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時代,張勇舍得用阿里媽媽換淘特嗎?互聯網+
導讀
雖然阿里有機會讓淘特和拼多多公平對決,但是為淘系電商提供廣告和營銷服務的阿里媽媽的收入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雖然阿里有機會讓淘特和拼多多公平對決,但是為淘系電商提供廣告和營銷服務的阿里媽媽的收入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微信開放后,阿里怎么做取決于張勇怎么看待拼多多。
文|太史詹姆斯
9月9日,工信部召開了“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提出即時通信軟件限期內必須按標準解除屏蔽,期限是9月17日。 作為第一即時通信軟件,微信首當其沖,但皮球實際上踢給了阿里。 正是當年阿里對流量的貪得無厭促成了拼多多的崛起,現在卻反過來要考慮到人家的主場發起挑戰。 如果微信向淘系開放后,雖然阿里有機會讓淘特和拼多多公平對決,但是為淘系電商提供廣告和營銷服務的阿里媽媽的收入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張勇該如何抉擇呢? 覬覦微信生態?
阿里媽媽的業務不僅包括天貓淘寶的搜索廣告、信息流廣告、效果廣告,還包括賣給平臺商家的直通車、鉆石展位和淘寶客等服務的收入。 阿里媽媽在上一財年的收入超過3000億,是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 開放后,微信的流量會成為淘系電商新的購物發起點,那么淘系商家也會選擇在微信上做推廣,阿里的廣告收入自然會受到影響。 此時的阿里核心電商業務也正處于動蕩期。 阿里最新的季報顯示,若剔除高鑫零售的并表影響,核心電商業務僅同比增長16%, 還不到34%的總營收增速的一半,更是遠遠低于去年同期的66%。而阿里媽媽的客戶管理收入也只增長了14%,占總營收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46%下降到了39%。 去年底,蔣凡發出公開信,宣布對電商業務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
內部公開信全文
有好事者發現,2019年12月成為淘寶、天貓、阿里媽媽三大事業群總裁的蔣凡,在這次公開郵件的落框僅僅是“淘寶天貓總裁”。 阿里幾乎是組織架構調整最頻繁的互聯網巨頭。2015年,張勇鼓勵阿里媽媽走出淘寶,從“內循環部門”轉變為“全商業領域的服務者”。但此后的五年,阿里媽媽在經歷五次換帥后再度回歸淘寶體系。阿里媽媽事業群原總裁張憶芬離職,蔣凡順勢接受。 但在去年底這次調整后,蔣凡管轄的業務,被分成了更小的管理單元。他手下的四員大將分別是負責淘寶的張凱夫、負責淘系產品技術搜索和消費者運營的湯興、負責天貓的楊光以及負責阿里媽媽、天貓商家營銷的劉博。 后三人的權責在調整中都得到加強,這同時也意味著蔣凡權力的削弱。 在更早些時候,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原來向蔣凡直接匯報的淘寶直播及內容生態事業部負責人俞峰和商家平臺事業部負責人齊俊生等人則轉向湯興匯報。 級別M6的劉博此前負責電商營銷和聚劃算業務,這次則接手了阿里媽媽事業群和天貓商家營銷中心。 劉博過去的專長是設計淘寶天貓平臺上的小游戲和各種優惠活動,做出了去年雙十一活躍用戶數超過《王者榮耀》的養貓小游戲。這個履歷聽起來正是拼多多的好對手,難道這次調整正是為了殺入微信生態? 淘特往前沖?
