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集團立足健康保障,三大戰略互為犄角優勢疊加觀點

互聯網+保險的模式或將在未來釋放巨量勢能。
9 月 21 日,輕松集團6周年慶健康保障戰略發布會在北京召開。輕松集團以「只為用戶而生」作為主題,正式啟動「一城一保?百城普惠健康保障計劃」、中聯朵爾互聯網肝病中心、慢病管理聯盟 2.0 三大健康保障戰略。
如今,生活質量的普遍提升和疫情等偶發因素的疊加,讓保險成為低迷大勢中的堅挺地帶。保險行業的競爭進入下半場后,互聯網基因能夠讓保險的保障作用發揮到極致,互聯網+保險的模式或將在未來釋放巨量勢能。
謀定健康,搭建健康保障生態
202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到 2030 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隨著人口老化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國慢性病發病率不斷攀升,慢性病對國民健康的威脅日益加大。《2020年健康醫療預測報告》中指出,中國“三高”的患者數共計3.5億例,占到總人口的25%左右;到2018年,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約9000萬人,每年約33萬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導致的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
政策落定以及大健康行業蓬勃發展背景之下,輕松集團6 周年慶典宣布全球首個「慢病管理聯盟 2.0」啟動,并引入線上醫藥服務先進企業叮當快藥,與眾惠相互、丁香園、中康資訊、美年大健康、醫聯等共同構成慢病管理閉環。在「慢病管理聯盟 2.0」戰略下,輕松集團進一步鏈接線上線下藥店等健康領域資源,對患者進行用藥提醒、不良習慣排查、復診通知或線上復診等,提供覆蓋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的慢病管理服務,從而達到強化慢病預防意識,加強慢病病情控制,提升國民整體健康水平的效果。
事實上,輕松集團在健康領域的布局,除了這次推出的慢病管理聯盟2.0,在醫療保險上的覆蓋面也在擴大,將醫療保險業務向普惠醫療牽引。作為健康生態一環,輕松集團曾推出“惠享e生百萬醫療”,除了健康體可以投保,三高人群、乙肝攜帶者都可投保,而且保障范圍擴大并沒有使保費有大幅增長,擁有超高的性價比。產品更是把投保年齡延長至70歲,還提供了住院安排、手術安排、專家門診、在線健康咨詢、免費體檢等福利。
江湖老劉認為,以慢病保障作為切入口建立生態聯盟,實際是在大健康生態下建立小生態閉環,一方面,大眾需要更方便、實惠的保障體系,來為難控制、難預料的大型疾病進行保障;另一方面,聯盟體系的構建,為大型疾病的治療提供更為完善的鏈路,民眾只需要在統一體系內就可以享受全套健康服務保障。無論是慢病管理聯盟2.0,還是普惠醫療保險,在未來都將具備巨大行業潛質。
科技+互聯網醫療拓寬健康保障想象空間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健康險的市場規模較2018年同步增長了30%,但其覆蓋率不足10%,而在成熟市場,這個比例一般為30%。事實上,我國保險業發展相對國外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但抓好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機遇,可以為我國保險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多可能性。當前,我國保險業發展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由過去的“跑馬圈地”轉向高質量發展。傳統保險公司經過科技賦能后,將更加有競爭力。
科技+互聯網醫療的模式是后互聯網市場的又一峰極的體現,大健康領域作為未來的巨擘增量行業,吸引著眾多互聯網企業迅速入局,而同時擁有互聯網+醫療基因的企業并不多,輕松集團在其中兩者兼具,早期的醫療保險業務的拓展以及互聯網化思維的運營,積累下豐富經驗,在后互聯網浪潮中將起到關鍵作用。
2020年3月,輕松保嚴選重磅發布的排頭兵輕松守護重疾險,同時做到了保費低、保障全、可返還,讓用戶能夠以消費型的價格享受返還型的價值,獲得業內大量關注。在互聯網領域取得極大突破的輕松集團,通過科技技術與互聯網醫療融合模式,在互聯網后半場迅速建立起護城河。
在成立 6 周年之際,為進一步給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務,并響應「2030 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順應「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大勢,輕松集團正式將「中聯朵爾互聯網肝病中心」提升至集團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攜手全國頂尖肝病專家、醫生為 3 億肝病患者提供在線診療、處方開具、在線取藥等健康服務。中聯朵爾互聯網肝病中心,以 AI、大數據等互聯網科技為支撐,以創新業務模式和數字運營能力為驅動,以配合政府改善民生為導向,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將集肝病醫學研究、肝病醫療網絡服務、肝病長期健康管理于一體,是輕松集團在互聯網健康領域的又一深入布局。
江湖老劉認為,科技+互聯網醫院模式,將成為大健康行業發展的主流力量,輕松集團在健康領域開始拓寬邊界。一方面,新型保險科技公司的輕資產具有成本優勢,支持了其在互聯網渠道的快速擴張,滿足用戶在渠道上的推廣需求;另一方面,互聯網醫院將來可以作為保險體系中一環,簡化患者在理賠、續保等過程中的繁瑣步驟。
保險市場下沉筑牢保障基底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參加全國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已達13.4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但從另一角度來看,貧富差距拉大,地域性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城鄉雙端出現不平衡狀態,據權威數據顯示,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實際報銷比例分別為71.8%和56.1%,不同人群、不同地區享受的保障也不盡相同,貧困地區的邊緣人群,仍然沒有徹底擺脫因病致貧或返貧的威脅。
9月1日,輕松集團和廣西首家全國性壽險法人機構國富人壽聯手,推出了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項目——“惠桂保?廣西補充醫療保險”。“惠桂保”作為一項民生工程,產品設置和增值服務都體現了“普惠精神”,首先,不同于之前惠民保險均局限于某個城市,“惠桂保”開創了覆蓋全省的補充醫療保險先河,其次,取消了一般商業健康險對于參保人資格的嚴格限制,只要是廣西社保在保人員且無5大類約定重大既往癥均可投保,不限年齡、職業,允許帶病投保,為很多不符合商業健康險投保要求的民眾撐起了“保護傘”。
在「惠桂保」獲得成功的基礎上,輕松集團正式公布「一城一保?百城普惠健康保障計劃」,“百城計劃”的落地意味著,「惠桂保」作為輕松集團開拓線下城鎮的先行案例,未來會持續在各個城區進行落點,而這種可復制模式,會在保險行業迎來新的增長曲線,同時,也為更下沉用戶提供更加便利、快捷、健全的保障體系。
江湖老劉認為,下沉市場更加需要互聯網形式的保障體系,一方面,鄉鎮、農村用戶群體,對于互聯網的連接性不夠強,很難在信息通路上尋求到公眾的幫扶;另一方面,下沉市場的醫療條件和民生基建遠不能與一線城市相比較,存在的風險也自然要高于大型城市,而互聯網化的保險機制,能夠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鏈路,最大化保障群眾的利益。
隨著三駕馬車并駕齊驅,輕松集團或將迎來新的商業氣象,無論是在大健康背景下建立行業生態閉環,還是拓展服務邊界、聚焦下沉市場,本質上是為了最大化滿足用戶需求,為盡可能多的用戶建立起堅實的健康保障屏障。
江湖老劉,TMT行業觀察者,知名IT評論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