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虧損超10億市值縮水超350億一代視頻播放器巨頭搖搖欲墜互聯網+

公司互聯網電視業務因目前尚處于市場擴張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財報中暴風AI電視7展示圖? ? ? 2016年暴風TV取得了9.3億元的收入,暴風集團開始將重心放在互聯網電視上。
曾經的播放器行業巨頭暴風影音,如今已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它風暴般的負面新聞。
在今年3月份,暴風集團創始人馮鑫因合同糾紛被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采取限制消費措施。起因是暴風體育和北京金源互動廣告公司的訴訟,法院判決暴風體育支付金源互動2.25萬,但是暴風體育并沒有在15天之內支付該款項。后被公司澄清該合同糾紛已經了結,法院已經解除馮鑫先生限制消費措施。
暴風集團多次就媒體所報道“暴風集團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等信息做出說明,公司未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但通過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仍然發現,2019年截止發稿日,暴風集團有10個案件被列為被執行人。
(截止到4月26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發布)
除了官司纏身,因業績下滑嚴重,其股價也是跌跌不休。甚至被網友戲稱為“妖股”。從明星股到“妖股”用了三年多時間。
風雨飄搖中的暴風影音和被人人喊罵的樂視有著相似之處。一個依靠播放軟件起家,另一個則依靠視頻網站,并且董事長馮鑫和賈躍亭都是山西老鄉。
公司遭遇重重困難,股東們忙著減持,員工忙著離職。樹倒猢猻散,暴風正經歷著和樂視一樣的命運。
(暴風集團股市截圖)
壹
馮鑫,賈躍亭,同為70后,兩個山西老鄉,分別出生于兩地距離差不多400公里的山西陽泉和山西襄汾。
1993年,暴風創始人馮鑫剛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1992年賈躍亭考入他從不提及的母校“山西財稅專科學校“。
年齡相仿的兩個山西老鄉,有著相似但不完全一樣的職業經歷。
(馮鑫和賈躍亭)
馮鑫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家鄉,成為食品保健行業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員工。受《聯想是什么》的啟發選擇了互聯網行業作為未來發展方向。
1998年,馮鑫進入金山擔任市場渠道經理。2004年,馮鑫出任毒霸事業部副總經理,沒干多久就被雅虎挖去做了雅虎中國個人軟件事業部的總經理,一年后,馮鑫念念不忘互聯網影視播放市場的機會,決定創業。
賈躍亭則在大學畢業后做了垣曲縣地方稅務局任職網絡技術管理員,1996年辭職下海,在垣曲縣舜王大街開辦卓越實業公司。2001年的時候,賈躍亭在飯局敏銳意識到基站蓄電池市場空白,拋下手上業務到太原闖蕩。
2002年,賈躍亭出資70萬成立山西西貝爾公司,拿到聯通在山西的大半業務。2003年,賈躍亭來到北京,與合伙人創業成立北京西貝爾,該公司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2004年,力排眾議創建視頻網站樂視網。
馮鑫的“創業史“要比賈躍亭晚了幾年,2005年底,馮鑫創辦北京酷熱科技公司,推出了暴風影音的雛形——酷熱影音。2007 年初收購“暴風影音”,組建北京暴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馮鑫任CEO。而彼時,賈躍亭創辦樂視網已有3年。
同出一省,在北京創業,馮鑫與賈躍亭也被稱為互聯網界的“晉商”,雖然馮鑫一直說自己與賈躍亭素無交集,但市場上卻一直流傳著暴風集團是“小樂視“的說法。
4月26日,樂視正式宣布自股票“停止交易”,而暴風深陷負面輿論,截止發稿日,股價已跌至8.95元,若再兩個跌停,就會跌破發行價,步恐入樂視的后塵。
除了兩個創始人年齡相仿、職業經歷相似以外,其公司相似的擴張手段,相似的股價走勢圖,更加加深了暴風集團是下一個樂視的代入感。
生存或者毀滅,現在是馮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貳
暴風影音生逢其時,毀于生態擴張。
暴風影音發布時,憑借為互聯網用戶提供最便捷、最簡單的視頻播放技術,海量的資源和解碼能力成為了國內用戶的首選。
在2009年,用戶總數量高達2.8億人,每天使用暴風影音的用戶達到2200萬。這意味著10個中國網民中就有7個使用暴風影音,當時的市場上,這個數量僅次于當時的迅雷和騰訊QQ。
暴風影音一路高歌猛進,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廣告收入和軟件推廣收入分別占公司主要業務收入的99.95%、99.82%和98.28%。
到2015年,更是占領了全國七成的市場,憑借以流媒體網站為主的“廣告業務”,為公司帶來了歷史上最高的凈利潤。同時開始著重研發當時被認為最具潛力的黑科技“VR技術”。
