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百度網易押寶的這個AI產品,要涼?互聯網+
搜狗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這是搜狗上市以來首次凈利潤下滑
近日,搜狗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搜狗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766億美元,同比增長7%;凈利潤為2390萬美元,同比下滑23%。這是搜狗上市以來首次凈利潤下滑。
關于搜狗凈利潤下滑的原因已有不少文章分析,如內容成本急劇攀升、騰訊干爹的流量枯竭、監管與政策問題、智能硬件銷量下滑等,這里不贅述。
其中尤其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搜狗不斷強調的人工智能新故事——AI翻譯機,以及背后整個行業。
對于智能硬件產品的發展方向,在對財報解讀時王小川談到,搜狗會繼續發布新的基于公司AI技術的產品,預期2019年搜狗硬件銷售收入會比今年有翻倍的增長。
媒體普遍認為:搜狗明年要重金押寶智能硬件——AI翻譯機。
然而,今年的銷售情況似乎就不容樂觀。Q3財報顯示,由于智能硬件產品的銷量有所下降,搜狗的其它收入為2130萬美元,同比下降33%。同時,搜狗的智能硬件產品相關的存貨減值損失也在增加。
別看AI翻譯硬件很細分甚至有點非主流,這個行業同時也是科大訊飛、網易(有道)、百度、獵豹移動、小米的香蕉出行等互聯網「名門正派」這兩年爭先恐后講的AI故事。
其中搜狗已暫且「敗退一步」,那么AI翻譯硬件行業還會好嗎?
1、怎么賣不動了?
AI翻譯硬件興起于2017年,這一度被認為是繼智能音箱以外,語音交互類AI硬件落地的新風口,搜狗、科大訊飛、網易有道、百度、小米......各家公司紛紛推出AI翻譯硬件。
然而,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各家產品出了不少,銷量倒是絕口不提。其中稍微提到一嘴的,當屬科大訊飛10月25日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翻譯機上線5個月銷量超過20萬臺。同時其自稱行業銷量第一。
除此之外,各家企業甚至兩大電商平臺都對翻譯機的具體銷量諱莫如深。
暫且以科大訊飛5個月20萬的銷量估算,各家的AI翻譯硬件半年的總銷量估計在1萬至20萬不等,而且絕大多數應該不會超過10萬。
這與AI智能音箱動輒數百萬的銷量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達到176萬臺,預計2018年的市場銷售量425萬臺。相比而言,整個AI翻譯機行業的銷量都不太「光彩」。
AI翻譯機為什么集體賣不動呢?
最核心的問題在于高昂的價格。
從使用途徑來看,翻譯機硬件行業分為銷售和租賃兩種模式。
其中租賃模式的玩家典型的有百度、網易和準兒等,租金約為30元/天,而且還自帶WiFi功能;
相對而言,銷售模式更為主流,科大訊飛、網易有道、搜狗均通過自家渠道或京東、天貓或旅行社、OTA,面向個人消費者銷售。
氫媒財經不完全統計了目前市場主流的翻譯硬件發現,這類產品價格從幾百至幾千元不等,但凡是叫「翻譯機」的(尤其是帶屏幕的),價格都在2000元左右——這無疑是一臺小米或者oppo手機的價格。
其中曉譯翻譯機2.0甚至到了2999元,相信讓不少游客——特別是目前出境游主力軍二三線城市的游客——望而卻步。
至于便宜的如搜狗翻譯筆、獵豹翻譯棒,其使用場景更多的是速記、聽課等,而這類場景中的消費人群(比如學生)當然消費能力不高。
價格高昂的背后,是AI技術和硬件成本。
此前分音塔CEO關磊接受某自媒體智東西采訪時,直指翻譯機背后的「燒錢」。「翻譯機和其他硬件不同,智能硬件規模越大成本越低,但翻譯機不是這回事,用戶用的越高頻調用的次數越多,就需要花費大量的GPU成本」他稱。
不同語種口音數據的搜集迭代更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與資金。關磊以他們做中日翻譯舉例道,團隊花了一年時間使用了2000多萬對中日語料,才把旅游場景的中日翻譯做到不錯,而要想做到中英翻譯的效果則要上億對語料,這意味著數千萬的巨額的投入與時間成本。
價格的居高不下,導致AI翻譯機的用戶習慣遲遲未養成,更談不上普及。
對于不少游客而言,花一部手機的錢買一臺翻譯機相當不劃算。畢竟下載個翻譯APP也能湊合湊合翻譯,去到國外景區找個當地導游也自帶翻譯功能,實在不行租一個還自帶wifi。
同時,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長遠而言,國人的英語水平必定穩步提升。根據全球知名英語培訓機英孚英語2017熟練度指標顯示,2017年中國英語熟練度水平穩步上升,達到自2011年開始評分后的最高水平。
2、想象空間到底有多大?
