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幣大戰”喧囂背后 透過App Store榜單看到的神奇一幕觀點
“撒幣”的戰火從點燃到燎原,速度之快遠超常人想象。這場熊熊燃燒的“撒幣”之火迅速帶動直播問答成為2018年的第一個風口。
“撒幣”的戰火從點燃到燎原,速度之快遠超常人想象。這場熊熊燃燒的“撒幣”之火迅速帶動直播問答成為2018年的第一個風口。 然而自“撒幣”戰火燃起,對它自身和周邊產品的剖析就從未停止過。這場火究竟“燒到了誰”?
“撒幣大戰”改變App Store格局移動互聯網新勢力登場
入場玩家不計成本的真金白銀投入對App Store排名的影響是肉眼可見的:短短一周內,以“沖頂大會”“西瓜視頻”為代表的力推直播問答的移動應用迅速占據App Store前幾名,成為2018年開年第一股黑馬勢力。勢頭之猛,令人咂舌。
實際上,傳統且原始的問答玩法重獲新生并迅速成為爆款,背后的原因也不難理解:這種被冠以“移動端開心辭典”的答題玩法對于用戶來說并不陌生,不僅參與成本低,而且趣味性強,更主要的是還能獲得可預期的實在收入。在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耗盡的時候,直播問答猶如人工注射的一針興奮劑,掀起全面答題的狂歡。同時,標榜“用知識賺錢”的主題也大大提升“逼格”,讓用戶更愿意去傳播,去分享,彰顯自己“讀過好多書”。
“芝士超人”截圖
“撒幣大戰”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種重要核心是“復活卡”的機制。這種有限度且目的性明確的規則融入社交因子,讓整個活動和產品在用戶社交關系鏈的帶動下,像病毒一樣進行指數級的傳播,聚攏大量新增用戶,效果驚人。
于直播而言,“直播問答”似乎終于找到了“直播究竟能干什么”這個老生常談問題的新答案,也填補了這種玩法的內容空缺。在降低流量獲取成本,創造新的廣告位的同時,也給商業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可能性。在這股勁風的帶動下,除開早期入場的玩家之外,陌陌、YI直播、KK直播,派派等玩家迅速跟進,都希望能從這場流量狂歡中分得一杯羹,找到存在感。
“撒幣大戰”擠壓碎片閱讀市場什么樣的APP能不動搖?
在羅振宇提出“國民總時間”的概念之后,移動互聯網產品瞄準的都是同一塊肥肉:用戶的碎片時間。各種APP都在以不同形式分割這塊“肥肉”。“撒幣大戰”有效激活并一定程度拉升了直播、短視頻和小視頻類APP的成長空間,相對應的其他類型的產品就受到了力度兇猛的擠壓。
然而與熱熱鬧鬧的App Store 免費榜相比,付費榜則顯得更加冷靜。以鳳凰新聞客戶端為代表的移動產品仍然牢固的坐穩App Store 付費榜top3的位置,并沒有在“撒幣大戰”的猛烈沖擊下顯露頹勢,這幾乎可以成為非“撒幣”玩家如何應對直播問答沖擊的重要參考樣本。
1月12日APPStore排行榜
以鳳凰新聞客戶端為例,專業水平穩定。業內素有“大事看鳳凰”的說法,證明了鳳凰新聞客戶端在重大新聞上的專業。無論是之前掌握大量獨家一線消息的“日本女大學生遇害案”,還是重大且突發的“金正男遇刺事件”,或者實時跟進造成刷屏的美國大選,鳳凰新聞客戶端均憑借其強大的專業團隊、一流的編輯水平“Hold住全場”。畢竟對于用戶而言,最終決定去留的往往是內容。
其次,相比新興產品,鳳凰新聞客戶端的品牌和產品形象更加立體,以其“就做不同”的Slogen,給用戶更加完整的更有溫度、更有情懷、更加專業、就做不同的印象。在這種氛圍下,用戶忠誠度更高,對產品和品牌的認知度也更高,因此這使用戶在有其他選項的情況下,仍會保留這一選擇。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鳳凰新聞客戶端深耕頭部,把握住了大量種子用戶。不僅在IOS方面,在安卓上鳳凰新聞客戶端仍持續發力。鳳凰新聞客戶端近年與華為Mate9、Mate10及P9、P10達成新聞類獨家預裝,還與榮耀V10于去年11月底達成合作。據榮耀總裁趙明透露,榮耀V10上市短短1個多月目前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00萬臺,成為榮耀V系列銷售速度最快的一款產品。這些都助力鳳凰新聞客戶端積累大量優質種子用戶,隨后通過產品留存。
“撒幣大戰”火爆之后的隱憂:如何留住用戶才是關鍵
直播答題已經成為全民狂歡,更多的直播答題產品正在路上。而背景是各大APP參與人數的節節攀升:《沖頂大會》最高在線人數90萬;《百萬英雄》最高在線人數230萬;《百萬贏家》最高在線人數400萬;《芝士超人》最高在線人數110萬。
但我們也要看到,自“撒幣大戰”開始,對它的非議就從未停歇。從過往多個“爆款”來看,容易復制的風口,必將短時間內聚集一大批玩家和資本入場,但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凋零。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問題暴露出來:用戶跟著獎金走,黏性極弱;玩法漏洞百出,體驗差;服務器撐不住,直播延遲跳幀是常事;商業前景和模式有待進一步驗證;面對日漸完善的審核和監管,題庫和商業形式都需完善,而此前快速進入市場的花椒直播推出的“百萬贏家”則因為問題設置不當已經下線。
百萬贏家直播題目設置出現問題
這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則是:如何留住“撒幣”換來的這些用戶?如前文所說,對于用戶而言,最終決定去留的往往是內容。部分“撒幣”APP目前缺少穩定的內容,對用戶的持續吸引力不組,讓留存成為一個巨大隱患。而如果盲目增加“欄目”和“活動”,在帶來巨大成本壓力之余還很容易陷入同質化的漩渦……雖然火熱,但如何留存?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來源:鳳凰網科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