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钘憾走MG,林杰為救領克“病急亂投醫”?汽車
汽車江湖,高管易幟本如家常便飯,車企間互相挖角也是稀松平常。但現年38歲的周钘,在入職名爵(MG)品牌后,僅僅半年時間就閃電離職,后又轉身投奔吉利系領克品牌出任要職,著實令人費解。
汽車江湖,高管易幟本如家常便飯,車企間互相挖角也是稀松平常。但現年38歲的周钘,在入職名爵(MG)品牌后,僅僅半年時間就閃電離職,后又轉身投奔吉利系領克品牌出任要職,著實令人費解。
作者|青瓷
編輯|毛毛
出品|車道漫談
6月20日,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正式宣布,原上汽集團乘用車分公司MG(名爵)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周钘加入領克汽車銷售公司,任常務副總經理,向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杰匯報工作。
半年,甚至不夠一款新車完整走完一輪市場宣發周期,更遑論為MG這個肩負全球野心的品牌留下什么彪炳業績,就這樣,周钘的身影已然在名爵時代匆匆謝幕。
令人感慨的是,這位業內公認的營銷少壯派,沒有普通打工牛馬的年齡危機感,離職跳槽如同品牌發布會換場般瀟灑轉身,甚至可以說,他的履歷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了又一場鍍金。只是,當倉促的MG篇章以“憾別”潦草收場,旋即空降面臨多款車型銷量承壓的領克時,周钘究竟是能治領克的病,還是被領克的病灶反噬,無疑是場前途未卜的賭局。
鑲金的周钘
不得不說,周钘的履歷,放在哪怕如今競爭激烈的汽車圈,也十分拿得出手。
2011年,周钘加入上汽通用五菱,主導“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品牌口號,成功打造五菱宏光MINIEV“國民神車”;
2022年,周钘短暫入職小米汽車,7個月后,因“個人和家庭原因”離職,隨后火速重返上汽通用五菱,負責五菱與寶駿雙品牌營銷。
2024年12月,周钘升任上汽名爵品牌事業部總經理,提出“2025年銷量翻番至18萬輛”目標,但在前五個月目標完成率不超30%的情況下離職,并于6月閃電入職領克。
而周钘一路光鮮開掛的人生,也在MG時代遭遇了一次清晰的滑鐵盧。
早在6月1日,MG的銷量數據,就為周钘的離開埋下伏筆。品牌并沒有公布具體銷量數字,僅用了3個“同比勁增”表達情緒。5月,MG品牌同比增長超60%,其中MG5同比增長達159%,1-5月累計同比增長超29%。我們從2024年倒推可以得出,MG品牌5月份的銷量大約為8370輛,其中MG5銷量約為6628輛,1-5月累計銷量則約為42822輛。而這五個月的銷量總和,還不及新勢力頭部陣營車企一個月的銷量成績。甚至周钘剛剛履新的母公司極氪科技,6月銷量都有43012輛。
在此之前,上汽乘用車方面曾對周钘提出,2025年MG營銷費用減一半、國內銷量翻一番的要求。而根據周钘此前的表態,“中國汽車市場大決戰前夜,MG力爭2025年底月銷突破3萬臺,全年銷量目標18萬臺。”顯而易見,MG上半年的市場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不僅月銷距離3萬臺相去甚遠,全年目標完成率也不足30%,想要完成年度KPI,基本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周钘首次在MG品牌亮相的“有意思”發布會上,被二次上市的MG ES5,銷量成績同樣令人扼腕,2025年2-5月,車型銷量分別為317輛、752輛、624輛、470輛,而在2024年12月,這款車型銷量還有903輛。
相比之下,競品吉利銀河E5,2-5月銷量已經達到8016輛、10077輛、9792輛、8460輛;比亞迪元PLUS同期銷量則為10758輛、20179輛、12286輛、12255輛。MG ES5雖然在價格上更勝一籌,但市場表現卻顯示消費者用腳投票,并沒有給周钘再造一次五菱神話的機會。
能夠看出,無論周钘因何離開,MG的深層危機已浮出水面。MG5主力車型獨木難支,其余車型如ES5、Cyberster、MG6等月均銷量不足千輛,周钘的一己之力,很難撼動MG品牌的根基。
尷尬的領克
對于領克而言,周钘的加入,很難算得上是“病向淺中醫”了。品牌旗下全新上市的領克Z10,在2024年9月上市后,月銷逐月下滑,甚至在2024年11月-2025年5月中有六個月銷量不足500輛,僅有4月銷量651輛,仍然不足千輛。