根據今年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8》來看,2017年中國出境旅游市場達到1.31億人次,且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客源地的地位。
據相關報告預計,我國翻譯機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383億增長到2020年的545億元。
這看似對AI翻譯機的重大利好。但再進一步分析就會發現,情況并沒有那么樂觀,這個行業的未來或被高估。
①自由行比例較小
氫媒財經在旅行社了解到,目前出境游的旅客中,跟團旅行人數占出境游總人數的50%左右。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游集團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出境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跟團旅行人數占42%。
我們知道,跟團旅行游客一般不需要翻譯機,而出境游中自由行用戶去年只有約5千萬人,可見整個AI翻譯機的市場空間目前來看并不特別大。
這一點很好理解,境外自由行對游客的語言能力、規劃能力等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更多游客選擇參團出行,尤其是在目前二三線城市出境游人次增長迅速的發展階段。
②外語國家游客比例不高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出境不等于去外語國家——去到港澳臺、新加坡等中文為主流語種的國家或者地區,也算出境。根據《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8》中的數據,2017年我國出境游目的地前十五名份額中,香港和澳門霸占據頭兩把交椅,且共計占據超過60%份額,如果算上新加坡和臺灣,比例可能達70%。
常識告訴我們,去港澳臺和新加坡的旅客,大多數都是自由行,這就為本就不高的自由行用戶數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
看好AI翻譯機的人會反駁:自由行是趨勢,而且去外語國家的游客數量則會逐年增加。
確實,從長遠來看「去外語國家自由行」的游客呈上升趨勢,而這部分游客正是AI翻譯機的精準潛在用戶。但問題在于,增速有多快?
文化旅游部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游經濟主要數據報告稱,上半年出境旅游市場比上年同期增長11.4%。
注意,這還是涵蓋了「去港澳臺、新加坡等中文為主流語種的國家或地區」的游客,同時也包含了「跟團游」的游客。由于去港澳臺旅游頻次可以很高(特別是高鐵通車后),所以拉大了這個數據。如果把這兩者都剔除,剩下的「去外語國家自由行」的游客增速可能僅是個位數。
▲幫你畫個圖理清邏輯,紅圈內才是AI翻譯機的主要需求人群
而且,翻譯機這種產品的用戶很可能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機構或是家庭為單位的。比如,今天公司海外市場部的小張去美國用了翻譯機,下個月小張回國,同樣那臺翻譯機可以給小李去日本用。
換而言之,一家企業并非有多少個要出國的員工,就采購多少個翻譯機。同理,一個家庭有一個翻譯機,足夠全家人用,甚至借給親戚或鄰居家庭用——翻譯機未來會在一定范圍內實現共享。這又進一步縮小了翻譯機的市場。
③使用場景有限
此外,AI翻譯機的使用場景其實相當有限。如果僅是自由行游客問路、點菜、訂房、打車、逛景點,簡單用個免費APP甚至「手舞足蹈」比劃比劃就能實現,要么就租一個。如果不是常出國或者長期生活在國外,沒必要買一臺。
AI翻譯機只有在商務會議、考察調研、演講報告這樣高信息密度流動的場景中,才能發揮最大功效。但這樣的場景畢竟占少數,畢竟AI同傳、在場的翻譯人員仍為這類特殊場景的主流翻譯手段。
④工具型硬件產品沒有太多可能性
更重要的一點是,AI翻譯機終究是工具型硬件產品,賣一臺賺一臺的錢,有些產品甚至不必聯網,這意味著它與互聯網的主流玩法相去甚遠,具體體現在:
·廣告展示效果十分有限,大部分產品無廣告
·無法與其他loT產品實現互聯,數據難打通
·幾乎沒有形成產品反饋回路,難以有效迭代產品
·大部分無法也無需接入APP,無法成為智能家居中的一份子
·除翻譯外無法承載更多功能,比如娛樂、游戲、生活
綜上,結論顯而易見了:AI翻譯硬件未來的市場或被大大高估。
3、總結
產品太貴、市場太小、應用太窄、連接互聯網的程度太低,種種因素限制了AI翻譯硬件的想象空間。
諸如搜狗、科大訊飛、百度、網易、獵豹移動、小米的香蕉出行之類的公司,很可能講不好AI翻譯機這個故事了。
不是他們不努力,現實擺在這,努力也是白努力。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