拼多多號稱“迪士尼+Costco”,如果說阿里的劉博負責針對它的迪士尼部分,那么Costco部分阿里派出的則是淘特。 淘特必須扛起先鋒的責任! 因為原來阿里系電商的天花板是支付寶的用戶量,但現在的目標新增客戶則是支付寶和和微信用戶之間的差值。 Wind數據顯示,幾年3約的支付寶月活數為8.5億,而騰訊公布的微信月活數則超過12億。 這一塊的用戶正是拼多多賴以起家的根本。而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淘特用戶78%與拼多多重合。 去年3月,淘寶特價版App上線,主打工廠直采。今年3月,淘寶特價版宣布最新定位為“最具性價比的電商平臺”,做全品類的源頭直供。 今年5月28日,淘寶特價版更名為淘特,隨機投入10億不投,開啟618大促。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淘特事業部總經理汪海
源頭廠貨和農產品正是拼多多的主場。淘特的10億投入也類似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對商戶更是采取“零傭金”策略,在農產品上的口號也是“比拼多一點鮮”。 效果還是不錯的。據QuestMobile,淘特位居2020年度APP用戶增長榜首。阿里的最新財報顯示,淘特年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9億,最新一季新增超過4000萬。 之前,淘特商家在微信里分享鏈接始終會顯示一串亂碼。如果微信這個最大的社交生態對于淘系電商開放,那么這些商家將可以在微信里自由轉發交易鏈接。 但阿里可能會陷于兩難:如果不想在電商廣告上受制于人,那么淘特就得不到微信寶貴的流量。 而且,微信流量不是靜待阿里采掘的金礦。2019年-2020年,京東通過調整,實現了微信交易額猛增;2021年,拼多多在微信中上線“群買買”和“快團團”兩個小程序,勢要將微信紅利榨干吃凈。 阿里如果侵入微信生態,面對的是騰訊系對游戲規則極為熟悉的兩個老對手京東和拼多多。張勇真的有信心能在人家的地盤上反客為主嗎? 對于電商上游的流量平臺,鏈接屏蔽往往是阿里主動發起的。除了2013年對微信這次,2009年,當時市占率90%的淘寶封禁了百度爬蟲,將購物搜索習慣遷到了淘寶內部;2013年8月,淘寶屏蔽了導購網站美麗說和蘑菇街的購買鏈接。 因為馬云曾經說過:“電商流量入口應該是草原而不是森林。” 封殺造就了拼多多?
淘寶和微信的爭斗源自2013年。 從那以后,外鏈屏蔽成了各家平臺的標配,比如抖音也禁止財經、醫療等垂類作者向站外引流,目的就是保存平臺花費了極高成本才奪過來的流量。 2013年,阿里以“用戶安全”的理由屏蔽了微信,用戶在微信中點擊淘寶鏈接進入的是手機淘寶的下載頁,而不是購物頁。 遭受突然襲擊的微信隨之將鏈接指向文字提示“已經被淘寶屏蔽”,拒絕為淘寶引流。 微信隨后進一步屏蔽了淘寶的購物鏈接,淘寶則祭出“淘口令”應對。2018年,微信針特殊標識碼和口令信息的傳播,再次升級了外鏈規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針對淘寶的。 騰訊和阿里的對抗愈演愈烈,從微信和淘寶的交戰擴展到了雙方旗下的各類APP。阿里系的淘寶、餓了么和盒馬都拒絕支持微信支付,而在騰訊系的京東上則用不了支付寶。 這其實不是淘寶第一次封殺流量入口。 淘寶2009年封殺百度爬蟲的時候,只有不到10%的流量來自搜索引擎。阿里清楚地知道自身品牌的強勢,明白自己的營業額大部分來自“回頭客”。
淘寶的robots.txt屏蔽百度
數據顯示,將近80%的網購人群在購物過程中不使用外部搜索引擎,使用的20%的人群也只是搜索產品資料,不涉及交易。 淘寶對百度依賴性不強,所以封殺對自己的客戶影響也不大。 但這次封殺深刻地改變了中國電商和搜索引擎之間的格局。在美國,早在2013年,Amazon就是Google的第一大廣告主。零售業廣告是Google的第一大收入來源,Google也是零售業最重要的流量來源。 而過去為百度貢獻收入最多的三個行業是醫療、本地服務和教育。 封殺百度讓電商用戶養成了“購物搜索用淘寶”的習慣,還讓阿里巴巴成為了淘寶平臺的唯一流量賣家,也成了全球僅次于Google和Facebook的第三大廣告平臺。 阿里還曾擔心過微博。后者也是不在它電商體系當中的巨大流量池。但在阿里成為微博持股比例超過30%的第二大股東后,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阿里對流量的控制,是對用戶心智的控制。這種控制一度讓阿里占據中國電商市場80%的市場份額。 但物極必反。 封殺微信之初,阿里也沒想到,自己的這一行動會徹底改寫中國電商的格局。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用戶還會像過去一樣,在微信聊天,去淘寶購物,一切都不改變。 封殺激活了微信生態中的場景電商,拼多多崛起了。它基于的正是偶然的、非計劃的沖動型購物。 而淘系電商則是基于意圖的購物平臺,無論是購物搜索引擎還是相關推薦,反映的都是用戶過去或者當下的意圖。 阿里試圖控制一切,卻造就了自己的反面。 -END-

微信開放后,阿里怎么做取決于張勇怎么看待拼多多。
文|太史詹姆斯
9月9日,工信部召開了“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提出即時通信軟件限期內必須按標準解除屏蔽,期限是9月17日。 作為第一即時通信軟件,微信首當其沖,但皮球實際上踢給了阿里。 正是當年阿里對流量的貪得無厭促成了拼多多的崛起,現在卻反過來要考慮到人家的主場發起挑戰。 如果微信向淘系開放后,雖然阿里有機會讓淘特和拼多多公平對決,但是為淘系電商提供廣告和營銷服務的阿里媽媽的收入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張勇該如何抉擇呢? 覬覦微信生態?
