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業務利潤率低,互聯網業務來彌補通信
從媒體報道指一份來自小米Pre-IPO的融資推介材料顯示,2017年小米營收預計在1110億,凈利潤為75.82億元,凈利潤率達到6.8%
從媒體報道指一份來自小米Pre-IPO的融資推介材料顯示,2017年小米營收預計在1110億,凈利潤為75.82億元,凈利潤率達到6.8%,幫助它取得較高利潤率水平是互聯網業務,而互聯網業務占其整體營收超過兩成,看起來這接近達成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對小米是互聯網公司的定位。
小米在2010年創立的時候以開發米聊、MIUI系統為主,為了推動MIUI系統的發展其在2011年推出了自己的手機,讓人意外的是其手機業務就此取得了爆發性增長,并在2014年三季度奪得全球第三大和國產第一大手機的名號。
小米在手機領域取得了成功,不過雷軍卻并不希望將小米僅僅定位是一家手機公司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畢竟從全球來看手機企業并不太受資本市場的歡迎,估值也不高。
小米曾表示其依靠推售手機獲得了超過2億的用戶,同時其隨后推出生態鏈項目投資了近90家企業介入多個行業,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用戶,通過這些用戶來推動其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本次公布的材料顯示其日活用戶達1.32億,月活用戶1.65億,日均用戶使用時間為5.2小時,并認為這些指標超過了社交應用微信(這個筆者不太相信)。
小米不希望將自己定位為手機企業還是有道理的,當前全球最賺錢的手機企業蘋果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凈利潤在七成至九成,2017年的凈利潤率也不過21.1%,而讓蘋果高居全球市值第一位除了它手機業務的高利潤之外還與它所擁有的強大創新力以及App Store帶來的豐厚收入和利潤有關。
小米當前的手機業務主要以ODM為主,在創新力方面自然難以與蘋果相比,而Pre-IPO的融資推介材料顯示其手機業務的凈利潤率只有2.8%,要想獲得高估值就需要尋找其他利好,而定位為互聯網公司顯然有利于提升其估值。當前中國市值最高的兩家企業就是兩家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和騰訊,說明了資本市場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認可。
該份材料顯示,小米的互聯網業務的凈利潤率高達四成以上,這超過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凈利潤率,騰訊公布的2017年Q3業績顯示凈利潤率28%,阿里公布的2017年Q4的凈利潤率約為28.1%,看起來小米的互聯網業務做得相當不錯。在其包括手機在內的硬件業務利潤較低的情況下,其未來必然會加大力度發展互聯網業務以爭取資本市場的支持。
當前的消息似乎都顯示出小米將在年內上市,其公布的數據是否值得樂觀就看各位看官如何思考了。
作者:柏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