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發力硬件市場,是有備而來還是無奈之舉觀點
AI時代下,硬件不是核心,但卻成為了通往未來的入場券。只有擁有一個良好的硬件基礎,軟件平臺才能表現會更好。從這個層面來看,谷歌的硬件路,值得冒險一試!
谷歌秋季發布會來勢洶洶,一口氣發布了包括手機Pixel 2、音箱Google Home、筆記本Google Pixelbook、無線耳機Pixel buds和相機Clips等重量級產品在內的8款硬件產品,新任CEO桑達爾·皮查伊更是高調宣布,在AI時代,谷歌不是要做一個大后方,而是要親歷戰陣,主動以硬件去推動創新。
這一系列動作,無不預示著,硬件將被谷歌提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移動互聯網時代靠著安卓系統大殺四方的谷歌也被業界和媒體寄予了厚望,甚至有媒體在發布會后驚呼:谷歌入局,其他的硬件產生商可能要走向衰亡了。然而在筆者看來,這一切似乎言之過早,谷歌的硬件路并不好走。
數據成為谷歌之痛
眾所周知,數據是AI的養料,想要在智能硬件時代有所斬獲,數據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但是安卓的成功卻沒能讓Google組件連接到海量用戶。介于安卓系統的高度開放性,大量硬件廠商在使用安卓系統時都拋棄掉了Google的基礎組件組件(俗稱Google全家桶,包括google play服務 google賬戶管理程序 google服務 google應用google play商店),這也讓其難以獲取更多安卓手機用戶的使用數據。缺乏深度研發AI技術所需的養料,也就導致了Google推進AI戰略時屢屢遭遇瓶頸。
谷歌陷入了兩難的處境。堅持安卓的開放自由,谷歌將無法獲取到自己想要的數據;對OEM廠商進行權限限制,勢必影響到自己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安卓聯盟。
推動Google組件的安裝量,就必須對這些OEM廠商使用的Android系統進行權限限制,像iOS系統那樣限制用戶的自由度,封殺其他手機產商的電子市場、搜索、語音識別,并且強制保留自己的Google組件。但全球諸多國家都以安全為由禁止安裝Google組件。另一方面,Google一意孤行的強制安裝Google組件,也將與安卓系統開放自由的理念背道而馳。由此可見,強制預裝非長久之計。
營銷再成谷歌硬件路上的攔路虎
拋開技術層面,以軟件和互聯網聞名的谷歌,營銷一直不是其強項。舉個例子,Google手機也曾考慮進行線下銷售,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只在網上售賣。其手機產品此前每年銷售50萬臺,甚至不如錘子的銷售量。這充分證明其并不善于硬件銷售,僅憑自身軟件的優勢,很難在硬件市場上立足。
與此同時,在軟件市場上一家獨大的谷歌并不一定適應硬件市場激烈的競爭,它有太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蘋果等對手在銷售硬件方面有著成熟的經驗,并且在國內外擁有龐大的銷售網絡,以及無可撼動的強勢的品牌影響力,而這些正是Google是匱乏的。
無論是數據還是營銷,谷歌都不占優勢,那么AI時代,谷歌如何才能完成逆襲?
搭建生態圈或成破局關鍵
在向AI時代轉變的過程中,用戶對于硬件的需求發生了改變,這就給谷歌提供了機會。
決定購買與否的因素不再單純是硬件本身,更多的是其背后的生態圈及通過生態圈所提供的服務。用戶購買亞馬遜Echo,不只是為了買音箱,而是為了享受對話式的電子商務服務;同樣的用戶選擇谷歌的Nest,也不僅僅為了當溫度計用,而是看重其背后的家庭環境管理服務。單純提供軟件服務或者硬件輸出的模式在AI時代已經行不通,搭建完善的生態圈才能在AI時代立于不敗之地。
另一方面,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使得傳統的時間秩序變得不再奏效。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中提到過:“時間是新的戰場。所有的行業都在里面征戰,行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時間是新的貨幣。而且沒有濫發鈔票的央行,你買了這個就買不了那個。”
對于用戶時間的爭奪不再是某個行業的專利,無論是以蘋果、谷歌為代表的移動時代的王者,還是以微信、facebook為首的社交平臺,大家都把注意力從用戶的“口袋”轉向了用戶的“時間”。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爭也已不分邊界。在用戶時間面前,微信和支付寶可能是對手,谷歌和亞馬遜一樣可能是對手,這也變向加劇了以生態為核心的職能硬件時代的競爭。誰能搭建更更完善的生態圈、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自然就會搶占到更多的用戶時間。
基于這兩方面,搭建生態圈成為AI時代硬件領域破局的關鍵。而憑借在知識圖譜、自然語音處理、翻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AI核心技術上的先天優勢,谷歌完全有能力打造屬于自己的生態圈。另外,通過收購HTC等行為,也將增強其自身的硬件研發實力。
從在發布會上發布的8款新品看,范圍涉及手機、電腦、智能音箱、手寫筆、智能攝像頭等等領域,看似硬件大雜燴,背后卻彰顯著谷歌通過智能硬件于布局生態圈的野心。
總結
從“移動時代”到“智能時代”的升級過程中,打造生態閉環已經成為巨頭們心照不宣的共識。AI時代下,硬件不是核心,但卻成為了通往未來的入場券。只有擁有一個良好的硬件基礎,軟件平臺才能表現會更好。從這個層面來看,谷歌的硬件路,值得冒險一試!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