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凈化器?這可能是錘子盈利最穩的方式金融
用老羅自己的話:“首先凈化器行業沒有領導性品牌,其次存在較大利潤空間,最后凈化器企業估值高,適合中小型創業公司。”
“錘子科技能不能實現盈利就看今天了”,羅永浩調侃道。
上周,錘子科技在成都舉辦了2017秋季發布會,羅永浩發布了堅果Pro2代手機產品和暢呼吸凈化器。
“過去6個月堅果Pro賣出去100萬臺”,羅永浩秉持著“報喜不報憂”的態度,在新品發布會開場宣布了這一數字。對比錘子此前“兩年賣出去200萬臺手機”的銷售情況,這的確是史上最佳成績了。
然而,這個數字仍然不足以支撐錘子進入主流手機廠商陣營。根據GFK捷孚凱市場咨詢的《2017上半年手機市場行業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手機市場零售量2.32億臺。相比蘋果、三星、華為等單季度就可達幾百萬的出貨量來說,錘子的數據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除了堅果手機以外,錘子還首次推出了手機周邊以外的凈化器以擴充產品線。為此,錘子科技在成都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暢呼吸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專門負責該領域的產品研發工作,足可以看出羅永浩對凈化器業務的重視。而這或許是錘子科技開始盈利最簡單的方式。
用戶關注度高普及率低 市場前景巨大
2014年初,柴靜的一部《蒼穹之下》僅1天就在主流視頻網站獲得了超過3100萬次的播放量,除引發了整個社會對于霧霾的討論,也成功引爆了空氣凈化器市場。
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空氣凈化器零售額達151億元,而同一個數據在2013年則是77.5億,足足翻了一番。
據廣發證券研報預測,2017年至2021年,空氣凈化器的銷量和銷售額(機器+耗材)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分別達到17.8%和20.8%,到2021年,空氣凈化器的市場銷售量有望達到985萬臺,銷售額431億元。
2014年10月底,獵豹正式推出了豹米空氣凈化器,拉開了互聯網公司跨界家電制造領域的序幕。同年11月和12月,果殼網、小米分別推出了自家的凈化器產品。
時至今年,4月聚美優品正式宣布將轉型涉足智能終端制造業,首先推出空氣凈化器產品;6月底網易空氣凈化器正式登陸嚴選網站;10月墨跡天氣也推出了空氣凈化器產品。
除了互聯網企業紛紛轉型,創業公司、傳統家電品牌、國外企業也都瞄準了這塊大蛋糕。熱水器品牌A.O史密斯、廚房小家電品牌蘇泊爾分別在去年和今年完成對空氣凈化器產線的布局,上周352凈化器宣布完成2億元人民幣融資。
根據奧維云網統計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700多個空氣凈化器品牌。
盡管玩家眾多,但行業依舊處于藍海狀態。中國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家庭空氣凈化器的普及率僅為1%左右,而同樣的數據在美國和日本分別是45%和27%。
行業中普遍看好未來兩三年內空氣凈化器產品的增長勢頭,對于錘子這個新玩家來說,入局的時間還不晚。
為什么生態拓展從凈化器開始?
用老羅自己的話回答是:“首先凈化器行業沒有領導性品牌,其次存在較大利潤空間,最后凈化器企業估值高,適合中小型創業公司。”
對于曾一度被供應商催債,幾近破產的錘子來說,高利潤率是最被老羅看重的一點。中國家電研究院相關人士對新浪科技表示,“空氣凈化器的技術其實是很成熟的,門檻不高,即使是用到極致,成本也不是特別高”。
縱觀其他領域,今年雖是人工智能元年,BAT、京東、小米相繼發布了智能音箱,但背后拼的是多年積累的物聯網平臺。錘子主營業務無法大量造血,也沒有索尼這種在音頻技術上的積累,確實無法輕易涉足。
而其他家電數碼行業,黑電白電廚電以及電腦3C,競爭激烈度完全不輸手機,此外錘子也并沒有大量的資金去投入到實體經濟中。
近兩年火熱的健康家電中,凈水器、體脂秤等產品市場接受度低,綜合以上因素,門檻低、市場前景廣闊、利潤率高的空氣凈化器就成了最理想的領域。
發布會后的專訪,羅永浩毫不避諱的對媒體透露了對小米生態鏈的認可。
老羅表示,凈化器以外,還有一款智能音箱在規劃中。然而這一切只是開始,錘子科技希望通過初期拓展的幾個項目迅速造血,之后成立基金去做投資,從而把鏈條穿起來。
從小米的發展形勢看,小米生態鏈的發展勢頭還是穩定的,而且有一定成績。根據公開報道的數據,在過去三年發展過程中,小米投資了77家智能硬件生態鏈企業,其中16家年銷售額過億,產生4家“獨角獸”公司。
而錘子的邏輯卻與小米的只投資不控股的策略不同,根據羅永浩的說法,錘子主要是運用自己擅長的工業設計去幫助所投資企業。“在品牌、產品設計上、智能化的部分,在這些方面我們會做一些參考設計,后續主要還是交給他們做。”
所謂的生態鏈利用多條產品線來擴充企業的產品,當企業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和運營實力的時候,這當然是發展企業的最佳途徑。但是,對于現在的錘子來說,10億的融資金額能夠花多久呢?
來源:新浪科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