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月”風波背后:我們是否將華為捧得太高?觀點
最近,號稱“望遠鏡+顯微鏡+夜視鏡”的華為P30 Pro,正因為一張月亮的照片深陷輿論的漩渦之中。
最近,號稱“望遠鏡+顯微鏡+夜視鏡”的華為P30 Pro,正因為一張月亮的照片深陷輿論的漩渦之中。
而圍繞這個事件,本文認為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1、華為在手機行業中的確屬于佼佼者,但這并不意味著華為沒有任何缺點,當有人對華為提出質疑,是不是應該理性去看待,而不是一味去抨擊質疑者?
2、華為為什么會選擇p月?這部看似完美的手機,是不是一款概念機?它的品質能否與高端的價格形成正比?
3、華為在國人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甚至有許多人將華為與“愛國”畫上等號,這種做法會不會適得其反?
都是月亮惹的禍?因質疑華為“P月”被公司開除的微博大V
4月11日,華為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發布了年度旗艦新機P30 pro。這部手機最大的賣點就是華為P30 Pro的拍照實力,影像評測機構DxOMark的數據顯示,P30 Pro以112的總分刷新了手機攝影新高度,其中拍照119分,視頻攝像97分。而DxOMark 總分112分使得這部手機被譽為“地表最強拍照手機”。
估計是拍照實力太讓人引以為傲,華為的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發布會開始之前,就迫不及待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了一張用華為P30 Pro拍攝的月亮。照片中,月亮的輪廓和細節分外清晰,以致于讓許多網友驚嘆P30 Pro拍月亮居然能達到專業相機的效果。
為了驗證華為p30 pro是否真的如同華為宣傳的效果一樣,P30 Pro上市后,很多人拿到手機的第一時間就是試拍月亮,王躍琨也是其中之一。
4月13晚上,評測媒體愛否科技主筆王躍琨,在微博上質疑華為P30 Pro拍攝到的月亮照片是通過P圖的方式P上去的,因為照片中的月亮展現了許多不該有的細節。此言論一出,網絡開始炸鍋。
我們先來看王躍琨為什么會質疑華為P30 Pro的月亮照片是P的。他先用P30 Pro的手動模式拍攝了一張月亮照片,然后再用自動模式拍攝了一張,結果發現自動模式下的月亮比手動模式下拍攝出來的月亮擁有更多的細節。于是,他認為華為P30 Pro拍攝出來的月亮像是P上去的。
當晚,王躍坤又進行另外的實驗。他用華為P30 Pro拍攝了一張月亮的照片,中間形似內褲,(實際上月亮中被P上了他自己植入的內褲圖案),有趣的是,他發現了華為P30 Pro自動將月亮中的"內褲"處理成了環形山的形狀。
接著他又用華為P30 Pro拍攝了一張抹掉紋理,且帶有愛否logo的月亮照片,但拍完后發現,愛否的logo變成了月亮紋理。因此,他得出了華為P30 Pro會自動將月亮的照片進行P圖結論。他質疑道:“AI也好,P圖也罷,把原來圖片上的沒有的東西加進去,不是造假是什么?”
