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糾結:爭議國際學校,每一步都在冒險金融
與VCPE相比,地產商的投資則更加游刃有余,投資國際學校往往與提升住宅區檔次和定位有關。從投資角度來說,一般國際學校的土地成本占到總成本的8%-15%……
即使發生聘用有性騷擾記錄外籍教師的丑聞,但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以下簡稱“匯佳學校”)的一位家長卻對經濟觀察報說,他不會把小孩轉學。據他了解,大部分家長的選擇會和他一樣。
選擇國際學校的家長大體有兩類:一種自稱無奈,在他們工作的地方,因為政策限制,他們的小孩上不了當地好的公立學校;還有一種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國際化。
對于這個學校的很多家長而言,公立學校顯然是回不去了,但轉學的代價太高:轉到一家新學校,怎么保證不會比上一家更差;以及,孩子換了一群新的老師和同學,能否適應?
王明(化名)的女兒在位于北京昌平一所國際學校上學,不過他不讓孩子寄宿。去學校之前他對孩子說,“那個地方”誰也不能碰。他重復了好幾遍,問:聽到了沒有。
國際學校并不一定能夠讓家長滿意。樂天在上個月上了位于北京的樂成國際學校,不過,剛剛開學,他碰到了一位老相識——他去年還在北京青苗國際學校(以下簡稱“青苗”)任教。
國際學校的老師很多更換頻繁,專注于教育投資的投資經理李聰稱,老師頻繁跳槽,意味著國際學校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學費只是開始
匯佳學校的丑聞爆發于教師羅伯遜(Robert John Robertson),根據加拿大溫哥華太陽報(Vancouver sun)報道,羅伯遜在40年前性騷擾了女學生。匯佳學校聲明稱,加拿大警方表示該外教無犯罪記錄,但為避免給學校帶來困擾,他已離職。
9月2日,羅伯遜分別向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和《溫哥華太陽報》發送了一份4000字的聲明。羅伯遜暗示匯佳學校此前是知道那些針對他的指控,而“我有一份為期一年的合同,學校應該尊重這份合同。”羅伯遜在聲明中稱。“我每天半夜四點準時醒、翻來覆去的糾結,是匯佳,還是青苗”,樂天的糾結,隨著青苗通知當日是最后一天繳款日終結。如果不繳款即進入排隊等待階段,意味著當年不能進入該校學習。
二十萬的學費,不包括校車費、雜費、寄宿費、課外輔導班等,甚至一套校服以千元計,還有每個假期學校組織的海內外游學等,樂天戲稱,讀了國際學校的孩子就是父母的“碎鈔機”。
赫德雙語國際學校在上海學費是16萬,在北京是22萬。但學校如何定價并不透明,經濟觀察報采訪的學校投資人含糊其辭。
托馬斯·巴特西學校因為英國王室第三順位繼承人喬治王子的入學而變得更加著名。根據英國“好學校指南”,這所學費每年1.8萬英鎊(約合15萬元人民幣)的巴特西學校是一所“校園大、忙碌、稍微有點亂的學校,能為世界各國父母提供錢能買到的最好的英式教育”。15萬在北京并不能進入頂級的國際學校。
當然,選擇公立學校并不一定意味著便宜。在上海工作的滬方(化名),今年剛剛把他的小孩從公立學校轉到了國際學校,他說,每月都要花掉上萬補課費,還不如選擇國際學校。“如果可以,在能力范圍內會選擇更好的國際學校,畢竟學費也是一個門檻。”樂天已經是公司高層。他說,在國際學校,自己孩子的朋友也是公司高管、創業者CEO的孩子,所謂精英教育,其實也是一個圈子。
“社會有分工,”中科致知國際教育有限公司總裁畢坤稱,“國際學校的定位是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國際人才,我們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中科致知擁有幾家雙語學校,并準備開國際學校。
能夠上國際學校的家庭還算幸運。在北京,很多經濟條件有限,但又希望將小孩留在身邊的家長,只能選擇打工子弟學校。不過,國際學校辦得如火如荼,打工子弟學校在不斷被拆除。2017年8月1日下午,一臺挖掘機開進位于北京昌平區北七家鎮東三旗村南部的智泉學校,在一小時內,校門、校長辦公室、校舍都被拆掉了。
國際學校分三大類:外籍子女國際學校、公立學校國際部和民辦國際學校。大多數國內學生的選擇是后兩類,也是平常談論最多的。在這兩類學校中,公立小學的國際課程由于資源較為稀缺,相對來說入學競爭最為激烈。
