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金協會呼吁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給投資者一顆定心丸金融
問題平臺被清理,P2P行業野蠻生長期徹底落幕
引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幾次重大投資變遷,從銀行時代成為全球第一的儲蓄大國,到房產及資產證券化時代開始使用資本杠桿撬動風險理財,再到互聯網金融時代P2P投資井噴,這三大階段,投資人的年化收益是不斷跨越式提高的。
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從野蠻生長走向規范化的進程在監管下不斷加速。而今年6月中下旬以來,一大批不合規的平臺被查導致許多非問題平臺的投資人也心緒不寧,其實大可不必。
一方面,相關機構已經注意到當前市場上的不安情緒,不斷釋放積極信號。7月1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京組織召開專題座談會,就指出“整治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各方應“引導金融投資者和消費者關注相關官方網站和專業人士的正確解讀,勿被外界不實報道誤導,更不要信謠、傳謠,傷害平臺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僅如此,包括廣州、上海、深圳、江蘇等地的互聯網金融協會也紛紛采取相應措施,穩定市場。
同時更應該注意到,出于對投資人的合法利益的保護,政策的嚴格監管能擠掉市場上的泡沫,為一些“穿鞋”而非“光腳”的平臺贏得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在“非常時期”重新回顧P2P理財風控的本質,更彰顯非凡意義。
▍一、問題平臺被清理,P2P行業野蠻生長期徹底落幕
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全國累計P2P平臺數量達到6183家,其中正常運營的平臺僅1836家,累計問題平臺數量達到2121家,在有著近三分之一的問題平臺充斥的行業里,監管介入是理所當然的。
業內人士表示,P2P平臺存在自融、資金池、風控的問題,遇到流動性問題和監管壓力,就會存在較高風險。隨著出借人的風險偏好趨于保守,一些風險系數較高的平臺難以獲取持續的出借人資金,從而加速更多問題平臺退出市場。
而這一波監管新整頓的開始,據了解,央行將再用1至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建立起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可見接下來P2P行業將迎來徹底洗牌,接下來更多不合規的平臺會在監管高壓之下被清理將會是“常態”,問題平臺的最壞日子終于到來了。
▍二、馬太效應加劇,優質平臺將迎來新發展
但是,我們應當辯證的看待監管,一些“害群之馬”被清理,實際上是為了凈化行業,為一些踏實、合規的P2P平臺創造“良幣驅逐劣幣”的有利環境。
當前中國人的投資理財渠道相對單一,房產是主要的投資方式之一,但是買房投資起點高、流動性相對于其他金融理財產品更弱、風險更高,而散戶投資股票市場,又經常被當做“韭菜”被收割。相對于房產、股市投資來說,P2P投資門檻更低、收益率更高、操作方便而備受普通投資人青睞。
監管的介入帶來的是行業的規范發展,目前P2P平臺的綜合收益率穩定在9%左右,雖然收益率持續呈下降態勢,但仍遠高于銀行、貨幣基金等5%左右的收益率,近三年來P2P總量成交量穩健上升。
國內優質的頭部P2P平臺、愛錢進CEO蔡園竹認為,“近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頻頻‘爆雷’,已經使得恐慌情緒在投資者群體中蔓延,事實上,投資者還是要理性看待整個P2P行業,認清問題平臺和頭部優質平臺的差異性。”
實際上,真正的P2P平臺是借貸的中介服務方。對于P2P平臺的投資人來說,當他們有資金流動性需求,即想要提前提取資金時,往往通過債權轉讓來實現。P2P服務方會把借款標的轉給其他有投資需求的用戶,類似于票據貼現業務,而非平臺墊付資金。
而P2P投資風險事件不斷爆發背后的根源,除了一些不良平臺“路子比較野以外”,普通投資者在做投資決策時由于信息不對稱,并且容易過度追求高收益,往往沒有進行謹慎的思考,也是一大原因。
說到底,平臺應當擔負起教育投資者的責任,幫助投資人理解標的資產、收益來源、明確風險以理性投資。
▍三、穩住P2P信心大盤,“合規”和“風控”才是核心競爭力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其實有很多P2P平臺成立之初也是堅持合規,在發展之中看到一些不良平臺游走在灰色地帶獲得暴利之后,發展路徑就變形了;嚴格的監管未嘗不是行業的“刮骨療傷”。
在行業“透明化”大勢之下,合規已成為P2P行業的主旋律,各大主流平臺動作頻頻:愛錢進與人人貸均陸續發布2018年半年度報告,全面披露平臺合規運營狀況;宜人貸和拍拍貸接入百行征信;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聯合杭州市互聯網金融協會與51信用卡、挖財、微貸網、鑫合匯等15家會員單位向公眾發表行業自律《倡議書》……
有人對P2P如此類比:如果出借人是股民,發標債權方是上市公司,P2P的核心作用就相當于上海證券交易所或者深圳證券交易所。P2P的風控則必須包括對上市公司與合格投資人的審核,重要性毋庸置疑。
因此,風控能力最能夠拉開互聯網金融平臺之間的差距,只有風控做的好,才能“小心駛得萬年船”,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在于能夠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來做金融風控。
仍以愛錢進為例,作為金融科技集團凡普金科旗下品牌,愛錢進依托集團自主研發的智能動態風控系統“FinUp云圖”,能夠對借款人進行智能人臉識別,并依托平臺不斷拓展的反欺詐數據庫以識別和提報潛在的風險和欺詐,為投資者篩選更多的優質資產。
▍結語:
P2P的出現為資金盈余者和資金短缺者之間搭建起融通的橋梁,減少中間做市商賺取信息不對稱的差價,降低資金使用成本,為需要擴大再生產的小微企業帶來融資之路,P2P平臺的應運而生是國民經濟加速發展的必須產物。
無論從投資者角度還是借款人的角度來看,P2P對行業效率的提升應該給予肯定;而頻繁爆雷背后也提醒投資者擦亮雙眼,選擇安全、合規、有風控能力的平臺,這對于真正渴望有所作為的P2P平臺來說依然任重道遠!
本文由靠譜匯出品,靠譜匯由知名自媒體靠譜的阿星(李星)創辦,專注于互聯網行業深度評論報道,首發公眾號:靠譜的阿星,合作及交流請加微信:1598145405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