該言論和質疑聲一出,許多科技媒體人和網友紛紛開始指責王躍琨。眾人稱沒有發現所謂“P圖”問題。微博大V奧卡姆剃刀認為,華為P30 Pro拍攝到的月亮是模模糊糊的,而有1000種形態經過模糊拍照后會達成現在這種狀態,在這1000種形態中,有一種形態的先驗概率遠遠高于其他9999種,那么我們就有理由將這個模糊的環形山狀態還原成那個高概率的清晰形態。他表示,這不是作假也不是PS,這就是概率分析算法,這就是壓縮感知技術。
然而隨著事件的發酵,王躍琨陷入水深火熱的境地當中,愛否科技也因此被波及。為了平息來自各界的怒火,愛否科技在4月16日晚上發布了一篇長文微博,創始人彭林表示,華為P30 Pro的“拍月亮模式”只是算法在原圖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優化處理,并沒有像王躍琨說的到 “P月”的程度。最終,彭林宣布因為王躍琨測試不嚴謹,意圖扇動網友情緒被開除。
反轉的“P月”事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躍琨離職后“P月”事件卻發生了變化。質疑者的離開并沒有給華為“P月”的風波畫上句點,相反,因為更多角色的加入,使得劇情出現了驚人的“反轉”。
知乎上點贊最高的答主@小城,經過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三個晚上的詳細測評后,證實了華為P30 Pro確實有“P月”功能。
他認為,王躍琨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因為華為P30 Pro確實存在“無中生有”的P圖情況,也確實以標準月亮圖像或數據作為模板,把目標P成標準月亮的樣子。例如,華為P30 Pro不僅能夠將非常模糊的月亮照片“復原”,還可以把徹底摳除的細節加上、把翻轉調換的細節復原、把額外添加的雜項消除,最終形成標準版的月亮。
該答主還將測評的過程詳細剖出。將冥王星、月側、出師表、火星、巴拿馬獎章等形似月亮的物體圖片與真實拍攝到的月亮圖片進行實驗,在對不同物體拍照測驗后,發現華為P30 Pro里面的AI算法中有一個觸發機制,即外形很像月亮的圖片,在操作得當的情況下也可以騙過AI觸發“P月”。例如冥王星、月側、出師表等物體圖片。
在他的推測中,華為P30 Pro觸發”P月”的判斷過程有兩點:
1、在取景里覺得像月亮,就會觸發月亮場景模式(表現為屏幕出現月亮圖標)。
2、拍攝之后,在內存里再仔細分析照片,哪里符合月亮就修哪里。
另外,答主還把兩張觸發了“P月”的照片疊在一起,發現存在不止一個圖層。這說明,華為的AI算法肯定不是簡單的一張月亮圖片覆蓋上去,至少有分層、分組、分區域地去修補細節。與此同時,華為P30 Pro的修圖能力,應該只能修補月亮正面的圖案。因此推斷出華為是利用了月亮的圖案不會變的特點,內置了月亮正面的圖像數據,專門用于修補月面。
事實上,答主非常認可華為P30 Pro的拍照實力,他認為華為P30 Pro的長焦優勢遠勝現在市面上的其他手機,的確稱得上“地表最強的拍照手機”。只是華為用拍攝月亮宣傳自己長焦的優勢,客觀上對消費者有一定的誤導作用,畢竟除了拍攝月亮以外,華為p30 pro在其他場景表現相對來說并沒有特別出彩。
那么華為為什么會選擇“p月”?
所有人都知道,大多數廠商在新機發布時都會選擇一個亮點作為營銷點,例如OPPO手機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此次華為P30 Pro主打拍照,50倍的變焦能力使得P30 Pro區別于市面上的其他手機,華為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宣傳點。拍月亮不僅能夠將P30 Pro的夜景+長焦的功能交代到位,還能讓消費者過目不忘,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同時,華為的友商雷軍又正好在小米9的發布會上發起“拍月亮競賽”,華為的意圖可想而知。加上這段時間剛好趕上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出現,華為自然想要通過拍月亮抓住這個熱點事件的尾巴。
至于“P月”問題,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盡管P30 Pro的宣傳是擁有50倍變焦能力,但當產品從概念推向市場時,實際性能顯然無法達到拍月的要求,50倍變焦意味著成像圖片將被拉伸至10倍,放大的圖片勢必會影響到一些細節問題,怎么辦?
硬件不行,軟件算法來湊。華為抓住月亮不變的特點,內置月亮正面的圖像數據,并用算法識別用戶拍攝的月亮,通過算法對照片進行修補。畢竟專業人士也不可能用手機拍月亮,而對于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拍攝月亮后也不會特意觀察細節,只要拍出來的照片能夠達到用戶想要的效果,發朋友圈時照片看起來很高大上就可以滿足他們或獵奇或炫耀的心理。
當然,絕大多數人也不可能因為拍月亮就買一部手機,我們最終還是要回歸現實,從理性科學的角度上去分析華為P30 Pro。
華為P30 Pro真的無敵?
