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萬維盈轉虧!15億押注AI背后投資風險暗藏?觀點
在AI行業從“技術狂歡”轉向“價值落地”的關鍵節點,昆侖萬維能否在技術迭代與商業化探索的雙重驅動下構建護城河?
在AI行業從“技術狂歡”轉向“價值落地”的關鍵節點,昆侖萬維能否在技術迭代與商業化探索的雙重驅動下構建護城河?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 習羽
2024年,昆侖萬維(300418.SZ)營收站上50億元臺階達到56.62億元,凈利潤卻由盈轉虧,同比大幅下降227.01%至-19.47億元。對此情況,公司似乎并不看重,其表示,將堅決貫徹執行“All in AGI(通用人工智能)與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戰略,并將這一階段視作探索的必經之路。昆侖萬維方面預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步成熟,AI大模型將在2027年之后迎來盈利的黃金時期。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背景下,昆侖萬維正站在從“技術狂熱”向“價值實現”轉變的關鍵節點。但技術的快速迭代與商業探索的艱難并存,在確立和加強競爭優勢的道路上,公司仍面臨著重重挑戰和不確定性。
研發費用同比增六成
成立于2008年的昆侖萬維最初致力于網頁游戲的研發與全球發行。隨著科技的持續演進,2020年公司順應技術發展的趨勢,啟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時至2023年,昆侖萬維不僅推出了天工大模型,還全面進軍AIGC領域,同時經濟收益也實現增長。
年報數據顯示,昆侖萬維2024年收入約為56.62億元,同比增長15.2%。就產品而言,公司廣告業務實現了29.81%的同比增幅,Opera搜索業務則增長16.09%,海外社交網絡業務同樣可圈可點,同比提升11.23%。
有分析指出,隨著傳統業務收益的減少和AI產品系列的全面繁榮,昆侖萬維已經實現了“技術研究與開發-實際應用-全球盈利”的完整循環。
在這樣的背景下,昆侖萬維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領域建立技術領先優勢,并將“全力發展通用人工智能(AGI)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作為其長期戰略的核心。
然而,這一戰略選擇也導致公司在2024年首次經歷了自上市以來的虧損。據年報披露,公司歸母凈利潤約為-15.95億元,與上一年度相比,由盈轉虧,并大幅下降226.74%。
對此,昆侖萬維方面解釋稱,為繼續推進其發展戰略,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致使研發費用攀升至15.4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9.46%。
與此同時,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由于AI業務推廣以及匯率波動等原因,致使公司銷售及財務費用同比增長42.23%及86.79%,嚴重壓縮了利潤空間。
在行業人士眼中,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與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表明,技術革新與商業化的步伐必須并駕齊驅,否則高昂的研發投入可能難以轉化為實際收益。此外,過度聚焦于AI領域可能導致傳統業務因資源分散而進一步衰退,這將使得在長期戰略與短期生存壓力之間尋求平衡變得更加艱難。
2024年昆侖萬維期間費用情況(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投資相關損失逾8億元
若研發成本急劇攀升是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昆侖萬維近年來的投資動作亦可能成為盈利的潛在隱患。年報揭示,2024年公司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導致約8.2億元的投資相關損失,占凈虧損的比例約為51.4%。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自2015年起,昆侖萬維公司實施了一系列投資并購策略,這些策略助力公司逐步實現了向社交網絡和信息分發領域的戰略轉型。在此過程中,昆侖萬維通過對趣店(QD.US)、映宇宙(03700.HK)等不同企業的投資,不僅成功擴大了業務版圖,而且實現了資本的顯著增值。
近年來,昆侖萬維旗下的昆侖資本作為其重要的投資平臺,不僅專注于科技創新領域,其投資版圖還拓展至物流、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生物科技以及新能源技術等前沿領域,包括對達達(DADA.US)、小馬智行(PONY.US)等企業在內的投資布局引人注目。
然而,2024年全球科技股經歷了劇烈波動,昆侖萬維持有的愛奇藝(IQ.US)市值顯著縮水。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愛奇藝股價在2024年的下跌幅度超過58%。根據昆侖萬維年報數據,這導致了5.01億元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整體來看,昆侖萬維2024年投資收益同比下降96.4%,降至926萬元。
從資產結構來看,昆侖萬維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占比從2023年的7.26%提升至2024年的10.66%。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由于近期全球市場受到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而大幅波動,尤其是美股反復出現劇烈波動行情,短期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高波動性可能會加劇業績風險。
昆侖萬維2024年證券投資情況(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