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時代即將爆發:華為誓師大會背后的商業邏輯通信

伴隨著通用計算及VR產業的大發展,圖像視頻應用正處于一個爆發臨界點。
伴隨著通用計算及VR產業的大發展,圖像視頻應用正處于一個爆發臨界點。
10月28日,在深圳總部舉辦的華為研發將士出征大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發表講話稱:“華為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世界的戰略高地我們沒有占據,我們再不能錯過圖像時代。”
華為作為中國科技企業的一個重要標桿,內部的狼性文化在業界聞名遐邇,多次部署”二次創業“、”新的征程“等戰略舉措,這次華為將圖像時代放置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背后戰略意義可見一斑,那么何為圖像時代?華為又為何將圖像放置到戰略高位?
此外,三星、索尼、樂視、保千里等國內外一大批企業也在深度布局圖像時代,他們又是出于怎樣的戰略布局邏輯?
圖像時代已成未來戰略高地
任正非表示,未來的信息社會將有90%以上的流量來自圖像和視頻。
在語音時代之前,普通搜索引擎是互聯網的入口;但是在語音時代,人們已經有了更加方便和人性化的工具。影響雖然不是替代,但它代表了一種更方便的工作、生活方式,而這也將催生行業的變革。
在圖像時代,人們的生活會產生更加顛覆性的變化。以最簡單的交互方式為例,語音并非唯一途徑,圖片就是個很不錯的切入形式,如果你看到一株植物,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植物時,那么拍一張照片,機器就會識別出其種類。這同樣適用于人臉識別,當你看到一個人,不知道他是誰,拍一張照片,機器就能自動識別出來了。圍繞圖像時代的應用場景不勝枚舉,其所產生的商業鏈條更是無窮匱也。
未來,無論是智能駕駛、安防監控、機器人、移動與消費電子、智能建筑還是工業電子與零售,智能圖像處理的需求將會進一步爆發。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指出:“圖像處理能力賦予了機器看世界的能力,這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輸入。”
再看如今的商業社會,靠商業模式創新機會日趨折疊,唯有技術突破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這不僅僅是華為的機會,也是整個科技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期,華為將圖像時代上升為戰略高度也實屬正常。
VR+手機或將引爆圖像時代
對于圖像時代而言,通用計算能力和需求的變化是存量,VR產業的爆發是增量。無可爭議的是,提及VR勢必要談及VR拍攝。
事實上,很多導演如今已經在嘗試用VR技術拍科幻影片了。比如《速度與激情》系列的導演林詣彬,2014年就導演了一部VR短片《HELP》,里面哥斯拉式怪物追逐主角的場景,簡直讓人腎上腺素直線飆升。
VR電影固然讓人刺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用戶只是被動的接受,很難參與到其中,填鴨式的供給很難讓用戶感受到VR技術福利,參與感越來越成為一項技術能否快速普及的關鍵,對于普通用戶來講,像導演一樣用專業的VR設備拍攝電影顯然不太現實,但是可以通過另外一種形式參與到VR技術中來。
當前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朋友圈這么一個“小時代”里面,自拍成了時下最為常見的用戶場景,將VR技術根植于日常拍攝的場景中,無疑將極大的促進VR技術的普及。
日前,國內一家上市科技公司保千里發布了全球首款VR手機,受到業內外廣泛關注,有科技媒體稱該款產品引領手機拍攝由平面拍攝時代進入空間拍攝時代。這款手機新品主打VR拍攝功能,可對拍攝內容實時預覽與分享,此舉將極大地推動VR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基于之前所述,未來將屬于圖像時代,圖像時代的主流是VR技術,手機又是消費者高頻使用的智能終端,手機與VR的結合必將成為一種趨勢,而VR鏡頭也將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首先,VR技術行業應用前景廣泛,旅游、房產、直播、娛樂等諸多場景都能夠通過移動VR技術獲得全新體驗;其次,用戶對新技術的需求迫切,潛在用戶量巨大,這是VR能站在科技行業風口的關鍵;再次,當前的VR產業發展,不缺少VR內容播放類硬件產品,由于VR內容制作門檻高、成本大,內容資源相對匱乏,迫切需要VR內容拍攝設備的普及,進而打破制約VR發展的內容瓶頸。
毋庸置疑,作為一種基于全新技術的應用,VR手機背后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和想象空間。
國內外企業紛紛布局圖像時代
圖像時代是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之后,足以帶來世界級產業浪潮的一大推動力。作為變革世界的產品,其背后蘊藏的的是對人類認知世界整個方式的改變,人們往往會高估技術的短期影響力,而低估技術的長期影響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迎來一個全新的圖像時代,這也是三星、華為以及保千里等國內外企業重兵布陣圖像時代的緣由所在。
未來,VR帶來的共生體驗將補充和滿足真實世界中的人際關系,提供沉浸式的、有趣的、啟發性及有參與性的互動方式,使家人之間、朋友之間更加親密,拉近世界各地人們的距離。屆時我們將進入到一個嶄新的圖像時代,享受科技創新給生活帶來的驚喜和感動。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