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們踏進數字化升級角斗場觀點

白酒企業對于數字化的探索絕不比其他行業落后,白酒數字化,數字化可以為白酒打開新的世界。
文:向善財經
要說近幾年長盛不衰的時代熱詞,絕對少不了“數字化”這三個字。
不管是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相關領域,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雖然成果顯著的企業仍在少數,但沒有企業想要放棄這場看不到盡頭的競賽,白酒領域亦是如此。
從產量來看,白酒從2016年開始下跌,至今不見好轉。據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透露,2021年全年,白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完成716萬千升,同比下降0.6%。
需求決定供給,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我國白酒的銷量同樣呈現下降態勢,2016年為近5年的峰值,達到1305.7萬千升的銷量,此后呈逐年下降趨勢。
相比在線教育因“雙減”一夜入冬,白酒這場產銷“雙減”仿佛鈍刀子割肉,已經讓包括高端白酒企業在內的酒廠們喊痛多年。
這幾年間,酒企采取了各種自救策略,其中自然包括數字化,但效果顯然不盡人意,最終變成了一條各酒企都很少聲張的“暗線”。近年來,各大酒企再次掀起一波數字化的熱潮,能否帶來新的商業風景線?
白酒數字化: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事實上,各大酒企歷史上有過不少數字化轉型的動作,但最后大都歸于平靜,沒有了彼時的意氣風發。
據天眼查專業版APP顯示,2014年,茅臺就成立了貴州茅臺集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其25%的股權,該公司之后推出了“茅臺云商”平臺。但電商公司最終僅維持不到6年。
據報道,茅臺云商平臺上線后成為黃牛囤貨牟利的新地盤,在此期間,數位茅臺電商公司的高管因腐敗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
洋河股份于2013年曾上線“洋河1號”APP,推進數字化業務,如今也逐漸淡出消費者視線,只剩下了一個洋河1號微信公眾號。對此,洋河董秘曾在新浪微博回復稱,因系統優化需要,“洋河1號”APP已從各應用市場下架。
在2018年,瀘州老窖與騰訊智慧零售在數字化領域展開深度合作;2020年,瀘州老窖也曾宣布與螞蟻集團的螞蟻鏈展開合作,通過螞蟻鏈結合物聯網技術,將瀘州老窖年份酒上鏈,將白酒實物資產錨定形成鏈上數字資產,現在也都沒了聲音。
從各種數字化案例可見,白酒企業對于數字化的探索絕不比其他行業落后。相反,在疫情發生之前就早已涉足。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數字化對于白酒行業的迫切程度,但數字化對于酒企來說,即便是相比其他傳統行業,似乎也顯得更加困難。
近兩年,酒企再掀數字化熱潮,由難以言及的“暗線”重新轉為“明線”發展,各大酒企口號不斷,動作不斷。茅臺領頭推出了i茅臺APP;五糧液云店上線,直接開啟云上服務模式;洋河股份的白酒數字藏品“夢之藍手工班(大師)數字藏品”已經開放購買......
讓人不解的是,為何酒企對于數字化屢戰屢敗,還能做到屢敗屢戰?數字化對于酒企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
在向善財經看來,白酒對于數字化的追逐從未放棄,只不過披上了一層高端化的外衣。本質上,酒企高端化就是數字化的一部分,因為白酒高端化是酒企數字化發展過程中必然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眾所周知,白酒高端化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盡管白酒消費者喝得越來越少,但消費的白酒品質也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酒企拼了命想要高端化占位。不過,支撐白酒企業高端化發展的,并不是產品本身。
比如茅臺和舍得的白酒單瓶售價可以相差超過800元(飛天茅臺的“建議零售價”為1499元,而品味舍得的建議零售價為668)。其實原料相差無幾,單瓶成本都不到100元,有媒體測算成本相差只有40元。
深入來看,酒企高端化能力=收品牌稅的能力。
高端白酒很大程度已經超脫了其產品功能屬性本身,從“功能導向”轉變為了“價值導向”。就像茅臺和舍得,兩者在高端化方面的真正差距不在于產品,考驗的是品牌資產積累的深厚程度,這決定了酒企收品牌稅的能力。
而品牌本身天然適合生存于數字化世界,順應數字化轉型進程,幾乎不存在阻礙。因為品牌本身就是企業將產品信息進行濃縮,形成標簽化、可復制的數字化符號,品牌資產的核心就是一種數字資產。
從化學世界跳躍到數字世界
如果從更長遠更宏觀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白酒的發展進程實際上正從化學世界跳躍到數字世界。
酒,是多種化學成分的混合物,除了水和酒精。除此之外,還有高級醇、甲醇、多元醇、醛類、羧酸、酯類、酸類等各種有機物。白酒的生產過程,其實就是一場復雜的化學反應。
在過去,酒企的重心在于如何保證這場化學反應的成功,在化學世界中提升白酒價值。
為此,茅臺總結出了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12987的釀酒口訣,釀造工藝概括為: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五浪液宣稱自己的傳統釀造技藝主要包括: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糧食合理配比的“陳氏秘方”、包曲制曲工藝、跑窖循環、續糟配料等特殊工藝。
洋河酒為釀造綿柔的白酒口感,釀造核心為“三低工藝”,講究的是低溫入窖、低溫發酵、低溫餾酒。因為夏天溫度過高,對于綿柔酒的釀造不利,甚至有了“夏眠”的說法。
瀘州老窖則把自己的老窖當做釀酒法寶,在2013年,國窖1573老窖池群及瀘州老窖16處明清作坊、1615口窖池和3大藏酒洞”全數被列入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但白酒在化學世界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這個瓶頸期基于兩個邏輯:
第一,高端白酒釀造工藝創新已到瓶頸,產品正走向同質化。
第二,白酒消費群體能夠覆蓋的基本已經覆蓋完了,產品品質的提升對于帶來市場新增量的價值不大。
為什么白酒營銷銷售投入越來越大?為什么老大穩如泰山,老二巍然不動?本質上都是基于這兩個原因。
然而,數字化可以為白酒打開新的世界。即便酒企在化學世界走到盡頭、階級固化,在數字世界同樣能發現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盡管酒企在數字化領域的探索目前仍未成熟,但方向是沒錯,從更長遠的維度看,只是量變還未到質變的程度。
可以發現,醫療、教育、零售、餐飲、物流、金融等眾多行業已經利用數字化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效率,白酒同樣可以在這個領域繼續前進,數字化轉型,正是白酒企業通往未來的路徑。
需要注意的是,數字化給白酒帶來了新的競爭空間,但包括白酒在內的任何行業都難以掙開“二元法則”的束縛。
“二元法則”是“定位之父”杰克.特勞特提出的著名商業概念,它是指在一個成熟而穩定的市場上,消費者的心智空間往往只能容納兩個品牌,所有的競爭最終會成為兩個對手的競爭。
對于消費者來說,品牌心智終歸是有限,在不同的消費品類之中,大概只會記得細分品類中的第一第二名,這就是心智占位的重要性。
數字化難題何解?
