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盤”騙局屢禁不止 在珍愛網上越來越難找到真愛互聯網+
導讀
成立15年的珍愛網正深陷危機。
成立15年的珍愛網正深陷危機。

作者:龔進輝 近年來,百合佳緣、珍愛網等婚戀網站逐漸變味,即不再是純粹的相親交友,大有淪為滋生詐騙等亂象的溫床和不法分子聚集地的趨勢。前有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被在世紀佳緣結識的妻子翟欣欣逼得跳樓身亡,后有小莉被珍愛網上的“男友”楊某騙取40.7萬元。有用戶不禁抱怨道,如今在婚戀網站上越來越難找到真愛。 最近,新華社一篇題為《屢陷“殺豬盤”糾紛,珍愛網究竟該不該負責?》的文章引發外界關注,進一步加深了用戶對婚戀網站的擔憂。該文以小莉的凄慘遭遇為切入點,揭露了以珍愛網為代表的婚戀網站屢禁不止的“殺豬盤”騙局,并重點曝光珍愛網存在的種種問題,包括存在注冊門檻低、認證賬號被轉賣、誘導消費、虛假宣傳、交錢不退等。 其中,珍愛網審核不嚴甚至形同虛設飽受詬病,既不對用戶進行強制實名認證,也不升級技術手段來嚴厲打擊假號等不當行為,才會導致一系列亂象頻發,難以讓用戶放心相親交友。在我看來,珍愛網不可能沒意識到自身運營模式的缺陷,之所以不嚴加整頓,不及時補上漏洞,根本原因在于為了賺錢。 從2005年成立至今,珍愛網已走過15年,業務涵蓋為廣大單身男女提供的線上自助服務、O2O直營店“一對一”紅娘服務,以及電話“一對一”紅娘服務。其中O2O直營店是其核心業務,占總營收接近八成。考慮到線下直營業務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珍愛網應在積極擴大用戶盤子的同時,重點強化活躍用戶的轉化。 即不僅通過各種權益來吸引用戶成為付費會員,還想方設法引導用戶去線下門店,到店后以“提供優質對象”等利好條件為誘餌說服其簽訂上萬元的合同。為了讓效益最大化,珍愛網只能采取粗放式的運營策略,如果真的動真格層層篩選用戶資料,那勢必過濾一大波所謂的優質單身男女,導致平臺吸引力下降,用戶付費意愿難免會降低,從而拖累珍愛網整體營收。 不得不說,珍愛網吃相真難看,只顧賺錢,卻不嚴格履行審核和風險提示義務,平臺監管松散讓人失望不已。要知道,不同于普通產品和服務,婚戀往往涉及雙方人身和財產安全,平臺有義務對雙方資料進行嚴格審查,否則后果不堪設想,輕則騙財騙色,重則蘇享茂悲劇重演。 事實上,相親交友雙方之間發生人身或財產損失,不能光怪騙子太精、受害者太天真,婚戀網站本身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盡管“殺豬盤”等類似犯罪行為實施環節并不在珍愛網,但其作為虛假信息詐騙的重要入口,理應承擔因不嚴格推行實名制和未盡到風險提示義務相對應的責任。 當然,在用戶資料審核這一環,珍愛網不可能完全放任不管,最起碼得做做樣子,但往往說的比做的好聽。此前,其曾大肆宣傳,為了打擊各種形式的婚騙、婚托,防止平臺被不法分子利用,珍愛網多年來持續推出“天網”監控攔截系統、不斷完善誠信認證體系、加強24小時專線投訴、各種安全提醒等,保障相親交友安全。 同時,珍愛網還持續推出“反詐秘籍”,分析總結幾種利用感情詐騙錢財的套路,全力打擊“愛情騙子”,幫助用戶在交友過程中提高警惕,擦亮雙眼。其中就包括“殺豬盤”這種新型婚戀詐騙形式,但亂象仍時不時發生。其實,相比所謂的貼心提醒,用戶更希望看到的是珍愛網在會員審核上更加上心,為用戶構筑起相親交友的天然屏障。 我認為,珍愛網清楚知道平臺亂象癥結所在,也深知剔除亂象的鑰匙在哪,能否做出明智選擇就在一念之間。如果把珍愛網比作一座天平,那用戶體驗、營收就是天平的兩端,目前其重心向營收一端傾斜,用戶體驗的優先級弱于營收,存在較多薄弱環節。 如果珍愛網高層足夠睿智且目光長遠的話,應該作出適當妥協,即更加重視用戶體驗,或許會經歷營收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短期陣痛,但長遠來看利大于弊。