這款產品主銷車型價格已經突破22萬元,由于品牌主打年輕化和運動化,因此消費者認知多停留在15-20萬元區間。領克Z10的差異化定位,未能給品牌帶來過多助益,反正擾亂消費者的認知,更與極氪007等兄弟車型錯位競爭,后者的豪華屬性更加清晰,相比之下,領克Z10難以與之抗衡。
同樣叫好不好座的車型,還有領克旗下的旗艦SUV領克09。2024年,領克09累計銷量僅1.18萬輛,進入2025年后,燃油版月均銷量更是一度滑落至不足400輛,曾經頭頂“半價沃爾沃XC90”的光環,如今終究泯然眾人矣。
問題同樣與定價脫不開干系。領克09燃油版起售價在26.59萬元,EM-P車型更是突破30萬元關口,直逼BBA入門級SUV的腹地,消費者為何要舍BBA而就領克?后者的品牌溢價顯然無法說服市場和用戶。2025年4月,該車型打出3萬多元的降價優惠,但仍未能帶來明顯起色。
除了產品層面的拖累,領克的營銷水平也一言難盡。此前出圈的領克900,打出冰箱彩電大沙發、天地門、旋轉座椅等眾多花里胡哨的配置,但脫去華麗的外衣,這些功能的實用性如何,實在是不好說。
上有極氪拼豪華、下有銀河拼價格,夾在中間的領克究竟如何破局,相信林杰要比我們更著急。
急切的林杰
就在5月初,極氪科技集團發布最新公告,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領克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分管極氪品牌國內營銷服整體工作,直接管理品牌營銷中心、用戶增長中心、用戶交付中心;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林金文直接管理用戶服務中心、用戶網絡中心、用戶數字化、運營與流程,協助林杰管理極氪品牌國內營銷服,向林杰匯報。
重磅的人事變動,往往伴隨著企業的戰略調整。能夠看出,極氪科技此舉,實際上是為當時銷量承壓(4月極氪品牌同比、環比雙下滑)的極氪鋪路。老將林杰臨危受命,主要是為了確保極氪科技整體年銷量達到71萬輛,而極氪品牌,成為更為關鍵的決定性因素。相比之下,領克的重要性,似乎在為它的兄弟品牌讓路。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林杰作為扎根吉利的“老人”,擁有豐富的營銷經驗,也曾成功帶領領克品牌突出重圍,一度以年輕化的產品策略在市場占得一席之地。然而時移世易,華為、小米等跨界造車大軍的加入,將車企營銷推向了新高度,不論是個人知名度還是號召力,林杰都無法與余承東、雷軍等人相提并論。
我們并不鼓勵個人IP在車企營銷中發揮如此舉足輕重的決定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鴻蒙智行39個月全系累計交付80萬輛、小米YU7上市18小時鎖單量20萬的成績,都一再證明著一件事,那就是互聯網思維已經開始潛移默化的滲透進汽車行業之中,并呈現出愈加重要的作用。而這樣的思維,正是領克乃至整個極氪科技所缺乏的。
那么外來的和尚就好念經嗎?周钘就能力挽狂瀾嗎?五菱時代的勝利,能否在領克被重新復刻?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的是,在MG時代,周钘并沒有成功。
但或許,領克和林杰,都等不及了。距離2025年結束已經不足半年時間,擁有小米履歷的周钘,或許已經是慌亂之中最好的選擇。但他在小米同樣短短半年的經驗時間,能否將雷軍的營銷思維帶給領克,實在讓人懷疑。不得不說,大廠的鍍金膜,確實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靈丹。
車道漫談獨家獲悉,今年年初極氪科技一位高層離職,受制于競業協議的牽制,不得不先行前往一家科技公司(非車企)就職,并會在協議時間結束后再跳往另一家車企,以此規避風險。那么對于周钘而言,如果領克也是另一塊跳板的話,那么結束之后恐怕不能再像MG時代這樣平和地無縫銜接了。
而對于領克來講,7月4日,領克10 EM-P即將首發亮相,這款全新中大型轎車仍不改領克一貫作風,配置了英偉達Thor芯片及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H7方案,且全系標配四驅系統,各項參數均十分靚麗,甚至在小米YU7推出“流光粉”車色后,領克10 EM-P還推出了“鎏光金”車色,要成為下一個小米的心情,或許在此刻達到了頂峰。但新車上市仍要在三季度內完成,疊加產能爬坡等因素影響,后續能否為2025年銷量增添助力,還不好說。
對于林杰而言,留給他完成年度KPI的時間越來越短了,周钘到底能不能行,勝負也許就在這半年之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