據暴風集團公布的2015年財報數據,合計取得凈利潤1.73億元,同比增長313%,扣非后的凈利潤為5409萬元,同比增長45%,公司當年的“廣告業務”占公司總營收的71%。
正是基于公司實際業績的增長和熱點業務的布局,放大了暴風集團的發展想象空間,2015年在創業板上市,恰逢牛市,公司股價在40天里36天漲停,從發行價7.14元漲到了驚人的307.56元。
暴風集團上市后,不斷拓展業務板塊和服務場景,推出“全球DT大娛樂”戰略。先后進入了VR、TV、影業、體育等行業,暴風魔鏡、暴風TV、暴風影業、暴風體育等業務模塊先后成立。為了布局“DT大娛樂”戰略,2016年暴風集團購買了涉及游戲、影視研發、制作和發行的甘普科技、稻草熊影業、立動科技。
(2016年財報主營業務展示)
暴風集團的成長史與樂視成長史有著極其驚人相似度。
樂視2010年上市。上市之后快速擴張,在2014年,全面實施“硬件+內容+平臺+應用一體化”的生態戰略,業務涵蓋了互聯網視頻、影視制作與發行、智能終端、大屏應用市場、電子商務、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等多項業務。
(樂視業務布局)
成也資本,敗也資本。樂視憑借講故事“畫大餅”的方式,估值一度高達1700億。2016年,賈躍亭發布一封致全體員工的信,承認公司出現資金供應鏈的問題,從此開始了巨頭崩塌之路。
現在暴風集團也在經歷樂視相同的資金困境。2018年全年虧損共計10.9億,19年一季度繼續虧損1749.5萬,估值從400多億縮水至20多億,留給暴風翻身的時間已不多。
叁
同為山西老鄉,馮鑫和賈躍亭都非常執著。馮鑫執著于互聯網電視,賈躍亭執著于造車。
不得不說,樂視和暴風的命運如DNA雙螺旋結構般交織。樂視因為低價購買版權,使得影視版權水漲船高。隨后在線視頻平臺通過搶買版權不斷瓜分市場,暴風影音開始淡出視野。
錯過版權之爭的馮鑫,開始轉型硬件領域,推出了暴風TV和暴風魔鏡兩款產品。暴風魔鏡如曇花一現,隨后沒落。暴風集團開始將重心放在互聯網電視上,甚至在2018年年初提出了“All For TV”的集團戰略。
(暴風TV發布會)
馮鑫表示:暴風TV的價值比暴風影音真大太多了。一個TV的用戶,價值至少是暴風影音APP的幾十倍。這意味著獲取TV 100萬日活的用戶,至少相當于APP 5000萬的日活。
馮鑫執著的互聯網電視之路,是由賈躍亭掀起的。2013年,誕生于互聯網思維風口的樂視電視,憑借一些列洗腦式的營銷,以及低價策略出貨量迅速躥起,年年翻番,一度讓傳統電視廠商創維、海信、TCL等感受到巨大的壓力,逼迫它們紛紛轉型。
公開數據顯示,2013~2016年,樂視電視銷量分別為30萬臺、150萬臺、300萬臺和600萬臺,但與此同時,樂視電視虧損額也一步步從2013年的4700萬元擴大到2016年的6.35億元。
因為采用接近成本和低毛利潤的方式銷售電視,以期在短期換取用戶和市場占有率,所以每賣一臺就要虧一臺。而同樣追隨著樂視電視于2015年上市的暴風TV也因同樣的原因一直深受虧損困擾。
2018年財報中暴風AI電視7展示圖
2016年暴風TV取得了9.3億元的收入,占到公司總收入的50%以上,但是成本比收入更高,2016年暴風電視的毛利率為負15.29%,2017年電視實現營業收入13.48億元,占公司總收入70%以上,但毛利率依然為負7.15%。2018年硬件收入9.015億元,占公司總收入80%,毛利率卻擴大至負31.97% 。
在2018年年度財報中表示:公司互聯網電視業務因目前尚處于市場擴張期,成本費用率較高。受互聯網行業的整體沖擊、融資渠道受限等原因,公司資金壓力較大,影響公司業務的發展。
現已是暴風TV上市的第四個年頭,雖然一直虧損,但是依然在不斷投入。或許是馮鑫許過的承諾硬著頭皮也要走下去。
馮鑫曾經在暴風AI電視7發布會上表示:“我們以后不談鐵三角(暴風電視、暴風影音、暴風魔鏡),2018年到2020年,我們內部和對外只說一件事情,就是暴風電視。”
從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中也能看出,暴風集團對暴風TV死磕到底的決心。由于互聯網視頻廣告業務下滑,不得不對業務進行清理,刪減冗余業務,精簡人員。而暴風TV持續保持在研發上投入,專注推進互聯網電視應用服務、人工智能語音等技術。
馮鑫“死磕”暴風TV的決心還體現在融資上,在融資困難的情況下,不斷質押自己的股份。截止2018年年底,馮鑫質持有股份數量為7032萬股,有限售條件的股份為6847萬,其中押股份數為6705 萬,質押比例為95.35%,凍結股份為327萬,凍結比例為4.65%。
空有一腔熱血,難擋經營困境。在資本影響公司發展的今天,若沒有錢可燒,業務就不能快速發展,很快就會被湮沒在互聯網歷史的長河中。
馮鑫曾在一次內部對話中說,“暴風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我不怪團隊,不怪A股的環境,不怪我的任何一個債務人,也不怪任何一個幫我做業務的人,真實的是99.999%還是要怪自己。”
相比跑到太平洋彼岸的老鄉賈躍亭來說,馮鑫的做法確實更男人更有擔當。但是股東們看的不是個人魅力,而是結果。
科技自媒體“互聯網風云榜”,訂閱號:互聯網風云榜,個人微信號jiangyahui033,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