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信息正在摧毀人人車的信譽和口碑觀點
從平臺官網車源數據造假,到交易過程中涉嫌欺詐,人人車連幾驅這樣的基本車輛信息都在刻意隱瞞,又如何能保障核心的車輛安全問題?所以對人人車來講,可能滴滴投資短暫解決了資金困境,但信譽這…
其實,人人車失誤頻發,業績下滑早在2016年便有端倪。按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2016年以來,人人車的增長率一直都在行業均速的一半左右徘徊。而且,人人車在完成了多輪融資之后,估值不升反降,讓人跌破眼鏡。
圖1:用戶投訴人人車欺詐消費者
在國內,二手車市場的商業價值有目共睹,只是國內各方面要素普遍不成熟,以致于目前二手車平臺的競爭還停留在廣告營銷的階段,這點恐怕人人車是深有體會。
在獲得以滴滴為代表的融資后,人人車CEO李健開始高調加入廣告戰的行列,可是考慮到今年推出的包賣業務也要投入大量資金,此前的融資金額顯得有些杯水車薪。
再者,相比其他競爭者,人人車的融資數額在繼續燒錢的廣告戰中并不占優勢,而且原本它就因為戰略失誤而落后,單純從資金的角度出發,滴滴等財團的投資不足以保證人人車彌補這些差距,除非廣告營銷和新業務短時間內獲得極大的正面效應。
據統計,在新政限制條例頒布后,二手車市場中符合要求的車輛價格和銷量普遍呈現上漲趨勢,這是網約車和二手車之間商業聯系的必然結果。但是,新政實施近一年,這波政策干預帶來的紅利已經差不多被各大平臺收割殆盡,短時間內不會再產生換車需求。
另外,相比大眾消費者,專業司機對車輛的了解程度更深,也更容易了解二手車市場的深淺,盡管滴滴可以將人人車推薦至首選,也并不意味著就能獲得相應的轉化率。滴滴或許給了人人車一線生機,但最終還要取決于自身優劣和行業環境。
與二手車這種蒸蒸日上的行業趨勢相比,個體競爭狀況顯得有些雜亂無序,單看人人車,就不斷被曝光數據造假、刷單以及事故車等負面新聞,可見目前的市場發展離成熟還差得太遠。而這背后都直指一個核心問題,即信息不透明導致的信任問題,若是長久找不到解決之法,二手車市場只能徘徊在增量層次,無法邁向良性健康的行業生態。
從平臺官網車源數據造假,到交易過程中涉嫌欺詐,人人車連幾驅這樣的基本車輛信息都在刻意隱瞞,又如何能保障核心的車輛安全問題?所以對人人車來講,可能滴滴投資短暫解決了資金困境,但信譽這種涉及長期效益的因素,一旦受損,想要重塑必然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Via 快資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