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虧掉250億,快遞“卷王”極兔離盈利有多遠互聯網+
導讀
千億港元市值背后:密不可分的OPPO系團隊
千億港元市值背后:密不可分的OPPO系團隊
來源 | Tech星球
文 | 林京
物流行業再添一家上市企業。10月27日,極兔正式登陸港交所,截至收盤,報12港元,與發行價持平,市值為1057億港元,超過圓通(約468億元)、申通(約152億元)、韻達(約266億元)和京東物流(約612億港元),僅次于順豐(約1948億元)和中通(192億美元)。 被稱為快遞界的“鯰魚”的極兔,發展速度足夠快。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極兔營業收入逐年攀升,分別為15.35億美元、48.52億美元和72.67億美元。與此同時,僅用三年時間,極兔便占領中國快遞10.9%的市場份額,并且在今年上半年近一步提升至11.7%。而獲得同樣相近的市場份額,“三通一達”用了十余年時間。 硬幣的另一面,通過低價策略搶占市場的極兔,在過去三年半時間里,累計虧損了34億美元,約250億元人民幣。無論是曾經在義烏“快遞8毛發全國”,還是“蹭網”事件,極兔的發展過程中,總是火爆與爭議并存。隨著國內快遞行業邁入新的階段,極兔下一站將走向何方?
2020年,極兔進入中國市場時,國內前 8 大快遞公司累計市場占有率超過 80%,能夠實現快速突圍,與OPPO系創業團隊班底密不可分。極兔創始人李杰是知名投資人段永平的“門徒”之一,也曾是OPPO安徽和江蘇的代理商,以及OPPO印尼業務的開拓者。極兔誕生的原因之一,也是OPPO使用的印尼快遞公司無法滿足業務需求。 極兔前員工王田告訴Tech星球,在國內起網階段,極兔的迅速崛起也離不開OPPO經銷商體系,“他們成為第一批加盟商,有已經成熟的人脈、市場、渠道資源,此前在步步高、OPPO等品牌上都有成功的先例,現在只不過是換一個生意來做?!?/span> 王田回憶道,初期極兔曾經嘗試過類似直營模式,但經過半年探索并不順利,最終走向了如“三通一達”一樣的加盟道路,不同的是,極兔是“區域代理制”,區域代理商直接與總部接觸,擁有更多的自主決策權,并能獲得股權等激勵,讓雙方形成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 極兔發展的另一重要時間節點,是收購百世快遞,王田說,初期極兔訂單主要依托拼多多,收購百世快遞,不僅能拓展淘系等電商平臺客戶,還能幫助極兔獲取更加優質的加盟商。 “比如,在一片區域里,百世快遞和極兔原有加盟商會對半分,后期誰經營好,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其實有點優勝劣汰的意思。”在王田看來,收購百世快遞,幫助極兔真正坐上國內快遞行業的牌桌。 招股書顯示,極兔目前擁有104個區域代理及約8700個網絡合作伙伴。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22年,在收購百世中國的次年,以包裹量計算,極兔以120.26億件的戰績,拿下了10.9%的國內市場份額。 而且,國內市場營收占比也不斷攀升,并已經超過東南亞市場,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間,極兔來自中國地區的收入占比已經由31.19%提升至56.36%。 從企業內部來看,王田介紹,在極兔的發展過程中,延續著比較明顯的OPPO系基因,團隊效率很高,但也容易出現抱團現象,類似內部晉升機制等方面有待改善。 從極兔官網也可以看到,極兔的企業價值觀中,包含著段永平所推崇的“本分”。再比如,極兔快遞員工服上“在一起,有未來”的口號,王田說,這其實是考驗著不同團隊之間的磨合,以及最終融合到一起的效果。
在區域代理制、電商紅利等系列基礎之上,極兔目前收獲“東南亞第一、中國第六”的市場份額。不過,比起東南亞市場的穩健盈利,極兔在國內市場的突飛猛進是建立在補貼與虧損之上。以2022年為例,極兔中國單票快遞價格為0.34美元,單票成本為0.4美元,相當于送一單要虧6美分(合人民幣約0.4元)。 此前,晚點LatePost曾報道,2019-2021 年,極兔投入大量補貼,在不同地區以低于當地快遞30%-50%不等的價格攬收快件搶奪客戶。 隨著在國內市場突圍,極兔已經逐漸告別昔日激進的價格戰。李茗是極兔東北區域一名加盟商,也是原來的百世快遞加盟商,據她透露,最初極兔給到網點的派費能達到2元左右,現在就是1.1元左右。Tech星球與多位區域加盟商咨詢時,他們也均表示,現在極兔在各個方面已經跟“三通一達”差不多,走中低端市場的快遞企業目前整體差別并不大。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自2022年下半年極兔內部已經開始實施將本增效措施,也是為沖擊上市做準備。 