阿里媽媽的業務不僅包括天貓淘寶的搜索廣告、信息流廣告、效果廣告,還包括賣給平臺商家的直通車、鉆石展位和淘寶客等服務的收入。 阿里媽媽在上一財年的收入超過3000億,是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 開放后,微信的流量會成為淘系電商新的購物發起點,那么淘系商家也會選擇在微信上做推廣,阿里的廣告收入自然會受到影響。 此時的阿里核心電商業務也正處于動蕩期。 阿里最新的季報顯示,若剔除高鑫零售的并表影響,核心電商業務僅同比增長16%, 還不到34%的總營收增速的一半,更是遠遠低于去年同期的66%。而阿里媽媽的客戶管理收入也只增長了14%,占總營收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46%下降到了39%。 去年底,蔣凡發出公開信,宣布對電商業務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

內部公開信全文
有好事者發現,2019年12月成為淘寶、天貓、阿里媽媽三大事業群總裁的蔣凡,在這次公開郵件的落框僅僅是“淘寶天貓總裁”。 阿里幾乎是組織架構調整最頻繁的互聯網巨頭。2015年,張勇鼓勵阿里媽媽走出淘寶,從“內循環部門”轉變為“全商業領域的服務者”。但此后的五年,阿里媽媽在經歷五次換帥后再度回歸淘寶體系。阿里媽媽事業群原總裁張憶芬離職,蔣凡順勢接受。 但在去年底這次調整后,蔣凡管轄的業務,被分成了更小的管理單元。他手下的四員大將分別是負責淘寶的張凱夫、負責淘系產品技術搜索和消費者運營的湯興、負責天貓的楊光以及負責阿里媽媽、天貓商家營銷的劉博。 后三人的權責在調整中都得到加強,這同時也意味著蔣凡權力的削弱。 在更早些時候,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原來向蔣凡直接匯報的淘寶直播及內容生態事業部負責人俞峰和商家平臺事業部負責人齊俊生等人則轉向湯興匯報。 級別M6的劉博此前負責電商營銷和聚劃算業務,這次則接手了阿里媽媽事業群和天貓商家營銷中心。 劉博過去的專長是設計淘寶天貓平臺上的小游戲和各種優惠活動,做出了去年雙十一活躍用戶數超過《王者榮耀》的養貓小游戲。這個履歷聽起來正是拼多多的好對手,難道這次調整正是為了殺入微信生態? 淘特往前沖?
