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業“大標模式”不可持續 優質資產缺失是關鍵金融
監管風暴已經帶來行業“地震”, 作為深圳綜合規模最大的P2P網貸機構之一的紅嶺創投,于今年7月底宣布3年內逐步退出P2P業務。
監管風暴已經帶來行業“地震”, 作為深圳綜合規模最大的P2P網貸機構之一的紅嶺創投,于今年7月底宣布3年內逐步退出P2P業務。近日,在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舉辦的培訓交流會上,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直言網貸機構的“大標模式”不可持續,而小額信貸最關鍵的問題是風險控制。
“在新的監管政策下,大標肯定是不能發了。”周世平表示,目前個人在網貸平臺借款不能超過20萬,企業不能超過100萬是一道門檻,未來各平臺整改合規以后,這個額度可能會稍微放開,但也不會太大。“因為從監管層來說,是不愿意互聯網金融行業出現太大的風險、太大的杠桿。”周世平說。
但他認為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適合做小額信貸。他說:“小額信貸沒有抵押物,幾萬、十幾萬借出去,到最后不良資產肯定會很多。傳統銀行已經做了幾十年,在小額信貸上,目前從全國性來說沒有幾家傳統銀行能把小額信貸做得很好。”
他表示,資本市場不乏互金行業、類金融行業靠燒錢維持,靠講故事上市,最終沒有利潤支撐,規模越大窟窿也會越大,到最后一定崩盤,影響的是幾十萬、上百萬的投資人,所以從行業成本來說一定要為社會考慮。
“紅嶺創投為什么選擇三年清盤?”周世平表示自己對網貸行業不是太看好,主要是行業內部的問題,優質的資產很少。網貸行業里,投資人要拿高利息,導致運營成本很高,而平臺管理跟銀行比相差很多,因此平臺借款人的成本很高,有時候達到年化40%、50%的利息。“借這樣高利息錢的人,本身就可能是負債很高,甚至借新還舊,一旦不能還款,你惡性催收,國家不許;打官司,他也沒錢還,風險很高。”周世平說。
說到行業轉型的建議,周世平肯定網貸行業生存空間還是有的,但是要靠精細化的管理,要把風險控制好,而不是靠燒錢。
“傳統線下民間借貸市場一直存在,因此網貸行業肯定有利潤空間。”周世平表示,不少網貸企業現在規模不夠,收入覆蓋不了成本,但把公司精細化管理好,想好盈利模式,做好風控,還是有生存價值的。“能夠掌握優質資產,或者在某一細分領域能找到優質資產也能找到資金,這樣還有出路。”
【來源:網貸天眼】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