反映到業績上,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極兔經調整凈利潤虧損分別達到4.76億美元、11.78億美元、14.88億美元和2.64億美元,在今年上半年呈現一定程度虧損收窄。 另一大改變在于,極兔初期大部分訂單由拼多多貢獻,但從招股書披露數據來看,自2022年起,拼多多給極兔帶來的訂單貢獻下滑了28%,占總收入的比例已不足17%。不過,拓展其他電商平臺,極兔面臨的挑戰也不小,據晚點 LatePost報道,2022年,極兔單量中,阿里系的訂單高峰期不足兩成,抖音、快手和其他渠道的單量約一成。 視頻號商家劉明已經與極兔合作兩年,他告訴Tech星球,極兔的優勢是便宜好用,覆蓋范圍也比較廣,但缺點是丟件率偏高?!安⑶?,在冬季時候,極兔在東北區域會漲價,因為會給快遞員低溫補貼,差不多一單漲一元,按照我們日均800單量來說,漲價影響比較大。但其他快遞基本不會漲,所以會改用其他快遞。” 此外,部分加盟商表示,極兔開始承擔拼多多退貨上門的服務,一位位于大學城區域的極兔加盟商表示,現在每天能夠收到來自拼多多“推流”的寄件訂單差不多60單,是一筆非常穩定的收入來源。
快遞行業涉及的產業上下游鏈條非常廣,“低價戰”過后,想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極兔的一大挑戰在于,需要去提升一系列基礎設施去優化各個環節效率。此外,極兔還需要不斷提升服務口碑差,解決末端配送整合混亂問題等。 2022年末,據晚點LatePost的報道,一位投資人曾在過去兩年中調研過極兔華南地區多個中轉場,他發現,極兔的關鍵設施與中通存在3-5年差距。因此,該投資人判斷,因基礎設施落后,極兔的單票成本比中通高30%-50%。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極兔已累計投資13.45億美元用于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招股書中還提及,未來,極兔打算將現有的通用技術框架JMS平臺應用到所有市場,并進一步開發全球數據管理平臺來提高數字化經營能力。 上市前夕,極兔也在繼續通過“買買買”方式,以11.83億元收購了順豐旗下的豐網速運。根據2022年順豐半年報,豐網速運完成19個省、229個城市及2個直轄市的覆蓋,運營1671個加盟站點,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極兔進一步補齊基礎設施建設。 另一方面,極兔還在還在繼續開疆拓土,在國際市場上,東南亞市場之外,過去兩年中,極兔開始逐步進軍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在內的中東、拉丁美洲、北非的新市場。除了快遞業務外,極兔也開始從事跨境物流服務,已涵蓋貨運代理、小件包裹及倉儲解決方案。 國內市場,在極兔的營收上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過,狂奔之后,極兔的增速呈現一定放緩。2020年~2022年,極兔在中國的包裹量分別為20.84億件、83.34億件以及120.26億件,年度增長率分別為300.01%以及44.29%,但今年上半年包裹量為64.46億件,同比增長僅為15.05%。 未來,極兔想要在激烈的快遞市場競爭中,繼續拓展市場份額,挑戰難度也在不斷加大。 一方面,順豐、京東、“三通一達”等國內快遞企業,紛紛加碼布局海外業務,未來勢必與極兔展開正面競爭。另一方面,今年以來,隨著菜鳥入局自營快遞,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快遞企業紛紛開始卷服務、拼速度,諸如推出“半日達”等配送服務。 對于快遞行業的“鯰魚”極兔而言,上市無疑只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 (備注:文中王田、劉明、李茗等皆為化名)
物流行業再添一家上市企業。10月27日,極兔正式登陸港交所,截至收盤,報12港元,與發行價持平,市值為1057億港元,超過圓通(約468億元)、申通(約152億元)、韻達(約266億元)和京東物流(約612億港元),僅次于順豐(約1948億元)和中通(192億美元)。 被稱為快遞界的“鯰魚”的極兔,發展速度足夠快。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極兔營業收入逐年攀升,分別為15.35億美元、48.52億美元和72.67億美元。與此同時,僅用三年時間,極兔便占領中國快遞10.9%的市場份額,并且在今年上半年近一步提升至11.7%。而獲得同樣相近的市場份額,“三通一達”用了十余年時間。 硬幣的另一面,通過低價策略搶占市場的極兔,在過去三年半時間里,累計虧損了34億美元,約250億元人民幣。無論是曾經在義烏“快遞8毛發全國”,還是“蹭網”事件,極兔的發展過程中,總是火爆與爭議并存。隨著國內快遞行業邁入新的階段,極兔下一站將走向何方?