試想一下,當用戶體驗有了實質性提升后,平臺對用戶吸引力增強,將有助于拉新、促活,用戶規模、粘性上去了,珍愛網營收自然不用愁,想不大賺特賺都很難。 不知你發現了沒,近年來珍愛網整體存在感并不高,除了這次被新華社曝出屢陷“殺豬盤”糾紛,其上一次被廣泛關注還要追溯至3年前,彼時珍愛網因二度賣身而成為輿論焦點,扎心不? 2017年2月,主營業務為小家電的A股上市公司德奧通航發布公告稱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珍愛網100%股權,此次跨界收購,被外界解讀為珍愛網擬曲線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在重組過程中,德奧通航給珍愛網開出高達27.4億元的整體作價。不過,高估值可不是那么好拿,珍愛網必須完成嚴苛的業績對賭。 即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85億元、2.3億元、3.1億元,或者三年累計承諾凈利潤不低于7.25億元。而財務數據顯示,珍愛網2015年、2016年均處于虧損狀態,直到2017年前5個月才開始盈利,如此高的業績承諾,對于盈利根基并不穩的珍愛網來說,實現難度較大。 當時間來到11月,德奧通航發布公告稱,由于珍愛網股東會及董事會未能批準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公司決定終止控股珍愛網。至此,珍愛網借殼上市計劃徹底流產。出人意料的是,其在借殼上市未果后不久,便閃電賣身給亞洲投資公司太盟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太盟”),后者收購珍愛網絕對控股權,但雙方并未公布具體投資金額。 在我看來,對于身陷內憂外患的珍愛網來說,被太盟接盤既是無奈之舉,也勢在必行,畢竟找個有實力的靠山總比自己單打獨斗要強。 對外,在線婚戀交友市場經過10多年發展,商業模式基本固定,經營過重、盈利模式單一、用戶體驗不佳等弊端一直飽受詬病,近年來更是陷入用戶增速放緩的尷尬境地,似乎已陷入瓶頸期,很難有大作為。行業大環境不佳,加上2015年底排名前二的百合網和世紀佳緣合并后實力大增,無形中給行業老三珍愛網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對內,早在2016年8月,珍愛網被傳出進行新一輪融資,募集到的資金主要用于拆除VIE。當時,有媒體爆料珍愛網相關融資文件中的數據,包括收入規模、市場份額、利潤增速等存在注水嫌疑,導致其融資受阻。無論是迎戰步步緊逼的百合佳緣還是自身謀求更上一層樓,珍愛網都必須及時補充彈藥,賣身太盟實屬不得已而為之。 尷尬的是,珍愛網找到新的金主爸爸2年半下來,并未迎來預期中的高速發展,不僅仍無力與百合佳緣抗衡,而且遭受疫情重創。今年3月,有用戶爆料稱,受疫情影響,珍愛網將關閉53家直營店中的18家,占線下門店的35%,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裁員,上述18家門店員工都有可能被遣散。對此,珍愛網管理層已召開會議,討論關店事宜。 考慮到線下直營店占總收入的七八成,這意味著,一旦線下門店運營出現問題,珍愛網營收將受到巨大沖擊。按照業界對珍愛網直營門店的運營成本預估,此次閉店將導致其每月至少損失2億元。不得不說,珍愛網在疫情期間實在太難了。當然,疫情終將過去,珍愛網恢復元氣只是時間問題,但并不代表其沒有潛在隱憂。 相比深陷“殺豬盤”爭議有損珍愛網品牌形象,珍愛網管理層真正應該警惕的風險是用戶流失。隨著90、00后逐漸步入適婚年齡,對于婚戀產品的社交屬性要求越來越高,陌陌、探探、Soul等產品層出不窮,QQ、微信等也都形成自家婚戀社區,珍愛網正面臨用戶群體被蠶食的不利處境。 要知道,用戶根基不穩,對珍愛網的影響猶如晴天霹靂,將導致其商業故事很難講下去。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珍愛網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

