、杭州等城市也紛紛叫停共享單車投放。
7月,鄭州市管理部門要求各單車企業維持現狀,暫停增量投放單車。目前,鄭州共享單車投放量為39萬輛,其中摩拜單車所占份額最大,為20萬輛;其次是ofo單車13萬輛。
廣州市交通委也在7月表示,廣州共享單車超70萬輛,將實行總量控制,目前正在收集相關數據,摸清市民使用共享單車的需求有多大,建立監管平臺進行有效管理。
杭州市城管委約談了9家共享單車企業,規定在杭州相關管理條例沒有出臺之前,不允許再新投放共享單車,并且在地鐵口50米范圍內、公交站兩側30米范圍內禁止投放單車。
除了總量控制,各地有關部門也劃定了各自的重點,對國家要求進行細化。比如,5月,武漢就出臺了共享單車規范,規定不具備衛星定位功能的單車限期一年整改。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