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AI+大數據多重賦能,亞馬遜如何讓跨境交易更加容易?觀點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據悉,此次進博會采購商注冊人數已超過50萬,簽約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已經超過250家。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據悉,此次進博會采購商注冊人數已超過50萬,簽約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已經超過250家。此次進博會之后,國內社會消費品進口也將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
作為中國積極參與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契機,此次“進博會”上,國內廣大消費者也將接觸到更多國家和地區的特色產品。隨著國內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內需潛力也將得以持續釋放,受益于國家擴大進口、拉動內需的政策利好,跨境電商也將迎來新的紅利期。
“第四消費時代”,供給側“增質”助力消費升級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經常進行跨境網購的用戶達8850萬人,同比增長34%。在一次對于跨境網購用戶的調查中,超過5成以上的海淘用戶表示,月均跨境進口商品花費超過千元;另有超過五成用戶表示,平均每月至少購買一次跨境進口商品。
《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日本學者三浦展提出了人類社會四個消費階段:少數中產階級享受的消費(第一消費時代);以家庭為中心的消費(第二消費時代);個性化的消費趨勢(第三消費時代);以及更加重視物品的共享以及人與人之間紐帶的第四消費時代。
目前,中產階級消費崛起的國內,正在經歷由第三消費時代到第四消費時代的轉變。據2017年底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中等收入群體為超過3億人,而據世界銀行對中等收入群體劃分的標準(2.5萬-25萬人民幣)測算,預計到2020年國內的中產階級將突破5億。
國內跨境電商未來增長潛力,依賴于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產階級群體龐大的消費升級需求。滿足龐大的消費升級需求需要能夠將優質產品、服務延伸至全球的跨境電商平臺,而始終秉承全球化發展戰略的亞馬遜海外購,則具有先天優勢。
據悉,2019年,亞馬遜海外購為國內消費者帶來逾27萬個國際品牌,海外熱銷爆款及差異化小眾精品等優選產品,涵蓋了服飾、鞋靴、母嬰、美妝、玩具、個護健康等30大品類,成功引入亞馬遜美國、亞馬遜英國、亞馬遜日本和亞馬遜德國的純正海外貨。
2016年10月,亞馬遜Prime會員服務正式登陸中國,海外購單筆訂單滿200元,中國會員即可享受跨境訂單全年無限次免費配送的會員服務,滿足消費者對物流時效與跨境運費等多方面的需求。據悉,2019中國Prime會員日憑借專享折扣和跨境免郵權益幫助中國Prime會員所累計節省的金額超過9000萬元人民幣。
基于亞馬遜的獨有的Prime會員體系,依托全球范圍內的物流倉儲中心,亞馬遜以全球首家跨境免郵服務實現跨境消費的差異化優勢,在品牌服務雙重賦能下,將更多優質海外產品帶給國內消費者。
亞馬遜海外購將國際好貨帶到國內的背后,是在消費升級的需求驅動下,供給側變革助推下消費升級的持續深入。在第四消費時代,國內優質商品供需失衡,一方面是龐大中產階級的對消費品質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優質貨物供給相對不足,給予假貨生存空間的現實。
在電商全球化治理格局日趨集中的當下,亞馬遜以全球化的品牌、供應鏈以及物流倉儲優勢,為國內的消費升級提帶來供給側增長,通過大量優質產品的引入,平衡國內供需市場,也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假貨生存的空間,促使國內跨境電商形成有序、規范的商業環境。
亞馬遜海外購:全球“好貨”在華落地的“快車道”