不可否認,華為P30 Pro的出現將手機拍照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隨著手機行業的發展,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創造新的賣點,手機攝像頭不斷更迭,手機行業拍照的硬件基本已經觸及天花板。在此背景下,通過對算法進行開發使得華為突破了手機拍照在硬件上的限制,促進了手機行業的拍照從“有中變優”走向“無中生有”。
但我們都知道,算法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即無法智能計算出每一個消費者的喜好,并做到因人的需求而優化。
這也就是說,采用算法的手機在拍照時會自行優化,用戶無法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濾鏡、調整色彩、自主掌握美顏的濃淡程度等等。就像華為P30 Pro的AI模式一樣,即便關閉該模式,手機也會自動觸發“月亮模式”。
另外,華為P30 Pro還有兩個拍照短板,即色彩與偽像的問題。
華為P30 Pro可謂是見光死。盡管夜景拍攝實力強悍,但在對色彩敏感度較高的日間,用P30 Pro拍出來的色彩顯然不盡如人意。給P30 Pro打出112分的高分的評測網站DXOMARK也有提到,在所有光線水平下,P30 Pro拍出來的圖像色彩飽和度都略低;在高光和室內,P30 Pro拍出來的圖像也會出現不自然的色偏。
這與P30 Pro使用的傳感器有關。P30 Pro拋棄了傳統的RGGB CMOS傳感器,率先采用了RYYB CMOS傳感器,從而一舉將進光量提升了40%。顯然,這種做法有一定的“副作用”,即日間成像下白平衡會出現“翻車”的現象。
畢竟RYYB濾光陣列在大幅提升弱光表現的同時,相應的會帶來更多的類似光學色散的紅色偽像與像素間串擾,增大了手機在色彩校對上的難度。例如,RYYB算法優化的工作量將會是RGGB的10倍以上。實際上,索尼、富士等廠商早就想過采用了RYYB CMOS 傳感器,但要犧牲色彩換取進光量的提升對于他們來說得不償失,所以最終還是放棄了RYYB CMOS傳感器,回到RGGB。
這次P30 Pro的主攝像頭的設計是RYBY色彩濾鏡,一方面能夠增加進光量,提升夜拍能力。另一方面又會引入過多的黃色光導致色彩飄移,尤其對綠色的影響極大。P30 Pro的超廣與長焦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RGGB濾鏡,兩相比較,P30 Pro主攝像頭在日間下的出圖可能連超廣和長焦都不如。
當然,夜拍能力的提高以及超長焦模組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擴展了手機拍照的可能性與可玩性。然而,大部分的手機仍以日拍為主,如果夜拍的提升以及細節的強化需要以日拍作為犧牲,這種做法顯然有點本末倒置。
而除了上述問題,P30 Pro的缺點還包括沒有3.5mm耳機接口,不支持4K 60fps錄制視頻,沒有立體揚聲器,而支持的NM存儲卡目前仍屬于小眾階段。
被捧上神壇的華為
問題的關鍵在于,即使P30 Pro真的存在不足,人們對P30 Pro依然抱持盲目的贊賞。甚至,如果誰對華為P30 Pro提出質疑,就會受到很多人的口誅筆伐。尤其是在手機價格公布后,輿論對華為更是一片贊歌。
4月11日上海的發布會上,華為宣布P30 Pro在國內的起售價為5488元,而P30 Pro(8GB+512GB)在歐洲的售價為1249歐元(約人民幣9467元),國內低國外高的定價使得許多人為之癲狂。
《華為突然宣布:3988元!蘋果傻眼,全世界都沸騰了!》的文章被大肆轉發。文中夸張寫道: “當P30 Pro標出5488元售價,在國外賣高價,而在國內賣低價時,我忍不住流下了淚水。這一刻,真是中國制造揚眉吐氣的一刻,是中國人永遠無法忘懷的一刻!” 于是,華為與“愛國”似乎越捆越緊。
不得不說,國內低國外高的定價真的和愛國沾不上邊。三星、小米、OPPO等智能手機品牌在定價方面亦遵循這一商業法則。舉個例子,2019年舉行的巴塞羅那MWC展會上,小米9的6GB+128GB版本售價499歐元(約人民幣3779元),相同版本在國內的售價為2999元。對此,雷軍說道“歐洲的稅和運營成本比國內的要高?!?/p>
華為是一家非常優秀的企業,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無論是在研發上的投入還是艱苦奮斗的精神,都很令人欽佩。有時候的某些舉動也讓人非常感動,但這都不是將其與“愛國”捆綁在一起的理由。
華為也好,OPPO、小米也罷,這些企業的很多行為都只是商業活動間的正常之舉,與愛國真的畫不上等號。然而,目前的輿論環境下,華為已經被許多人捧上神壇,批評質疑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成為輿論轟炸的中心,例如質疑華為P30 Pro的王躍琨。那么,作為一家全球化的企業,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