還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何白酒數字化如此艱難?
在大多數人看來,相較互聯網相關企業,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更加困難,原因在“人”。
第一,作為傳統行業,大多屬于夕陽產業,年輕人大都不愿進入,新鮮血液較少。比如此前有媒體調查稱六成職校生寧愿送快遞不愿進工廠。而年輕人存在著更多既具備專業知識,又具備數字化能力的雙棲人才。
第二,數字化轉型更是“一把手工程”,在傳統產業中,高層領導容易思維固化,如果企業高層沒有數字化轉型的意愿和能力,那么企業數字化很難推進。
不過在白酒行業,如今這兩個原因基本可以克服。雖然白酒屬于傳統行業,但福利待遇相較其他行業還是不錯的,可以吸引到年輕人。比如今年茅臺招人公告曾顯示,招聘人均薪酬待遇稅前約13萬元/年。
另外,眾多白酒企業逐漸迎來了領導換屆潮。
2021年8月,丁雄軍接棒成為茅臺掌門人。2021年12月,袁清茂履新汾酒集團董事長。今年1月,洋河集團換帥,原宿遷日報社社長楊衛國履新董事長一職。2月,曾從欽出任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3月,劉淼接任瀘州老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同時繼續兼任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不到一年時間,國內白酒已經有五大企業相繼完成換帥,新一代領導班子正式走向臺前,意味著白酒數字化進程也將提速。
茅臺已經推出了i茅臺,五糧液發布的數字酒證,舍得強調保真和溯源的“動態酒齡”......
在向善財經看來,如果深入分析白酒數字化發展路徑,分為這幾個階段:數字營銷鏈-數字渠道鏈-數字運營鏈-數字生產鏈,隨著逐漸深入數字化難度不斷遞增。
其中數字營銷鏈最為簡單,甚至可以完全依靠外界平臺合作實現,目前抖音巨量引擎、快手磁力引擎等數字化營銷平臺都已比較完善。
但對于酒企來說,數字營銷鏈終究是數字化表層,難以帶來大的改觀。
到了數字渠道鏈已經是完全不同的邏輯,白酒企業必須親自操刀,因為渠道對屬于快消品的白酒來說至關重要,必須保證渠道能夠由自己掌控。
比如依靠電商平臺,雖然數字渠道鏈程度提高,但是對渠道的掌控反而削弱了,自身的數字化能力同樣難以提高,甚至還不如傳統經銷商模式。
今年6月以來,多家酒企發布聲明稱,對未經授權的互聯網平臺售酒“不承擔任何責任”,就在于一些電商平臺和經銷商所售的白酒,其價格嚴重低于酒企制定的市場零售價,沖擊了這些酒企的價格體系。
數字運營鏈最為考驗企業管理層,需要真正深入企業基因層面,才能帶來經營管理,組織運營方面的變革。白酒領導人換屆帶來新的契機,讓酒企可以從頂層突圍。
至于數字生產鏈更加困難,因為白酒的生產釀造屬于傳統工藝,更加依賴老師傅的經驗傳承。另外,白酒釀造本就是白酒文化的一部分,而白酒文化對于支撐白酒高端化發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數字化之后容易導致白酒文化屬性的流失。
從現狀來看,酒企數字化仍然更偏向于講故事,部分數字化顯著的成果,最后似乎大都落在了營銷端,浮于表面。
最后,要說明的是,白酒是一門好生意,擁有優秀的商業模式。以貴州茅臺為例,銷售毛利率近90%,銷售凈利率近50%,ROI基本在30%左右,費用很少,也不需要太多研發投入,讓白酒企業可以躺著賺錢。
但是,曾經的優勢似乎已經成為阻礙白酒數字化發展的最大阻礙。這會讓酒企們看不清眼前的危機,也沒有動力去打開新的道路。
在經歷市場改革、疫情反復等諸多動蕩之后,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整體提速。同時,企業間的數字化鴻溝不斷擴大,希望白酒企業們不要迷失在過去。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