無論哪種,選擇國際學校意味著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國內高考。“孩子不是超人,兼顧國內高考和國際學校學習是很累的。”樂天稱。
一位孩子就讀于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家長對經濟觀察報稱,國際學校不如公立學校教育體系成熟,教育試錯成本較高,不愿意讓孩子嘗試。并稱,給孩子上了課外輔導班進行素質教育,英語不比國際學校差。
上了國際學校,并不意味著有一個好的大學等著。衡量一所國際學校的重要指標是國際名校升學率,為了升學率,有學校甚至會勸退差等生。
家長圈里號稱國際學校里最具“公立氣質”的北京世青國際學校,會將學生分級,差生會被從IB班淘汰到IN班。很多家長的孩子除了在校學習以外,還要大量的補習英文,以免遭遇降格。
7月7日,山東電視臺報道稱,樂陵市江山國際學校對全校成績后60名的學生進行勸退。家長稱,學校為提高升學率。樂陵市教育局當即責令江山國際學校進行整改。
更直接的選擇是出國。柳亞是這群人中的一員。柳亞的選擇是泰國,現在,她選擇了位于泰國清邁的一所美制國際學校。這所學校學費一年合7萬元人民幣左右,師資在當地一流。
柳亞的丈夫在北京工作,這里直飛清邁要超過5個小時。
重逢
開學后,樂天迎來了一個重逢。在樂成國際學校,碰到了一位老相識——他去年還在青苗任教。
國際學校和外教的合同基本很多都是一年一簽,流動性很大。在青苗,有家長對經濟觀察報稱,老師更換頻繁,經常被其他學校挖走。中國全球化智庫(CCG)秘書長苗綠稱,國際學校聘請的外籍教師流動性較高,一部分外籍教師抱著“打工+旅游”的心態來華從教,在一個地方游覽得差不多之后就會換地方,能夠在一所學校待3年以上的外籍教師很少。由于外籍教師流動頻繁,導致國際學校教學力量不穩定,師資壓力較大。中國全球化智庫是國內最大的社會智庫型研究機構,這家機構是全國人才理論研究基地。
國際學校的外教需要有工作簽證,但為了節省成本,部分老師的資質審核并不嚴格。
對外籍教師的背景考察,一些學校將這個任務委托給了第三方。北京王府學校人力資源部門向經濟觀察報介紹說,對于入職教師的背景調查,會付費購買外包服務。
全球化智庫(CCG)秘書長苗綠介紹說,在外籍教師的管理上,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是外籍教師資質認定難,國際學校開設國際課程需要大量聘請外籍教師,但是,對于外籍教師的資質尚沒有一套成熟的評價評估機制,容易出現外籍師資團隊水平不一的問題。
苗綠稱,外籍教師缺乏專業支持。國際課程教學基本是一科一崗一人,無法通過集體教研、合作備課、以老帶新等制度幫助新教師或青年教師教學。教育部門沒有為國際學校的外籍教師提供培訓渠道,學校或者外籍教師只能自力更生,這對提高國際學校質量是非常不利的。
有關國際學校的丑聞并非第一次發生。
據《華商報》報道,2013年,北京世青國際學校任教三年的教師被曝是英國警方正在通緝性侵兒童的逃犯,并于2014年在英國被判入獄12年。2013年,南京一個63歲的美國外教被曝光曾因性侵犯兒童被美國警方逮捕。這位外教此前在南京一家培訓機構就職,后進入一所高校擔任外教。
目前,外國人來華工作的管理正在發生比較大的變動。2015年12月31日,國務院審改辦決定將“外國人入境就業許可”和“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整合為“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2017年4月1日起,全國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
經濟觀察報注意到,匯佳學校在官網貼出的《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認可證書》已于2017年3月1日過期。記者就此詢問匯佳學校市場部工作人員,市場部工作人員稱要向人力資源部門了解情況。9月6日,該《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認證書》已從匯佳學校的官網刪除,截至記者發稿時,并未有新的證書貼出。
根據新規,來華工作外國人分為A、B、C三類,按標準實行分類管理。A類外國高端人才,B類外國專業人才,C類其它外國人員。外國語言教學人員屬于B類,指符合外國人來華工作指導目錄和崗位需求,屬于中國積極社會事業發展急需的外國專業人才。
