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碎片,興于娛樂:2019年的短視頻將走向何方?觀點

再到視頻內容的社交分享需求,而對用戶內容需求多樣性的滿足也將成為短視頻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用戶內容方面的需求其實還有很多。
文:劉志剛@互聯網江湖主編
2018 年騰訊年會上,張小龍說了這樣幾句引發熱議的話:
" 關注用戶,而不是關注競爭對手 "
" 互聯網的發展史,就是套路發展史,用套路去欺騙用戶、誤導用戶 "
" 善良比聰明更重要,AI 可以比你更聰明,但是你比 AI 更善良。"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輿論普遍認為張小龍在影射抖音。事實上,無論張小龍出發點是否如此,但這幾句話其實也把包括短視頻在內,消費互聯網時代 C 端產品最終該有的形態給描繪了出來。
在過去的幾年消費互聯網的江湖里,短視頻無疑是最火熱的市場,刷短視頻的習慣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揮斥方遒的抖音、規模龐大的快手,兩強爭霸自然火花四濺,緊隨其后的抖音 " 兄弟產品 " 火山,以及被騰訊給予厚望,年輕的 yoo 視頻同樣不可小覷。
從移動碎片化率先崛起的快手到泛娛樂化井噴的抖音,2019 年,短視頻之間的競爭,已經從爭奪用戶開始轉向拉長用戶市場,目前行業發展所仰仗的娛樂 " 荷爾蒙 " 還能維持多久?行業未來又有著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短視頻江湖還有沒有新機遇?
短視頻火了,火得一塌糊涂。
智能手機和 4G 網絡的發展,大大降低了短視頻的制作難度和觀看難度,再加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碎片化的用戶時間、泛娛樂化的用戶需求,多方因素作用下促成了短視頻如今這般的火熱景觀,而抖音和快手毫無疑問是這波短視頻紅利最大的受益者。
從本質上看,短視頻的興起,用戶關系和使用場景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從 " 人 " 的需求和情感出發,在目前主流內容形態以外其實還有許多可以選擇的方向。
人的情感需求其實是多元化的,主流價值觀是一方面,現實生活中人作為一種感情的生物對集體、他人以及對自我和內心的追逐永遠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對于短視頻而言,最核心的還是社交 + 內容,用戶是人,而人在什么時候都不可能成為標準品,不同人對同一事物會有截然不同的認知,行為習慣也千差萬別,每個人在其不同的階段,都會按照馬斯洛需求曲線那般有著對應的需求,不可能 " 一招吃遍天下 "。
在這一方面,當前商業分析通常采用 Censydiam 模型來判斷用戶的情感需求,主要可分為享樂與釋放、活力與探索、能力與地位、自我與個性、理性與控制、舒適與安全、順從與歸屬及融合與溝通。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產品更偏向于滿足的是用戶【享樂與釋放】這一類的內容需求。這一類型內容滿足網紅們的 " 表演欲 " 和觀眾想要的 " 時尚感 ",天然更容易獲取用戶,但除此之外,用戶內容方面的需求其實還有很多,而對用戶內容需求多樣性的滿足也將成為短視頻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除此之外,目前短視頻領域一個行業性的共識是短視頻交互屬性稍顯不足,社交化有待進一步的探索釋放,這也被認作是下一階段各廠商競力的主要戰場。
由此可見,從產品設計到內容形態,短視頻發展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如何能夠找到多元化的切入點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把握 95 后情感需求:內容設計人性化成大勢所趨
短視頻需要怎樣的創新?在這一方面,張小龍也給出了他所認同的答案:
關注用戶的什么?這需要回歸用戶心理需求層面進行思考,功能需求、社會認同需求和情感需求,最深層次的還是情感需求。從運營方式來看,要跳脫單一娛樂這一 " 緊箍咒 ",杜絕路徑依賴,畢竟成功永遠不是模仿出來的。
伴隨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 95 后,在不知不覺當中已然成為了網絡世界的主力軍,并開始引領文化娛樂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有效地滿足 95 后的性格特征和內容需求將成為短視頻江湖接下來競爭成敗的關鍵。