2020年,極兔進入中國市場時,國內前 8 大快遞公司累計市場占有率超過 80%,能夠實現快速突圍,與OPPO系創業團隊班底密不可分。極兔創始人李杰是知名投資人段永平的“門徒”之一,也曾是OPPO安徽和江蘇的代理商,以及OPPO印尼業務的開拓者。極兔誕生的原因之一,也是OPPO使用的印尼快遞公司無法滿足業務需求。 極兔前員工王田告訴Tech星球,在國內起網階段,極兔的迅速崛起也離不開OPPO經銷商體系,“他們成為第一批加盟商,有已經成熟的人脈、市場、渠道資源,此前在步步高、OPPO等品牌上都有成功的先例,現在只不過是換一個生意來做?!?/span> 王田回憶道,初期極兔曾經嘗試過類似直營模式,但經過半年探索并不順利,最終走向了如“三通一達”一樣的加盟道路,不同的是,極兔是“區域代理制”,區域代理商直接與總部接觸,擁有更多的自主決策權,并能獲得股權等激勵,讓雙方形成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 極兔發展的另一重要時間節點,是收購百世快遞,王田說,初期極兔訂單主要依托拼多多,收購百世快遞,不僅能拓展淘系等電商平臺客戶,還能幫助極兔獲取更加優質的加盟商。 “比如,在一片區域里,百世快遞和極兔原有加盟商會對半分,后期誰經營好,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其實有點優勝劣汰的意思。”在王田看來,收購百世快遞,幫助極兔真正坐上國內快遞行業的牌桌。 招股書顯示,極兔目前擁有104個區域代理及約8700個網絡合作伙伴。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22年,在收購百世中國的次年,以包裹量計算,極兔以120.26億件的戰績,拿下了10.9%的國內市場份額。 而且,國內市場營收占比也不斷攀升,并已經超過東南亞市場,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間,極兔來自中國地區的收入占比已經由31.19%提升至56.36%。 從企業內部來看,王田介紹,在極兔的發展過程中,延續著比較明顯的OPPO系基因,團隊效率很高,但也容易出現抱團現象,類似內部晉升機制等方面有待改善。 從極兔官網也可以看到,極兔的企業價值觀中,包含著段永平所推崇的“本分”。再比如,極兔快遞員工服上“在一起,有未來”的口號,王田說,這其實是考驗著不同團隊之間的磨合,以及最終融合到一起的效果。
在區域代理制、電商紅利等系列基礎之上,極兔目前收獲“東南亞第一、中國第六”的市場份額。不過,比起東南亞市場的穩健盈利,極兔在國內市場的突飛猛進是建立在補貼與虧損之上。以2022年為例,極兔中國單票快遞價格為0.34美元,單票成本為0.4美元,相當于送一單要虧6美分(合人民幣約0.4元)。 此前,晚點LatePost曾報道,2019-2021 年,極兔投入大量補貼,在不同地區以低于當地快遞30%-50%不等的價格攬收快件搶奪客戶。 隨著在國內市場突圍,極兔已經逐漸告別昔日激進的價格戰。李茗是極兔東北區域一名加盟商,也是原來的百世快遞加盟商,據她透露,最初極兔給到網點的派費能達到2元左右,現在就是1.1元左右。Tech星球與多位區域加盟商咨詢時,他們也均表示,現在極兔在各個方面已經跟“三通一達”差不多,走中低端市場的快遞企業目前整體差別并不大。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自2022年下半年極兔內部已經開始實施將本增效措施,也是為沖擊上市做準備。 反映到業績上,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極兔經調整凈利潤虧損分別達到4.76億美元、11.78億美元、14.88億美元和2.64億美元,在今年上半年呈現一定程度虧損收窄。 