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普科技闖關IPO:成本高企侵蝕利潤,AI業務難撐規模化增長觀點
近日,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滴普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證券、民銀資本、國泰君安國際、浦銀國際和交銀國際。
近日,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滴普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證券、民銀資本、國泰君安國際、浦銀國際和交銀國際。
滴普科技成立于2018年,專注于為企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的收入計,該公司是中國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一位的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專業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計,在中國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4.2%,預計于2025年達到4.4%。
三年虧損超24億元
從財務數據來看,滴普科技近年來的收入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
2022 - 2024年,滴普科技收入分別為1.01億元、1.29億元、2.43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5.5%。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同期分別產生虧損凈額6.55億元、5.03億元及12.5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24億元。此外,2022 - 2024年錄得的總虧絀分別為20.14億元、24.24億元及36.76億元。
業務模式雙輪驅動,滴普科技采用基于交易的模式來推廣其解決方案,分別于2019年及2023年開始對FastData及FastAGI解決方案進行商業化。2024年,FastData企業級數據智能解決方案及FastAGI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62.8%、37.2%。
FastAGI增速迅猛但體量仍小
FastData解決方案作為滴普科技的傳統業務,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2022 - 2024年,該業務帶來的收入分別為1億元、1.22億元、1.53億元。但該業務依賴高度定制化、項目周期長,整體盈利能力有限,2024年毛利率為48.2%。
同時,公司寄予厚望的FastAGI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亦開始增長。不過當前該業務規模仍較小,難以承擔盈利結構重任。據財報,2023年和2024年,其帶來的收入分別為654.9萬元、9039.6萬元,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近13倍,收入占比提升至37.2%,毛利率為60.7%。
從客戶拓展方面來看,滴普科技已經實現了在多個垂直行業的規模商業化落地,包括消費零售、制造、醫療及交通等。截至2024年末,該公司為全球各行業累計245名企業用戶提供服務,其中復購客戶為81名企業客戶,占客戶群的33.1%。大客戶年貢獻營收從2022年的8350萬元增至2024年的2.17億元,年均營收由380萬元增長至480萬元,驗證了其在ToB市場初步建立了客戶黏性。
作為AI公司,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是結構性剛需。2022 - 2024年,滴普科技的研發支出分別為9420萬元、8230萬元、8140萬元,分別占當年營收的93.7%、63.8%、33.5%。盡管研發投入強度明顯下降,金額也未持續增長,但仍反映出公司在資金安排與融資節奏上的壓力。
與此同時,滴普科技還需承擔算力、平臺搭建、客戶交付等高成本運營,導致負債水平持續攀升。截至2024年底,滴普科技流動負債凈額為36.87億元,負債凈額為36.76億元。
股權、組織架構受質疑
在股權結構方面,根據滴普科技于2020年11月7日采納的現有不同投票權架構,趙杰輝及楊磊持有的每股股份享有5票投票權,而其他股東持有的其余股份每股享有1票投票權。
在現有不同投票權架構下,趙杰輝有權行使其于滴普科技所持的16.49%股份所附帶的45.41%投票權,楊磊有權行使其于滴普科技所持的3.9%股份所附帶的10.75%投票權。根據二人2020年10月31日訂立的一致行動人協議,楊磊不可撤銷地同意在滴普科技股東會上行使其投票權時,與趙杰輝一致行動并遵循其決定,且該協議于擬議發行后仍有效。
滴普科技的員工持股平臺滴普華創及滴普華贏分別持有滴普科技12.43%及2.12%的股權。滴普華創及滴普華贏的普通合伙人均為滴普慧創,而滴普慧創則由趙杰輝控制。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在現有不同投票權架構下及根據一致行動人協議,趙杰輝有權行使滴普科技34.95%股份所附帶的64.17%投票權。
因此,IPO完成后,趙杰輝、楊磊、滴普華創、滴普華贏及滴普慧創將構成公司一組單一最大股東。
此外,組織架構的不穩定同樣為其運營效率蒙上陰影。
2022年7月,鳳凰網財經曾報道其存在外包、裁員、管理混亂、等級森嚴、“后宮”傳聞等問題,盡管部分說法并未得到官方回應。天眼查APP查詢,目前滴普科技控制企業共有12家,其中已注銷5家,剩余存續/在業狀態為7家。另據2024年年報,分支機構參保人數為26人。而根據招股書披露,其研發人員共143人,占總員工比例44.3%,按照這一比例估算,公司總員工約為323人,引發外界對其用工合規性的進一步質疑。
AI規模化待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市場的競爭格局相對集中,市場競爭者可大致分為兩類,即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專業提供商和多元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計,前五大提供商占相關總市場份額的39.1%。
可見行業市場正處于爆發前夜。沙利文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級AI應用市場規模為386億元,預計至2029年將增至239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44%。但滴普科技目前市場占比僅為4.2%,雖處于領先梯隊,仍遠未形成平臺壟斷效應。
關鍵的挑戰在于復制。每個企業的數據結構、IT系統、管理流程差異極大,滴普科技仍需依賴大量定制開發與后期服務,難以在短期內實現標準化與交付效率齊飛。公司正在推動解決方案模塊化、產品化,以降低項目門檻并提升復制性。但FastAGI即便增長迅猛,其2024年收入尚不足公司總營收四成,仍未形成規模化商業閉環。
滴普科技此次赴港上市,募資凈額將分別用于擴大國內的銷售網絡及客戶群,進行海外業務擴張,進行潛在投資或并購以加強核心技術能力等方面。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企業級AI市場,滴普科技能否克服高成本、低效率與盈利路徑模糊的結構性矛盾,實現從技術到商業的成功轉型,仍是投資者需要權衡的關鍵問題。雖然市場看好其"先行者紅利",但時間成本與市場考驗同樣不容忽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