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探探合并調查:打政策擦邊球風險猶存觀點
而對于近期陌陌與探探的兩強聯手,部分創業者并未擔憂。業內人士,二者的結合更多的還是品牌價值的提升,依托具體生活場景的陌生人社交仍充滿機會。
陌生人社交在社交產品中一直都扮演著較為敏感和微妙的角色。此番陌陌7.35億美元收購探探,更是拋出一大話題,究竟是陌生人社交再迎第二春,還是探探成了陌陌的續命之用。
早些年,微信的“漂流瓶”、“搖一搖”、“附近的人”與早期版本的陌陌曾經一同被人為賦予了兩性色彩,并讓用戶產生了較為不好的印象。一位資深互聯網分析人士在接受藍鯨TMT記者采訪時表示,陌生人社交產品背后,究竟是源于人對于陌生人交友有著真實的剛需,還是源自對于隱私窺探、對于男女之情的渴望,難以說清。“有打擦邊球之嫌”,該位人士表示。
而如今,微信已經基本遠離了陌生人社交而步入熟人社交的領域:搖一搖的歌曲、電視將搖陌生人的功能弱化不少,朋友圈只能熟人可見,幾乎已是完全基于線下人脈圈,而陌陌也通過產品的迭代和直播頻道的加入,在近些年漸漸甩掉了早期令人尷尬的外號。
重拾社交的陌陌,需警惕合規
而陌陌收購探探,此次外界的反應出乎意料的冷靜。一種聲音認為,在陌陌當下的直播業務與用戶數量均呈現增速均放緩現象的情況下,陌陌收購探探更多的是穩住自家的“后院”,在直播業務有變數的可能性下守住社交的版塊。
根據資料顯示,陌陌在2015年推出的直播業務,在2016年業績環比增長率達到271%,而如今該數字已跌至16.65%,在去年第三季度攬下3.026億美元,占比超過85%,直播業務儼然已成為陌陌最賺錢的業務,然而在用戶增長堪憂的情況下——其同比增長率從2014年4月的106%下降到去年三季度的21%,付費用戶數量的增長速度惹人擔憂。
相較之下,探探則在去年11月實現了用戶數破億的數據。龐大的用戶群體,主打女性用戶再加上陌生人社交屬性的產品,無疑對陌陌形成了很好的互補關系。陌陌CEO唐巖對于這次的收購也曾表示,產品線將得到進一步豐富,并將繼續投資或孵化多個子品牌來滿足不同人群的社交和娛樂需求。
但探探除了用戶究竟能為陌陌帶來什么,這或許也是每一個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從性質上來看,探探的成長道路與陌陌早期無異,從產品結構上來說,探探僅靠左滑右滑來實現用戶的相互匹配,而付費深度又顯得十分不足:除了開通會員來享受一些諸如定位,特別“中意”對方的一些次數以外,也就只有花錢以一定單價購買任意數量的特別“中意”對方次數這一項了。
該位資深互聯網分析人士表示,陌生人社交的出發點需要區分。有的陌生人社交所涉及到的點對點背后卻是利用的人的欲望。不僅會造成平臺上出現亂象,也會使平臺自身走在危險的邊緣。李林在采訪中也曾表示,社交平臺更多的是靠人去吸引人,如果一家平臺有好看的女性,受到很多男性喜歡,那么只要這位女性留在這個平臺,就會有持續不斷的人去關注他,并為平臺帶來流量。
而這種情況,距離視頻直播平臺過去曾出現的大量靠色情內容,或者穿著暴露的女主播來吸引用戶的情況并不遙遠,因此對于平臺審核把控的能力要求也十分之高。雖然作為行業內一員的李林認為,目前大的監管環境還是較為寬松,但他同樣也認為,陌生人社交平臺必然離不開監管上的顧慮。
業內創業者:不受收購影響,陌生人社交依然充滿機會
無論陌生人社交是否能借助此次收購事件再掀一陣新的“春風”,相信陌生人社交蘊含廣大機會并堅持在這一領域的人仍舊不少,根據App Annie的數據顯示,iOS系統中“交友”類App就有700款,而IT桔子上則顯示相關的融資事件有數百起。龐大的創業者人群中,記者尋找到了其中一位,名叫李林。
李林原本在一家美股上市的公司工作,自2010年開始先后經歷了內部創業和出來自己創業兩次歷程,兩次都是做的與陌生人社交相關。第一次,他嘗試做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后來項目失敗,改為針對酒吧這一特定場景的人群來做陌生人社交,并一直做到現在。8年陌生人社交創業做下來,他告訴記者,堅持的原因是因為相信人的社交需求不會減弱而會增強。
“從古至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飛鴿傳書,有書信,有電報,有e-mail,而且國內目前的現狀較為保守,與國外還有較大差距。”他舉了一個例子,在國外的酒吧中,一瓶啤酒喝完,可能認識了酒吧大多數人,而在國內,可能要喝五六瓶啤酒,才會有勇氣和陌生人說話。所以這類項目在國外做反而簡單,其實這就是一個信任問題,無論是國內外,做陌生人社交最大的難題就是做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如果一個平臺用戶質量高,用戶無需為假頭像,假照片,虛假信息而擔心,那么陌生人社交平臺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除此之外,國內對社交產品的態度在經歷從保守到開放的變化也增加了他的信心。無論是身邊的好友還是一些公開的交流場所,都可以感覺到人們對于這類產品使用情況的有意回避。在不少人心中,使用陌生人社交產品是一件極其“羞愧”,難以啟齒的事情。“這從另一方面也阻止了社交產品在國內的傳播,反觀我們曾經嘗試的東南亞地區,用戶活躍,傳染性強,產品的情況也會好些。”
雖然隨著90,95后成為主流,市場的情況變暖,但李林仍然難以阻止第一個項目走向失敗。根據他的描述,他的項目甚至比陌陌的出現更早上半年,并且曾接受后來去陌陌任職,當時在網易的一個人的邀請,在網易接受了視頻專訪。對于失敗的原因,李林有些無奈:“做陌生人社交想出來,需要資本,當時我們也和很多投資機構談過,也對我們很有興趣,但是因為公司結構的問題沒法把我們接過來,也需要資源,和陌陌相比,運營這塊那時是我們的短板,當時開發時前后十多個人。”不過現在,他對自己的業務充滿了信心,雖然營收與支出情況目前只是平衡,但他已經決定在深圳、麗江、北京之后再去拓展五個新城市。
而對于近期陌陌與探探的兩強聯手,他并沒有覺得擔憂。在李林看來,二者的結合更多的還是品牌價值的提升,而二者的陌生人社交產品主要還是泛大眾,依托具體生活場景的陌生人社交仍充滿機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