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杰的答卷智能
李干杰對環保工作顯得非常熟悉,中央環保督察是陳吉寧任上推出的一項非常好的制度,當環保工作面臨壓力與質疑時。
■馬維輝
2017年10月23日,北京梅地亞中心,十九大新聞中心正在這里舉行記者招待會,環保部部長李干杰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一起,介紹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自從2017年6月擔任環保部部長以來,這還是李干杰第一次出席兩會、十九大這樣高級別的記者會。記者會上,他的語速不緊不慢,顯得沉著自信。楊偉民發言時提到“有些觀點環保部可能有不同意見”時,李干杰還微笑著進行互動,“完全同意偉民主任所做的分析判斷”。
作為曾在國家核安全局履職19年的“環保老將”,李干杰對環保工作顯得非常熟悉,整場記者會基本不用看材料。即使被問到“鄉村振興”這樣冷門的話題,他也能隨口說出“中央財政投入375億元,整治11萬個村莊,2億農村人口從中受益”等一大串數字。
無論是縱向對比前任“網紅部長”陳吉寧,還是橫向對比“中央智囊”楊偉民,李干杰的表現都并不遜色。時至2017年年底,“大氣十條”迎來終期考核,剛剛上任半年的李干杰也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精細化治理
1964年11月出生的李干杰,接替了1964年2月出生的陳吉寧,環保部部長還是國務院組成部門一把手中最年輕的那個。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經過表決,決定任命李干杰為環保部部長。
“蕭規曹隨。”聽聞此訊,一位環保圈內人士對李干杰的未來工作軌跡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的確,上一任部長陳吉寧是著名的“網紅”,上任后大刀闊斧地推行了環評等一系列改革,給環保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作為他的繼任,李干杰似乎只需“守成”即可。
事實上,李干杰并未止步,而是在鞏固此前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將環保工作向著精細化的方向推進。
例如,中央環保督察是陳吉寧任上推出的一項非常好的制度,兩年內開展了4個批次,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問責1萬余人,引起了不小的社會反響。
李干杰上任后,進一步對這一制度做了深化。首先總結首輪中央環保督察的經驗,完善相關機制和配套措施,為后續開展第二輪督察做準備;其次研究制定有關中央環保督察的法規,把這項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第三針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問題,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最后,還指導、督促地方建立了省級環保督察體系,國家督省、省督市縣。
“李干杰既有長期的環保部任職經驗,又曾經擔任過河北省委副書記一職,深入底層了解過環境問題的現實狀況。由他出任環保部部長,有助于提高環境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如是說。
在他看來,目前污染防治工作的大方向已經形成共識,未來更多的將是在政策實施、操作層面做一些優化和微調,把原先的治理成果夯實鞏固,避免反彈,然后繼續向著精細化治理的方向邁進。
拒絕“拉抽屜”
李干杰身材不高,臉上總是帶著微笑,給人的感覺比較溫和。不過,當環保工作面臨壓力與質疑時,他的表現并不軟弱。
2017年9月14日,舍弗勒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舍弗勒”)突然致函上海市經信委等部門,稱其供應商上海界龍金屬拉絲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界龍”)因環保問題被斷電停產,使得舍弗勒面臨供貨缺口,理論上將造成中國汽車產量300多萬輛的減產,相當于3000億元的產值損失。
事實上,這只是這場環保爭議大潮中的一個浪花。幾個月來,有關環保風暴引發工廠倒閉、商鋪關門的聲音就不絕于耳。有人質疑它影響民生,使得工人失業,生計堪憂;有人質疑環保標準多變,讓企業無所適從;有人質疑環保部門不管污染大戶,只抓中小企業;還有人則質疑地方實行環保管控時“一刀切”,不論企業能否達標都一律停產;更有企業將原材料價格上漲原因歸咎于環保整治,稱環保和去產能導致上游原材料企業漲價潮。
面對質疑,環保部強勢回應。經查,上海界龍因無環評審批手續,早在2016年12月就被列為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淘汰關閉類”。此前,川沙新鎮曾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兩次告知企業停止生產。但直到2017年9月4日,川沙新鎮再次書面告知企業立即停止生產,企業才實施停產并自行切斷了生產電源。
“在長達九個月內,上海界龍完全有充分的時間與舍弗勒進行協調溝通和生產調整,不至于使舍弗勒感到突然和被動。”浦東新區環境保護和市容衛生管理局表示,“其次,舍弗勒作為德資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也應考慮其是否遵守中國的環保法規。”
隨著真相逐漸浮出水面,2017年9月18日23時許,舍弗勒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否認了“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這一嚴峻局面”的說法,并表示,舍弗勒現已調動全球資源,妥善處理供應鏈事宜,目前對主機廠整車生產影響可控。
經此一役,公眾關于環保與經濟關系的認識也逐漸理清,對環保工作也多了一份理解與支持。
“環保工作決不能‘拉抽屜’,因為出現這樣那樣的局部的問題,就影響到我們的大方向。我們的態勢和措施都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我們的信心不可動搖。”一位環保部人士說。
責任編輯:李明徽;主編:公培佳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