拼多多號稱“迪士尼+Costco”,如果說阿里的劉博負責針對它的迪士尼部分,那么Costco部分阿里派出的則是淘特。 淘特必須扛起先鋒的責任! 因為原來阿里系電商的天花板是支付寶的用戶量,但現在的目標新增客戶則是支付寶和和微信用戶之間的差值。 Wind數據顯示,幾年3約的支付寶月活數為8.5億,而騰訊公布的微信月活數則超過12億。 這一塊的用戶正是拼多多賴以起家的根本。而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淘特用戶78%與拼多多重合。 去年3月,淘寶特價版App上線,主打工廠直采。今年3月,淘寶特價版宣布最新定位為“最具性價比的電商平臺”,做全品類的源頭直供。 今年5月28日,淘寶特價版更名為淘特,隨機投入10億不投,開啟618大促。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淘特事業部總經理汪海
源頭廠貨和農產品正是拼多多的主場。淘特的10億投入也類似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對商戶更是采取“零傭金”策略,在農產品上的口號也是“比拼多一點鮮”。 效果還是不錯的。據QuestMobile,淘特位居2020年度APP用戶增長榜首。阿里的最新財報顯示,淘特年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9億,最新一季新增超過4000萬。 之前,淘特商家在微信里分享鏈接始終會顯示一串亂碼。如果微信這個最大的社交生態對于淘系電商開放,那么這些商家將可以在微信里自由轉發交易鏈接。 但阿里可能會陷于兩難:如果不想在電商廣告上受制于人,那么淘特就得不到微信寶貴的流量。 而且,微信流量不是靜待阿里采掘的金礦。2019年-2020年,京東通過調整,實現了微信交易額猛增;2021年,拼多多在微信中上線“群買買”和“快團團”兩個小程序,勢要將微信紅利榨干吃凈。 阿里如果侵入微信生態,面對的是騰訊系對游戲規則極為熟悉的兩個老對手京東和拼多多。張勇真的有信心能在人家的地盤上反客為主嗎? 對于電商上游的流量平臺,鏈接屏蔽往往是阿里主動發起的。除了2013年對微信這次,2009年,當時市占率90%的淘寶封禁了百度爬蟲,將購物搜索習慣遷到了淘寶內部;2013年8月,淘寶屏蔽了導購網站美麗說和蘑菇街的購買鏈接。 因為馬云曾經說過:“電商流量入口應該是草原而不是森林。” 封殺造就了拼多多?
淘寶和微信的爭斗源自2013年。 從那以后,外鏈屏蔽成了各家平臺的標配,比如抖音也禁止財經、醫療等垂類作者向站外引流,目的就是保存平臺花費了極高成本才奪過來的流量。 2013年,阿里以“用戶安全”的理由屏蔽了微信,用戶在微信中點擊淘寶鏈接進入的是手機淘寶的下載頁,而不是購物頁。 遭受突然襲擊的微信隨之將鏈接指向文字提示“已經被淘寶屏蔽”,拒絕為淘寶引流。 微信隨后進一步屏蔽了淘寶的購物鏈接,淘寶則祭出“淘口令”應對。2018年,微信針特殊標識碼和口令信息的傳播,再次升級了外鏈規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針對淘寶的。 騰訊和阿里的對抗愈演愈烈,從微信和淘寶的交戰擴展到了雙方旗下的各類APP。阿里系的淘寶、餓了么和盒馬都拒絕支持微信支付,而在騰訊系的京東上則用不了支付寶。 這其實不是淘寶第一次封殺流量入口。 淘寶2009年封殺百度爬蟲的時候,只有不到10%的流量來自搜索引擎。阿里清楚地知道自身品牌的強勢,明白自己的營業額大部分來自“回頭客”。

淘寶的robots.txt屏蔽百度
數據顯示,將近80%的網購人群在購物過程中不使用外部搜索引擎,使用的20%的人群也只是搜索產品資料,不涉及交易。 淘寶對百度依賴性不強,所以封殺對自己的客戶影響也不大。 但這次封殺深刻地改變了中國電商和搜索引擎之間的格局。在美國,早在2013年,Amazon就是Google的第一大廣告主。零售業廣告是Google的第一大收入來源,Google也是零售業最重要的流量來源。 而過去為百度貢獻收入最多的三個行業是醫療、本地服務和教育。 封殺百度讓電商用戶養成了“購物搜索用淘寶”的習慣,還讓阿里巴巴成為了淘寶平臺的唯一流量賣家,也成了全球僅次于Google和Facebook的第三大廣告平臺。 阿里還曾擔心過微博。后者也是不在它電商體系當中的巨大流量池。但在阿里成為微博持股比例超過30%的第二大股東后,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阿里對流量的控制,是對用戶心智的控制。這種控制一度讓阿里占據中國電商市場80%的市場份額。 但物極必反。 封殺微信之初,阿里也沒想到,自己的這一行動會徹底改寫中國電商的格局。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用戶還會像過去一樣,在微信聊天,去淘寶購物,一切都不改變。 封殺激活了微信生態中的場景電商,拼多多崛起了。它基于的正是偶然的、非計劃的沖動型購物。 而淘系電商則是基于意圖的購物平臺,無論是購物搜索引擎還是相關推薦,反映的都是用戶過去或者當下的意圖。 阿里試圖控制一切,卻造就了自己的反面。 -END-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