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追捧的智能音箱 能為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智能
當然了,人工智能之前展示的都是技術性的一面,雖然有很有震撼色彩,但并不太貼近我們的生活,不過今年大量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語音交互產品出現,以語音助手和之恩那個音箱為載體的終端不斷展示了…

一個關鍵的節點還是去年年底展示的AlphaGo深度學習機器人,他的作用是深度學習,不過卻用在了圍棋領域。回顧去年AlphaGo連續挫敗中韓圍棋高手的時候,幾乎殺入無人之境,最終各路高手均不敵,國內圍棋比賽也因此改變了規則,不允許棋手比賽的時候帶數碼產品參與。當然AlphaGo展現的實力不僅僅是強悍,而是快速的成長,僅僅幾個月時間就掌握了圍棋技巧并且越來越精通,如果說起初與韓國高手李世石的約戰還略顯不成熟,那么與柯潔的終極決戰已經變得高深莫測了,而這中間才只有短短數個月,有些圍棋愛好者窮盡一生也無法達到它一個月的學習能力。
當然了,人工智能之前展示的都是技術性的一面,雖然有很有震撼色彩,但并不太貼近我們的生活,不過今年大量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語音交互產品出現,以語音助手和之恩那個音箱為載體的終端不斷展示了人工智能帶來的有趣一面。

Echo、谷歌的Home系列以及公布的HomePod都是基于人工智能和語音交互技術的音箱類產品。國內類似的產品就更多了,喜馬拉雅小雅、天貓精靈等等,隨便在電商網站搜索都能出現幾百甚至上千款。
小小的音箱集合了多項技術
也許你拿到一臺智能音箱不覺得有什么特殊,的確大多數智能音箱看上去與前些年曾經因為廣場舞而火遍大疆南北的藍牙音箱非常相似。不過在體驗上更勝一籌,傳統的藍牙音箱是因為藍牙技術的不斷提升,由于速率越來越快,音樂傳輸成為可能,隨著一起火起來的還有藍牙耳機。

但智能音箱則更加復雜,從表面上看他就是一臺普普通通的音箱,但實際上承載了很多新技術的應用,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人工智能技術、語音交互相關的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能力、豐富的音頻資源和服務內容。
人工智能和語音交互是最為重要的,但大數據和云計算為他們提供了基礎,如果沒有海量的數據和樣本,那么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換句話說如果小公司不依靠大公司提供的數據和服務,那么自己的智能音箱會非常“笨”,很難越來越聰明。只有強大的云計算能力和海量的數據才能激發人工智能的優勢。機器深度學習通過這些數據不斷挖掘使用者需要的內容和行為習慣,并提供相應的語音服務。
在硅谷,科技公司更喜歡直接用語音交互這個詞來形容,因為它不僅包含了人工智能相關的神經網絡學習技術,還有自然語言語義識別相關的技術等等。要知道人類語言進過了數千年的發展和進化,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就有截然不同的意思,而且雖然英語是通用語言,但還有很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說自己的語言,開發難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舉個例子,中文“你自己看著辦吧”在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語氣下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含義,一些極端的例子甚至有四五種語義。如果僅僅依靠終端設備自己判斷,并不現實。現在的智能音箱實際上是互聯網下的一個終端,如何判斷和反應都是云端的事情,這背后需要強大的計算設備和數據庫支持。

語音交互的重大進步,一方面是對語音識別的巨大進步,還有一方面則正是機器通過大量的數據樣本學習不同環境下的語言語義。可以說我們面對的是一臺小小的智能音箱,但網絡后面卻承載著龐大的云端。這或許也是人工智能距離我們最近的應用了,也陣營如此,智能音箱展現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遠超其他產品。相比那些飄渺的科幻電影,一個可以對話的“小喇叭”更有親和力。
服務場景帶來更多可能性
其實類似的產品很早就有了,前兩年的智能機器人,語音控制音箱都曾經紅極一時,不過并沒有引起科技行業大公司的關注,現在幾乎所有大公司都關注到了這一領域,難道僅僅是因為技術的發展讓產品更易用么?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公司不僅看到了智能音箱市場的火爆,更看到了這一產品在未來的巨大潛力。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智能音箱在未來能夠提供很多實際的幫助和服務,而這些服務則是企業眼里的商機。
在亞馬遜發布Echo的時候就展示了在家庭環境當中,音箱提供了語音報時、音樂娛樂、甚至是控制家居。在智能家居已經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的今天,不難想象,未來智能音箱通過背后的人工智能技術,除了提供語音娛樂服務之外,甚至可以成為我們的機器管家。

在廚房它可以教你如何烹飪,不懂的地方可以通過它請教,還能控制烤箱的溫度和時間,甚至你還沒到家就可以利用手機控制家里的電飯鍋煮飯、微波爐加熱加熱。每逢周末,你可以慵懶的靠在沙發上,動動嘴,掃地機器人就會勤勞的工作。完全不需要遙控器就可以操作家里的任何電器。你無聊了它會給你講故事,寂寞的時候陪著聊天。想吃三文魚?沒問題直接用語音的方式給附近的商鋪下單。
除了與智能家庭生活相關的硬件匹配之外,還有很多遠程服務可以實現,比如健身、健康醫療、教育、法律等等,而新零售也可以通過智能音箱直接對接到用戶家庭。
如果說手機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標志性的終端展示,那么智能音箱或者基于它的衍生品將會成為家庭當中的終極終端。
智能音箱還有那些短板?
未來智能音箱能夠展現出很多用途,不如說人工智能在未來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現階段還是有很多問題的,雖然這類產品正在變得聰明,但如果想要達到人類管家那樣的能耐恐怕不是短時間可以辦到的,至少需要幾年的發展和不斷完善,但這個時間不會太久,畢竟人類幾十年才能學會的東西,對于機器來說只不過是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事情。

當然現在的智能音箱還是太過于簡單了,雖然它只是終端,真正的滿腹經綸都藏在云端。但僅僅依靠語音交互還是太過于單一。有很多生活場景除了語音之外,視頻的展示也同樣重要。
對此,蘋果全球營銷副總裁菲爾·席勒表示“有時候,當你不能使用顯示屏時,僅使用語音會更方便,比如你在開車時,或者在屋內走動時,你希望Siri幫你切歌,而不用來回跑動。但即便如此,語音助理沒有屏幕仍會限制它的實用性。語音助理在許多時候都很方便,但這并不意味著你永遠不需要屏幕。”
比如我們想要購買某種產品或者點外賣的時候,僅僅依靠語音很難展示出直觀的效果,要么終端要自己匹配屏幕,要么通過電視來實現展示。這里需要特別提及的是,大屏電視OTT領域同樣很火爆,可見未來家庭將會是互聯網服務的發展方向之一,而不僅僅局限于手機。
當然,作為終端智能音箱的熱度很高,發展的速度也非常快,甚至超過了前兩年VR和AR的勢頭,不過與他們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現階段配套服務和內容并沒有到位,消費者在關注的時候除了產品本身也應該關注一下它背后的配套服務是否豐富,是否有足夠的潛力。
來源:和訊網 作者:Techweb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