根據新規,外國語言教學人員原則上應從事其母語國母語教學,并取得大學學士及以上學位且具有2年以上語言教育工作經歷。其中,取得教育類、語言類或師范類學士及以上學位的,或取得所在國教師資格證書或取得符合要求的國際語言教學證書的,可免除工作經歷要求。
教育部、外專局、公安局等機構同時監管著國際學校。教育部門負責對國際學校的審批和監管。國際學校聘請的外籍教師需要持有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而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的行政許可權歸屬于外國專家局。對非法外教的執法權則歸屬于公安部門。
資本的糾結
2015年北京的義務教育毛入學率已大于100%,這種態勢延續至今,為國際學校的需求提供了強勁支撐。
對于這種供需上的不平衡,教育部新聞辦對本報稱,對外籍子女國際學校、公立學校國際部、民辦國際學校的辦學資格的審批,以及在教育部門對公立學校國際部收緊的背景下,國際學校的需求仍在持續增長,如何解決這種供需上的不平衡,正在研究相關政策。“以前老覺得有三個行業越來越吃香,教育、醫療、金融,但后來慢慢發現,前兩個行業依舊越老越吃香”,元創資本創始人王浩說。
互聯網行業已經告別了野蠻生長,創業公司中崛起的現象級公司也變得越來越少,能帶來爆炸性增長及回報的項目也越來越少。不過,資本并沒有因為高回報項目變少而下降。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元。“資本的持續進入和創業項目成功的難度加大,意味著投中一個知名項目的概率大大降低,尤其是那種能夠獲得數十倍、百倍回報的項目。”火山石資本合伙人吳穎稱。
其他行業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教育成為投資的一個重要領域。
以學費二十萬為例,一個擁有一千人的國際學校一年營收為兩億元,并且教育的預付款模式讓學校的現金流情況良好。
不過,投資這樣的學校并不簡單。在建設期的學校,投入成本分兩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場地、裝修、教學設施等,軟件部分主要是教師、運營團隊等。國際學校一般八個學生配一個老師。
投資國際學校冒著多重風險。從選址來說,除了要選擇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外,城市區位的選擇也是值得考量的一個因素。國際學校的定位會直接影響學校的運營,定位高學費高。但是定位需要按照招生市場等實際情況來,并不是想高就能高。
除了教師,校長作為牽頭人更是一個學校管理、辦學理念至關重要的決策層。投資人對記者稱,他們會看校長的經歷,如果有成功辦學經驗的校長會優先考慮,但優秀的校長是稀缺的。實際上,學校在宣傳的時候,會把校長作為一個主要宣傳點。
投資人和校長如果合作共贏則皆大歡喜。但也存在投資人不懂教育以盈利指標為要求,尤其是在學校前期建設階段,投資方與運營方的矛盾容易集中爆發。
因此,初創期的國際學校看不到現金流,卻需要大量資金、資源投入,投資人要對運營管理團隊、辦學理念、招生方式等有精準到位的判斷。
到中后期,運營起來了的國際學校,有相當規模的營收,標的估值動輒30、40多倍PE,價格相較其他細分領域又偏高,良好的現金流讓早期艱苦創業的校長們更傾向于獨立發展,和君商學副總趙棟對記者如是說。
多位投資人曾對經濟觀察報稱,目前可投的行業的標的不多,導致好項目的價格水漲船高。李聰稱:“國際學校是有些貴,但現在好的項目不進去將來更進不去了”。
對于國際學校投資后的退出,廣州一投行人士認為,K12學校以前上市比較難,土地是國家的,財產不獨立,所以大多都是上市公司收購,但只收購國內的,市場上并購國際學校的比較少。但教育是個現金流穩定持續的行業,在國內可以復制擴張,有些國際學校老板想再成長一些自己獨立上市,并且在上市選擇方面更偏向于港股美股。
與VCPE相比,地產商的投資則更加游刃有余,投資國際學校往往與提升住宅區檔次和定位有關。從投資角度來說,一般國際學校的土地成本占到總成本的8%-15%,如果房地產企業作為開辦方,則這部分成本直接轉為利潤。同時,國際學校的修建和裝修也可以節約很多成本。房地產企業還有一大優勢是政府關系——房地產企業與政府的良好關系對國際學校的開辦和運營都有幫助。
來源:經濟觀察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