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VR治療精神病,你沒瘋吧?智能
研究人員正在探索一個新的醫學領域——計算精神病學。該學科利用 人工智能 ,虛擬現實和 深度學習技術來診斷和治療精神疾病。
研究人員正在探索一個新的醫學領域——計算 精神病 學。該學科利用 人工智能 ,虛擬現實和 深度學習技術來診斷和治療精神疾病。然而,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這些方法對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
虛擬治療師
深度學習、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的進步可能意味著結束臨床心理學實踐中的一些難題,例如主觀性,例如大規模研究的難度。這也許會導致我們進入診斷治療精神障礙的新時代。
這個新的研究分支被稱為計算精神病學。它的宗旨是,研究人員可以使用計算技術更好地了解和治療精神疾病。 本領域的一些研究人員將關于認知的數學理論應用于從長期觀察中挖掘出的數據,以幫助有效診斷和預測認知,而其他研究者則使用虛擬實驗來實現對人類行為的純粹研究。
耶魯大學的Sarah Fineburg最近發表了一項使用計算精神病學研究邊緣性人格障礙(BPD)的研究。根據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的描述,這個病癥包括“情緒、行為、自我形象和功能的持續不穩定”,以及”沖動行為和不穩定的關系“。
在研究中,Fineburg觀察了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對虛擬環境中的事件的反應。她使用了一個名叫Cyberball的游戲,在游戲中患者所操縱的角色將傳球給其他角色。雖然患者以為其他游戲角色是受其他人控制的,但這些角色的行動其實是由電腦系統決定的。
游戲允許Fineburg監視患者對他們接到傳球的頻率的情緒反應。她發現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在沒有接到球的情況下產生了比普通人更多的拒絕感。哪怕患者比其他角色更頻繁地接到球,他們也會比非患者感到更多負面的感覺。
計算精神病學不僅可以用來研究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的情緒,還可以幫助研究人員了解這類患者的語言使用,因為以前已經有人提出患者的語言表現與其他人不同。然而,過去由于數據太大,無法分析。現在,Fineberg稱, 他們和其他人已經確定了那些能揭示心理狀態特征的語言特征,基于文字使用模式的計算模型將可以預測哪些人有精神病或將會進入精神病。
用于抑郁癥的APP
Fineburg探索了兩條計算精神病學的道路, 一條路是使用虛擬環境作為臨床研究空間,另一條路是使用AI來查找 大數據 中包含的模式。 這兩條路也被其他研究人員用于研究其他疾病。
使用人工智能診斷疾病和推薦治療方法已在APP界獲得了重視。在APP中,虛擬程序作為“虛擬心理治療師”來治療各種精神障礙。
一個最好的例子是Woebot,一個使用認知行為治療原則幫助治療抑郁癥的聊天 機器人 。 這個應用程序的測試結果看起來前景很好,大多數用戶都報告抑郁癥癥狀有顯著減少。開創了這個應用程序的斯坦福大學講師Alison Darcy稱,“這些數據奪走了我們的工作。"
這個應用程序確實具有幫助患者的潛力,但也有一些固有的難題。由于這類系統的新穎性,還沒有人研究過長時間與計算精神病學程序相互作用是否有益于患者。Darcy的研究只有70個參與者,也只持續了兩個星期。時間可能太短了點,無法確定應用程序對患者的影響。
與此相比,當用于精神病學研究時,虛擬環境所面對的問題似乎要少一些。心理學的整體取向是研究一個人的感知如何對經驗數據進行分析 。所以,如果人的感覺處于充分逼真的虛擬環境中,并認為一個虛擬場景是“真實的”,那么虛擬現實支持的研究結果將具有與真實世界研究一樣的有效性。
事實上,這些虛擬環境使研究人員能夠學到比傳統環境中更多的知識,因為虛擬現實世界可以以無限的方式進行修改。這讓研究者能夠研究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發生的事件,為研究者提供了更強大的數據庫,并讓研究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認知。
虛擬現實和數字環境已經在實踐中展現了他們幫助研究甚至治療精神障礙的能力。虛擬現實可用于幫助退役士兵克服創傷性應激障礙的癥狀,并且可以通過讓患者增加自我同情來幫助患者克服抑郁癥。
計算精神病學可能會幫助數百萬計的人。 不過,與涉及大腦的任何事情一樣,我們必須小心我們該如何應用這項技術。 在尚未精確知道這些治療方式可以對心靈產生什么影響之前,我們最好先從這些治療方式的壞處著眼。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