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業務被砍只剩挖礦功能,如果連這個也禁了呢?金融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機構不會出手打擊比特幣挖礦行業,但這種威脅卻是真實存在的。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機構不會出手打擊比特幣挖礦行業,但這種威脅卻是真實存在的。
9月27日,比特幣中國發布公告稱將于9月27日中午12:00開始關閉數字資產和人民帀充值功能,并于9月30日中午12:00關閉所有交易功能。之后投資者再想進行人民幣充值,資金將無法入賬。
比特幣中國這一公告并沒有在投資者中間引起什么波瀾。在監管者前些時候正式下通知要求暫停比特幣交易所交易活動之后,投資者就已經開始靜待這一系列公告的發出。
目前國內比特幣交易所都在陸續按部就班的執行監管要求,盡管比特幣的價格并沒有一蹶不振,但國內比特幣交易所卻開始遠離交易的中心了。
比特幣在公告中表示,關停比特幣交易業務并不影響該平臺的礦池等業務,比特幣挖礦類業務將繼續進行。
到目前為止,國內對于比特幣挖礦業務的態度暫時處于觀望態度,由于官方態度不明朗,部分比特幣交易平臺仍然堅守在這一陣地,這也成為了這些比特幣交易所唯一還能把握的商機。
但即便如此,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監管機構接下來可能會繼續規范國內加密貨幣市場,一旦官方態度從嚴,這些挖礦機構可能連本錢都撈不回來。
類似于金屬和其他商品的提取,數字貨幣通過“采礦”的方式也能產生新幣。只不過比特幣采礦活動中涉及到解決非常復雜的數學問題,參與該過程的礦工們必須利用巨大的計算能力來解開這些數學問題。這導致礦工們獲得回報并不容易。
中本聰當初提出比特幣的概念時,就曾指出比特幣的總數量為2100萬個,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6,585,563個被“開采”出來。當前世界上最大的采礦中心就在中國,而在中國興起的原因就在于中國礦山能夠獲得更便宜的能源。
比特幣采礦過程相當復雜,而能源在采礦作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由于挖礦需要豐富的能源,中國較便宜的能源價格使得當地礦工與國外同行相比占有明顯優勢。
隨著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領域進行一系列的整改,人們也開始對比特幣挖礦業感到擔憂。
如果當局屆時會利用新頒布的政策來限制挖礦活動或將其定為非法行為,那么那些對此投入巨大成本的礦工,要么進入地下以避免此類打擊活動,要么就被迫解散造成比特幣挖礦領域的巨大空白。當然,第二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不太大,他們更可能的做法是將這項業務挪向海外。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受歡迎的采礦區也許會利用中國的禁令來趁機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
例如著名的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ury的主場格魯吉亞。先比于電費是大陸地區3至6倍的香港,格魯吉亞便宜的電力和勞動力更具備相對優勢。格魯吉亞擁有全球五大礦山之一,如果中國礦工被迫放棄經營,格魯吉亞有望繼續增加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印度和冰島也以其負擔得起的能源成本和業務經驗脫穎而出。而像美國和日本這樣的采礦業務也已經在擴大市場方面盡了最大努力,相對于其他全球競爭對手,這些地理位置的投入成本相對較高。但盡管如此,中國的采礦業務可能會轉移平衡,使得這些地區在盈余方面可以彌補中國同行留下的空白。
有比特幣投資者認為,政府沒有法律依據關閉比特幣采礦業 ,但同時也表示,如果政府真的這樣做了,礦工們只能把業務轉移到其他地區。 目前來看,國內監管者的密集出手并沒有導致比特幣的大量拋售,即使采礦業被禁止了,這個行業也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重組、轉型和恢復。
【來源:金融之家 作者:zora】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