亞馬遜將正品好貨引進來,為國內消費者帶來優質產品的同時,也幫助全球優質品牌在華成長,對于海外品牌而言,亞馬遜品牌、物流倉儲等綜合優勢,將成為其在中國市場落地的重要路徑。
“我們自2014年開始持續聚焦并發力跨境網購,打造了以亞馬遜海外購和Prime會員服務為核心的獨特跨境網購業務模式,“亞馬遜中國副總裁李巖川表示,“探索中,我們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電商全球化的‘輕量化’方案,為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示范。”
亞馬遜對“輕量化”賦能體現在兩個層面上:
一、基于品牌優勢的貨源“保真”
對于國內消費者而言,亞馬遜品牌背書的進口產品本身就足以信賴,其次,具有全球優質供應鏈資源的亞馬遜也是在對海外優質好貨“精選”后引入國內,因此,產品本身具有“正品基因”且值得信賴。
其次,官方“保真”作為通行全球的保障,打破了品牌往來于全球,在不同地區落地的最大痛點,以亞馬遜品牌背書建立起用戶對優質商品的基本信任關系,為“輕量化”模式的復制提供基礎。
二、基于全球供應鏈體系以及物流倉儲中心的完善基礎設施
背靠全球數億優質客戶,亞馬遜在擁有全球18大站點、175個運營中心的亞馬遜,將優質商品觸達全球市場,目前亞馬遜產品與服務已經覆蓋至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
得益于遍布全球的運營中心和物流基礎設施,國內的消費者也能享受到邊界的跨境物流服務,當消費者下單時,由跨境前置倉直接發運,可實現最快4個工作日送達國內82個城市,直接有效縮短了跨境遞送時間,從而完善“最后一公里”的用戶體驗。
亞馬遜的電商“輕量化”解決方案,實際上是在其既有的品牌影響力、先進的電商基礎設施以及技術實力下的“賦能”方案,在可復制模式的基礎上,幫助全球品牌實現產品在華的快速落地。
在品牌、平臺能力賦能下,亞馬遜海外購構建了一條跨境商品交易 “快車道”,成為了優質貨物與需求“跨境匹配”的效率通道:通過對全球品牌的基礎設施賦能,在“無形貨場”下實現全球范圍內的“人與貨”之間的高效匹配。
“AI+大數據”技術賦能,數據生產力時代的電商變革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中這樣描述數據對商業影響:我們的行為、位置,甚至身體生理數據等每一點變化都成為了可被記錄和分析的數據。以此為基礎,“反饋經濟”(feedback economy)等新經濟、新商業模式也正在開始形成。
在電商領域,“反饋經濟”實際上也是數據生產力時代的“數據經濟”。
AI與大數據技術只有基于具體的場景和業務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價值。而作為“數據生產力”的“踐行者”,20億用戶賬戶的大數據,是亞馬遜實現高速增長的秘訣:通過預測分析140萬臺服務器上的10個億GB的數據,獲得數據驅動下的效率型增長。
基于AI、大數據等優勢,亞馬遜可以為全球品牌的跨境落地提供數據增長分析,通過“數據生產力賦能”幫助品牌在完全陌生的市場打開銷路,實現數據經濟下的效率型增長。
2012年亞馬遜收購了機器人公司Kiva Systems,并將其應用到了倉儲系統中。據數據統計,kiva 的作業效率比傳統的物流作業提升了2到4倍,機器人每小時可移動 30 英里,位置到達準確率高達 99.99%。亞馬遜機器人部門每年可幫助亞馬遜節省大約9億美元的人力成本。
據亞馬遜副總裁、機器人工程師布拉德·波特(Brad Porter)介紹,過去7年來,超過20萬個機器人被亞馬遜公司分配在各重要崗位,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安全性,同時使庫存容量增加了40%。
可以預見的是,AI與數據能力將成為實現“數據經濟”的效率提升的關鍵,對于跨境電商領域而言,亞馬遜基于大數據的“反饋經濟”式賦能,將使海外優質品牌在國內落地變得更加容易被市場接受,同時,AI技術充分應用下的物流成本優勢,也能實現品牌“出海減負”,以“輕量化”的商業模式,將更多世界級品牌帶到國內市場。
結語
隨著國內中產階級消費潛力的持續釋放,在宏觀政策的引導下,國內跨境電商也將迎來新的利好機遇,而亞馬遜在國內的持續的資源投入,無論是對國內消費者還是全球品牌商都不啻為一次難得的機遇,對于亞馬遜而言,如何以正確的姿勢打開國內跨境電商市場,則是其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獲取增長空間的關鍵。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