作者:龔進輝 近年來,百合佳緣、珍愛網等婚戀網站逐漸變味,即不再是純粹的相親交友,大有淪為滋生詐騙等亂象的溫床和不法分子聚集地的趨勢。前有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被在世紀佳緣結識的妻子翟欣欣逼得跳樓身亡,后有小莉被珍愛網上的“男友”楊某騙取40.7萬元。有用戶不禁抱怨道,如今在婚戀網站上越來越難找到真愛。 最近,新華社一篇題為《屢陷“殺豬盤”糾紛,珍愛網究竟該不該負責?》的文章引發外界關注,進一步加深了用戶對婚戀網站的擔憂。該文以小莉的凄慘遭遇為切入點,揭露了以珍愛網為代表的婚戀網站屢禁不止的“殺豬盤”騙局,并重點曝光珍愛網存在的種種問題,包括存在注冊門檻低、認證賬號被轉賣、誘導消費、虛假宣傳、交錢不退等。 其中,珍愛網審核不嚴甚至形同虛設飽受詬病,既不對用戶進行強制實名認證,也不升級技術手段來嚴厲打擊假號等不當行為,才會導致一系列亂象頻發,難以讓用戶放心相親交友。在我看來,珍愛網不可能沒意識到自身運營模式的缺陷,之所以不嚴加整頓,不及時補上漏洞,根本原因在于為了賺錢。 從2005年成立至今,珍愛網已走過15年,業務涵蓋為廣大單身男女提供的線上自助服務、O2O直營店“一對一”紅娘服務,以及電話“一對一”紅娘服務。其中O2O直營店是其核心業務,占總營收接近八成。考慮到線下直營業務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珍愛網應在積極擴大用戶盤子的同時,重點強化活躍用戶的轉化。 即不僅通過各種權益來吸引用戶成為付費會員,還想方設法引導用戶去線下門店,到店后以“提供優質對象”等利好條件為誘餌說服其簽訂上萬元的合同。為了讓效益最大化,珍愛網只能采取粗放式的運營策略,如果真的動真格層層篩選用戶資料,那勢必過濾一大波所謂的優質單身男女,導致平臺吸引力下降,用戶付費意愿難免會降低,從而拖累珍愛網整體營收。 不得不說,珍愛網吃相真難看,只顧賺錢,卻不嚴格履行審核和風險提示義務,平臺監管松散讓人失望不已。要知道,不同于普通產品和服務,婚戀往往涉及雙方人身和財產安全,平臺有義務對雙方資料進行嚴格審查,否則后果不堪設想,輕則騙財騙色,重則蘇享茂悲劇重演。 事實上,相親交友雙方之間發生人身或財產損失,不能光怪騙子太精、受害者太天真,婚戀網站本身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盡管“殺豬盤”等類似犯罪行為實施環節并不在珍愛網,但其作為虛假信息詐騙的重要入口,理應承擔因不嚴格推行實名制和未盡到風險提示義務相對應的責任。 當然,在用戶資料審核這一環,珍愛網不可能完全放任不管,最起碼得做做樣子,但往往說的比做的好聽。此前,其曾大肆宣傳,為了打擊各種形式的婚騙、婚托,防止平臺被不法分子利用,珍愛網多年來持續推出“天網”監控攔截系統、不斷完善誠信認證體系、加強24小時專線投訴、各種安全提醒等,保障相親交友安全。 同時,珍愛網還持續推出“反詐秘籍”,分析總結幾種利用感情詐騙錢財的套路,全力打擊“愛情騙子”,幫助用戶在交友過程中提高警惕,擦亮雙眼。其中就包括“殺豬盤”這種新型婚戀詐騙形式,但亂象仍時不時發生。其實,相比所謂的貼心提醒,用戶更希望看到的是珍愛網在會員審核上更加上心,為用戶構筑起相親交友的天然屏障。 我認為,珍愛網清楚知道平臺亂象癥結所在,也深知剔除亂象的鑰匙在哪,能否做出明智選擇就在一念之間。如果把珍愛網比作一座天平,那用戶體驗、營收就是天平的兩端,目前其重心向營收一端傾斜,用戶體驗的優先級弱于營收,存在較多薄弱環節。 如果珍愛網高層足夠睿智且目光長遠的話,應該作出適當妥協,即更加重視用戶體驗,或許會經歷營收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短期陣痛,但長遠來看利大于弊。試想一下,當用戶體驗有了實質性提升后,平臺對用戶吸引力增強,將有助于拉新、促活,用戶規模、粘性上去了,珍愛網營收自然不用愁,想不大賺特賺都很難。 