另一大改變在于,極兔初期大部分訂單由拼多多貢獻,但從招股書披露數據來看,自2022年起,拼多多給極兔帶來的訂單貢獻下滑了28%,占總收入的比例已不足17%。不過,拓展其他電商平臺,極兔面臨的挑戰也不小,據晚點 LatePost報道,2022年,極兔單量中,阿里系的訂單高峰期不足兩成,抖音、快手和其他渠道的單量約一成。 視頻號商家劉明已經與極兔合作兩年,他告訴Tech星球,極兔的優勢是便宜好用,覆蓋范圍也比較廣,但缺點是丟件率偏高?!安⑶?,在冬季時候,極兔在東北區域會漲價,因為會給快遞員低溫補貼,差不多一單漲一元,按照我們日均800單量來說,漲價影響比較大。但其他快遞基本不會漲,所以會改用其他快遞。” 此外,部分加盟商表示,極兔開始承擔拼多多退貨上門的服務,一位位于大學城區域的極兔加盟商表示,現在每天能夠收到來自拼多多“推流”的寄件訂單差不多60單,是一筆非常穩定的收入來源。
快遞行業涉及的產業上下游鏈條非常廣,“低價戰”過后,想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極兔的一大挑戰在于,需要去提升一系列基礎設施去優化各個環節效率。此外,極兔還需要不斷提升服務口碑差,解決末端配送整合混亂問題等。 2022年末,據晚點LatePost的報道,一位投資人曾在過去兩年中調研過極兔華南地區多個中轉場,他發現,極兔的關鍵設施與中通存在3-5年差距。因此,該投資人判斷,因基礎設施落后,極兔的單票成本比中通高30%-50%。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極兔已累計投資13.45億美元用于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招股書中還提及,未來,極兔打算將現有的通用技術框架JMS平臺應用到所有市場,并進一步開發全球數據管理平臺來提高數字化經營能力。 上市前夕,極兔也在繼續通過“買買買”方式,以11.83億元收購了順豐旗下的豐網速運。根據2022年順豐半年報,豐網速運完成19個省、229個城市及2個直轄市的覆蓋,運營1671個加盟站點,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極兔進一步補齊基礎設施建設。 另一方面,極兔還在還在繼續開疆拓土,在國際市場上,東南亞市場之外,過去兩年中,極兔開始逐步進軍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在內的中東、拉丁美洲、北非的新市場。除了快遞業務外,極兔也開始從事跨境物流服務,已涵蓋貨運代理、小件包裹及倉儲解決方案。 國內市場,在極兔的營收上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過,狂奔之后,極兔的增速呈現一定放緩。2020年~2022年,極兔在中國的包裹量分別為20.84億件、83.34億件以及120.26億件,年度增長率分別為300.01%以及44.29%,但今年上半年包裹量為64.46億件,同比增長僅為15.05%。 未來,極兔想要在激烈的快遞市場競爭中,繼續拓展市場份額,挑戰難度也在不斷加大。 一方面,順豐、京東、“三通一達”等國內快遞企業,紛紛加碼布局海外業務,未來勢必與極兔展開正面競爭。另一方面,今年以來,隨著菜鳥入局自營快遞,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快遞企業紛紛開始卷服務、拼速度,諸如推出“半日達”等配送服務。 對于快遞行業的“鯰魚”極兔而言,上市無疑只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 (備注:文中王田、劉明、李茗等皆為化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