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45處理器能否成為高通的救星?觀點

高通當下的困境,是對專利授權商業模式過于依賴的后遺癥。要想擺脫業績下滑,利潤縮水的不利局面,高通必須三思而行。一款旗艦處理器無法拯救高通,向PC行業轉型更不可能改善高通不斷衰敗的業績。
曾經風光無限的高通,2017卻是流年不利。先是利潤大幅縮水,爾后付出博通要收購高通的消息。高通當下的慘狀,都是業績惹的禍。
財報顯示,高通今年第四財季營收為5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62億美元下降5%;凈利潤為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9億美元下降89%。不難想象,如果業績繼續下滑,高通或許真的只能賣身自救了。
尷尬的驍龍845旗艦處理器
高通利潤不斷縮水的同時,股價也一路下跌。最近一段時間,高通的股價曾經跌到50美元左右的區間,這無疑是非常危險的。要想擺脫當下的危機,高通必須拿出點過硬的產品,這是驍龍845處理器上市的市場背景。
與上一代產品驍龍835處理器一樣,驍龍845處理器是高通的明星產品。在今年的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驍龍845處理器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除了性能的常規提升外,火爆的AI是驍龍845的最大亮點。從發布會的介紹來看,高通最終給驍龍845平臺的定位是“面向AI和沉浸體驗的全新架構”。也就是說,在蘋果和華為推出AI手機芯片后,高通也要進軍AI領域了。
盡管AI是驍龍845處理器的亮點,但在這款旗艦處理器的內部模塊中,我們并沒有找到相應的AI模塊。也就是說,驍龍845處理器的AI功能有可能會通過軟件層面來實現。要知道,蘋果的A10處理器內置神經網絡單元,華為的麒麟970處理器則內置了NPU芯片,這是專門的AI芯片。相比之下,沒有內置AI芯片的高通驍龍845顯得非常尷尬。
不得不說,驍龍845處理器的性能再強悍,也難以成為亮點,畢竟這是一個手機硬件性能嚴重過剩的時代。沒有強悍的性能,沒有搶眼的AI芯片,驍龍845處理器的市場地位確實尷尬。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作為高通2018年的旗艦芯片,驍龍845處理器能否交一份漂亮的銷售答卷呢?
在驍龍845處理器發布后,業內人士稱明年會有18款搭載這款旗艦處理器的手機新產品上市,其中包括三星、小米和LG等。眾所周知,小米和LG等品牌并不是驍龍845處理器的大客戶。驍龍845處理器的大客戶雖然是三星,但三星有自己的處理器,在國內銷售的旗艦機型才會使用驍龍845處理器。由此不難預測,驍龍845處理器的銷量也會很尷尬。
高通轉型PC的夢想難以實現
事實上,高通也知道驍龍845處理器的銷量并不樂觀。加上三星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受到Note 7爆炸門的影響,市場份額已經跌出市場前5的位置。在推出旗艦處理器驍龍845的同時,高通還嘗試向PC行業轉型。
就在驍龍845處理器發布的同時,高通宣布驍龍芯片未來將用在PC產品上,實現PC隨時隨地連接。另有消息稱,微軟、華碩、惠普已經有推出搭載驍龍芯片PC產品的計劃,預計明年3月份左右就可以上市。在PC芯片巨頭英特爾嘗試向移動客戶端轉型的背景下,高通卻向PC行業轉型,這著實讓人費解。
那么,高通向PC行業轉型的夢想會實現嗎?不可否認,微軟、華碩和惠普等PC巨頭都在給高通轉型PC行業吶喊助威,連AMD都開始與高通結盟,但這并不意味著轉型PC就是一個難得的市場機遇。恰恰相反,對于高通而言,PC市場可能是一個坑。多年來,PC市場一直是英特爾X86架構的天下,并且與微軟形成了堅固的Wintel聯盟。高通用什么打破這一鐵桿兒聯盟?
坦白說,靠用戶撕開Wintel聯盟的口子很難的。打造一款優秀的PC產品,涉及多個硬件供應商和軟件供應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高通要想向PC行業轉型,需要與供應鏈上的每一個廠商進行合作,多方協作才能打磨出一款成功的產品。由于高通的資源優勢一直在移動端,PC行業的合作伙伴非常少,這是高通向PC轉型的困難。
也就是說,高通要想成功的向PC行業轉型,需要建立一個基于PC行業的生態體系。當年,英特爾帶領眾多的硬件廠商與微軟緊密合作,才有了PC行業輝煌的歷史。對于高通來說,在PC行業建立一個新的商業生態還是需要時間的。困難重重之下,高通轉型PC注定很坎坷。
結語:高通當下的困境,是對專利授權商業模式過于依賴的后遺癥。要想擺脫業績下滑,利潤縮水的不利局面,高通必須三思而行。一款旗艦處理器無法拯救高通,向PC行業轉型更不可能改善高通不斷衰敗的業績。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