根據酷鵝用戶研究院發布的《興趣導向:95 后內容消費洞察報告》顯示," 愛嘗鮮 "、" 緊跟潮流 " 是 95 后在互聯網產品使用上的典型特征。在內容追求上以 " 娛樂至上 "" 興趣導向 " 為宗旨,對于正經嚴肅的內容 95 后并不買單。樂于分享,注重個性化的自我表達,喜歡彈幕這種有趣個性的互動方式,對社交的需求比較高。
出于對 95 后自我表達需求的滿足,目前已經有一些平臺開始在內容方面謀求改變,尤其是剛剛進行過更新的騰訊 yoo 視頻,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從產品設計流程改變上來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上線了連載功能,yoo 視頻上有不少內容分散在發布者的眾多短視頻列表中,用戶 " 追 " 起來并不方便,而 yoo 視頻上線連載功能后,用戶可以清晰的找到自己想看的一系列內容,便于追劇。
二是體現在是分發體驗的優化。新升級后的 yoo 視頻,在內容選擇上也給用戶清晰的分發認知,在推薦流、關注流、個人主頁均有視頻類型外顯,不再【唯算法論】,讓算法與價值觀實現融合,提高用戶的使用效率。
在內容方面,yoo 視頻針對 95 后張揚個性,強調自我的需求,提出了 Vlog 和 Vstory 兩種內容形式,Vlog 是指對生活的記錄,Vstory 指的是故事性的內容、高于生活的表達,不難發現,這兩種內容形式其實也是為了滿足 95 后在表達個性上的需求。強調圈層化和故事性的內容定位,主張貼近人們生活的內容創作,雖然也扶持達人但不會過于依靠網紅。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 yoo 視頻更新最大的 " 彩蛋 " 莫過于互動視頻這種全新玩法的推出,讓用戶只看想看的,增強內容設定與人之間互動,劇情走向由用戶決定,邊玩邊看,給人一種親身參與內容創作的感覺。
為此筆者也是率先感受了一把互動視頻的玩法,從一開始的頁面展示上,就呈現給用戶清晰的分發認知,在推薦流、關注流、個人主頁均有視頻類型外顯,通過 push、開屏、搜索劇名均可找互動視頻方便用戶進行選擇,而不是靠算法機械式的推送。
從目前推出的互動視頻內容類型來看,有針對男性用戶的《大海記之租房》、《人型手機》,針對女性用戶的《你的男神 han》、《我愛你這件小事》,除此之外,在細分類型上還有針對萌寵達人的《倉鼠》以及主打技能功能的《B-BOX》等。內容也是持續連載,保持用戶的參與熱度和觀看意愿。
而用戶在看過選中的視頻過后,會進入對應問題選項頁,讓用戶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的結局,不同的性格和價值觀往往有著不同的選擇和思考。這也體現了產品設計和內容創作對用戶不同性格和喜好的尊重,在娛樂之外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思考和洞察。
最后,用戶完整設定便播放用戶參與后的對應視頻,互動視頻采用全屏沉浸式體驗,看完后也可進入專屬結果頁面,支持二維碼圖片分享,強化分享傳播體驗。
從內容走向的親身參與,再到視頻內容的社交分享需求,yoo 視頻互動視頻的推出其實是從 95 后的實際需求出發,劇情走向由用戶定義,主打提高用戶代入感和參與感這一理念,這與美國電視劇創作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美國電視劇講究邊拍邊播,有利于創作人員隨時調整拍攝內容,提高收視率。如今 yoo 視頻互動視頻 AB 選擇的玩法,同樣也是把內容的走向權交給用戶決定,可以邊看邊選,擁有專屬結局。
不難發現,全新的內容形態本身就容易激發 95 后的 " 嘗鮮 " 熱情,而互動視頻這種將內容創作與用戶緊密聯系的創作思路,也是對現有短視頻框架的一次大膽創新和有效延伸,可以滿足 95 后用戶的【參與需求】和【社交需求】,也拉近創作者、平臺、用戶三者之間的聯系,以提高平臺社交屬性的方式提高用戶粘性。
除此之外,互動視頻的形態也可以進一步釋放出短視頻創作者的創作熱情,降低普通人參與創作的門檻。這樣的形態無疑更尊重個體的思維,更容易引起內心共鳴,而不是呵呵一笑過后就再也沒有下文,這也反映出 yoo 視頻產品設計時對用戶社會認同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尊重。
由此可見,此次 yoo 視頻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反映更多的其實是對 95 后用戶們情感需求以及社交需求的尊重。2019 年的大幕才剛剛拉開,隨著騰訊 yoo 視頻的加入,短視頻行業的內容生態也逐漸趨于多元化,未來 yoo 視頻究竟能達到怎樣的高度,這也值得我們所有人拭目以待。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