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消費金融連續兩年″掉隊″ 張近東金控版圖“失衡”觀點
相繼錄得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保理、消費金融、融資租賃、銀行等十一張金融牌照。
作為民企最大的金融牌照"收集控"之一,蘇寧集團歷經六年布局,以蘇寧易購(002024.SZ)的線上線下全場景零售戰略為核心,相繼錄得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保理、消費金融、融資租賃、銀行等十一張金融牌照。
其中,蘇寧銀行、蘇寧消費金融獨立運營,其余牌照則大多劃歸至蘇寧金服。這三大分支支撐起了蘇寧的金融O2O體系。受益于此,2017年年底,作為民營金控集團的代表,蘇寧成為央行模擬監管試點的五家大型金控集團之一。
然而,在順利度過"七年之癢"并實現營收增速大漲逾八成后,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金控版圖卻在2019年迎來分水嶺。
圖片來源網絡
版圖"失衡",蘇寧消金連續兩年"掉隊"
蘇寧易購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蘇寧金服實現營收50.5億元,同比增長60%,凈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逾兩倍;蘇寧銀行同期營收同比翻倍至10.17億元,125.85%,凈利潤7573.4萬元,增長逾20倍。
蘇寧消金不幸成為蘇寧金融版圖業績的拖油瓶,當期營收僅為4.40億元,同比減少40.71 %;凈利潤1.11.2萬元,同比大降77.68%。這是該公司自2017年實現扭虧后,連續第二年凈利下滑,前一年的降幅近八成。
作為令張近東金控版圖"失衡"的唯一棋子,蘇寧消金的消費金融牌照優勢一度是令意圖扭虧的互聯網"后浪"們望其項背。但隨著業績逆勢下滑和牌照審批制度的放開,蘇寧消金不僅成為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業績掉隊者之一,也將面臨虧損或出局的可能。
至于蘇寧消金"失衡"的原因,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作為零售版圖內生業務的核心,蘇寧易購的業績走勢顯然是消費金融業務的風向標。但糟糕的是,蘇寧易購扣非凈利已連續六年虧損,去年的虧損更是擴大15倍至57.1億元。
這不僅意味著在營收增速放緩并低于同業均值的情況下,蘇寧易購的零售主營業務已連續虧損,還令背靠母公司的蘇寧消金加速靠近被"洗牌"的邊緣。
原因二是重要股東離場,補位者實力欠佳。2019年5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顯示,云南銀保監局同意云南紅塔銀行投資參股蘇寧消費金融,持股數量為2.4億股,持股比例為15%。
銀保監會官網截圖
據媒體此前報道,紅塔銀行受讓的股份來自蘇寧消金的發起人之一南京銀行(601009.SH)。據了解,一方面,面對扭虧后的蘇寧消金業績下滑,南京銀行早已萌生退意;另一方面,有消息稱,二者"分手"原因或許是南京銀行未來將培養"親生子"在消金市場分一杯羹。
不過,盡管新老更替正處于交接中,且股權變更流程還未正式進行,但在這一即將到來的變化產生的效應其實早已體現在蘇寧消金的業績上。而紅塔銀行能代替南京銀行幫助蘇寧消金走出困局嗎?
事實上,從新老"玩家"營收、利潤、資產等指標的賬面價值對比來看,紅塔銀行遠不及南京銀行的十分之一。蘇寧消金若要破局,恐怕還需要繼續引入戰投。
原因三是投訴量激增,與業績背離。
縱橫陸家嘴此前整理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投訴排行榜》顯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19年平均凈利潤為2.79億元,同比增長逾兩成。在消金行業兩極分化的趨勢下,蘇寧消金成為僅有的四家凈利潤下滑公司之一,其余三家分別是捷信(11.40億元)、晉商(0.52億元)和華融(稅前利潤,-2.63 億元),降幅分別為18.34%、37.14%和1646.06%。
更為尷尬的是,盡管蘇寧消金的營收的凈利均排在行業的中下游,但其收到的投訴總量卻高居行業第六位。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投訴排行榜
數據顯示,蘇寧消金在投訴平臺的投訴量為1293宗,投訴解決率僅為76.18%,遠不及蘇寧易購84.75%的投訴解決率。投訴內容大多涉及"高利貸"、"砍頭息"、"暴力催收"、"泄露個人隱私"等。
盡管因內部因素已連續兩年錯失行業巨額紅利,但成立剛滿五年的蘇寧消金如今還要面對相繼入場的平安、光大、建行、小米等新玩家,而張近東的財技又將如何"挽救"這塊失衡的金融拼圖呢?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