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家P2P近半逾期率為零,信披指引下發后標準重建金融
8月23日,銀監正式印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下文簡稱"指引")對網貸平臺信披進行規范。至此,網貸行業"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框架設計已經完成。
8月23日,銀監正式印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下文簡稱"指引")對網貸平臺信披進行規范。至此,網貸行業"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框架設計已經完成。
實際上,早在去年10月份,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已在《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發布《中國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標準和配套自律制度》(下稱:信批標準)。信批標準定義并規范了96項披露指標,其中強制性披露指標65個,鼓勵性披露指標31項。指標主要涵蓋從業機構信息、平臺運營與項目信息等三個方面。
相比之前發布的"信披標準",此次銀監會發布的指引對信息披露的內容、范圍等進行了明確規定,使各網貸平臺有同一準繩,更具操作性。另外,對于信息披露要求更加嚴格,中國互金協會制定的信披標準里面的一些鼓勵披露指標將變為強制披露指標。同時,還也解答了之前幾個政策中不明確的地方,細化信息披露指標體系的具體定義,升級信息披露的懲戒措施,或與備案等行政措施掛鉤等。
根據業內多位高管的解讀,此次《信息披露指引》具有幾大特點:
1、對網貸平臺采取與銀行信貸相同的風險認定標準:
此次指引對披露逾期率的統計口徑為逾期90天(不含)以上金額和筆數。據了解,中國人民銀行要求商業銀行依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進行貸款質量的五級分類,按照風險程度依次是: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后三類為不良貸款。其中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被列入次級或以上,即屬于不良貸款。此次銀監會要求網貸平臺披露逾期90天以上網貸借款的金額和筆數,說明監管部門對網貸與銀行信貸具有相同的風險認定標準。
2、注重保護投資人利益:
第一,《信披指引》不再要求互金平臺披露金額逾期率、項目逾期率,而是明確規定網貸平臺需要披露逾期金額、代償金額及筆數。這可以更好地讓投資人判斷平臺的壞賬情況、風險情況。
第二,明確要求網貸平臺披露關聯融資情況,并對關聯融資的定義及涵蓋的范圍做了明確規定:強制性披露關聯企業融資,有助于幫助投資人提前預判融資風險,也相當于給企業劃定了一條風險準繩。
第三,指引要求平臺披露經過脫敏處理后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出具的借款人逾期信息。借款人歷史逾期對投資人評估借款人融資風險是一個很好的參考系數。
3、更加強調信息披露的及時性、透明性:
《指引》指出,網貸平臺應在每月前5個工作日披露。具體內容包括累計借貸金額及筆數、借貸余額筆數、出借人數量、前十大借款人待還金額占比、逾期金額及逾期90天以上的金額及筆數等。針對一些突發的狀況,銀監會要求網貸機構應于發生之日起48小時內將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可能產生的影響、采取的措施向公眾披露。這些可以讓投資者及監管層都能夠更為及時的了解平臺運營情況。
另外,指引還增加了平臺收費標準的披露要求:網貸機構向借款人收取費用的名目及費用計算標準。如涉及多個收費項目,應當逐一列明。
網貸平臺信息披露情況如何?
截至9月7日,中國互金協會登記披露服務平臺已接入94家網貸平臺的運營數據,包括交易金額、投資人數、項目逾期率等內容。其中近半以上宣布其項目逾期率和金額逾期率都為零。
零壹財經制表,數據來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從平臺披露的具體內容來看,主要分為三方面:一是作為網貸交易三方法律關系中里的居間主體——網貸平臺或機構,需要對其從業機構的信息作出詳細的披露;第二是作為網貸機構要對平臺的運營信息進行披露;第三是關系這個交易借貸核心的項目信息。
在此次指引下發之前,大部分平臺根據8.24網貸監管細則及去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向各會員單位下發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個體網絡借貸》標準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規范》進行信息披露。例如,上海網貸平臺麥麥提金融按照網貸監管細則要求,披露了平臺信息、運營數據、項目信息,項目信息包括詳盡的借款人盡調信息。并在網站首頁開設了信息披露專區,按月披露網站運營報告。據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5日,麥麥提金融的交易規模達到17.84億元人民幣,撮合成交量8.9億元,逾期率為0.3%。
然而,網貸平臺"亮眼"的成績卻引來多方質疑。根據銀監會統計,2016年各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75%、1.81%、1.76%、1.81%;由于P2P網貸平臺的借款人資質整體上較商業銀行借款人低,風險則相對更高,按此邏輯,P2P網貸平臺公布的逾期率明顯不合理。有行業權威人士預估行業不良率在5%-15%的區間,且這是在沒有爆發重大漏洞的情況下。
出現此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之前互金協會雖給出的統一的信息披露項目,但并未強制限制計算口徑,這就導致可以調整數據的空間比較大,特別是寬限期的時間。各網貸平臺出于利益考慮,對于逾期率、壞賬率及盈利情況等敏感信息,大多采取對自身有利的方式進行披露。
目前網貸平臺有風險備用金、第三方回購、履約保證險等保障措施。而這些"安全保障措施"是保障平臺逾期率為零的重要手段。
信披指引推動行業透明化、良性發展
由于網貸行業投資人信心較為脆弱,一直以來,平臺都為投資人兌付設置了較多的安全措施。盡管今年初行業內對"風險備付金"爭議頗多,但目前去剛兌的大趨勢沒有改變。監管高壓之下,風險備付金、第三方擔保、履約保證險這些非平臺自擔保的保障措施,或被禁或存較大爭議。
而此次信披指引下發,對逾期金額、代償金額及筆數等信息給出統一的標準,其中逾期金額:指按合同約定,出借人到期未收到本金和利息的金額總合。逾期筆數:指按合同約定,出借人到期未收到本金和利息的借款的筆數。這個"收到"是指資金實際劃付至出借人銀行賬戶。種種更加規范、標準化的信披要求更有利于行業去剛兌。
一直以來,網貸平臺對于逾期率、壞賬率等信息都諱莫如深。另外,此次信披指引對網貸平臺提出了更高的合規要求,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平臺信息披露的成本,尤其對于那些年費率超過36%的現金貸平臺影響較大。投資人會認為借款人承受這么高的借款利息,項目逾期風險較大。對于網貸平臺來說,借款費率超過36%,超過國家法定利率,可能引起監管關注。
對此,業內平臺麥麥提金融董事長熊雄認為,壞賬率與逾期率是任何一個平臺都會存在的問題,將壞賬與逾期這些數據披露給投資者這件事本身對投資者而言是有益的,因為這樣投資者可以全方位地考量一個平臺的綜合水準。目前,信息披露是網貸平臺合規的硬標準之一,也是投資人在選擇平臺時的重要參考指標。除此之外,僅僅靠一份書面的信息披露是很難讓所有的投資用戶都能理解其內容的,后續平臺對于信息披露內容的解讀及宣導也需要跟進,只有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實現業務風險透明、公開的原則,為投資者提供風險判別的依據,才是一個真正的P2P平臺應該做的。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鹿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