不知你發現了沒,近年來珍愛網整體存在感并不高,除了這次被新華社曝出屢陷“殺豬盤”糾紛,其上一次被廣泛關注還要追溯至3年前,彼時珍愛網因二度賣身而成為輿論焦點,扎心不? 2017年2月,主營業務為小家電的A股上市公司德奧通航發布公告稱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珍愛網100%股權,此次跨界收購,被外界解讀為珍愛網擬曲線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在重組過程中,德奧通航給珍愛網開出高達27.4億元的整體作價。不過,高估值可不是那么好拿,珍愛網必須完成嚴苛的業績對賭。 即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85億元、2.3億元、3.1億元,或者三年累計承諾凈利潤不低于7.25億元。而財務數據顯示,珍愛網2015年、2016年均處于虧損狀態,直到2017年前5個月才開始盈利,如此高的業績承諾,對于盈利根基并不穩的珍愛網來說,實現難度較大。 當時間來到11月,德奧通航發布公告稱,由于珍愛網股東會及董事會未能批準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公司決定終止控股珍愛網。至此,珍愛網借殼上市計劃徹底流產。出人意料的是,其在借殼上市未果后不久,便閃電賣身給亞洲投資公司太盟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太盟”),后者收購珍愛網絕對控股權,但雙方并未公布具體投資金額。 在我看來,對于身陷內憂外患的珍愛網來說,被太盟接盤既是無奈之舉,也勢在必行,畢竟找個有實力的靠山總比自己單打獨斗要強。 對外,在線婚戀交友市場經過10多年發展,商業模式基本固定,經營過重、盈利模式單一、用戶體驗不佳等弊端一直飽受詬病,近年來更是陷入用戶增速放緩的尷尬境地,似乎已陷入瓶頸期,很難有大作為。行業大環境不佳,加上2015年底排名前二的百合網和世紀佳緣合并后實力大增,無形中給行業老三珍愛網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對內,早在2016年8月,珍愛網被傳出進行新一輪融資,募集到的資金主要用于拆除VIE。當時,有媒體爆料珍愛網相關融資文件中的數據,包括收入規模、市場份額、利潤增速等存在注水嫌疑,導致其融資受阻。無論是迎戰步步緊逼的百合佳緣還是自身謀求更上一層樓,珍愛網都必須及時補充彈藥,賣身太盟實屬不得已而為之。 尷尬的是,珍愛網找到新的金主爸爸2年半下來,并未迎來預期中的高速發展,不僅仍無力與百合佳緣抗衡,而且遭受疫情重創。今年3月,有用戶爆料稱,受疫情影響,珍愛網將關閉53家直營店中的18家,占線下門店的35%,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裁員,上述18家門店員工都有可能被遣散。對此,珍愛網管理層已召開會議,討論關店事宜。 考慮到線下直營店占總收入的七八成,這意味著,一旦線下門店運營出現問題,珍愛網營收將受到巨大沖擊。按照業界對珍愛網直營門店的運營成本預估,此次閉店將導致其每月至少損失2億元。不得不說,珍愛網在疫情期間實在太難了。當然,疫情終將過去,珍愛網恢復元氣只是時間問題,但并不代表其沒有潛在隱憂。 相比深陷“殺豬盤”爭議有損珍愛網品牌形象,珍愛網管理層真正應該警惕的風險是用戶流失。隨著90、00后逐漸步入適婚年齡,對于婚戀產品的社交屬性要求越來越高,陌陌、探探、Soul等產品層出不窮,QQ、微信等也都形成自家婚戀社區,珍愛網正面臨用戶群體被蠶食的不利處境。 要知道,用戶根基不穩,對珍愛網的影響猶如晴天霹靂,將導致其商業故事很難講下去。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珍愛網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