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衡集團宣告破產,“東北藥王”朱吉滿哪一步走錯了?互聯網+
導讀
“東北藥王”朱吉滿哪一步走錯了?
“東北藥王”朱吉滿哪一步走錯了?
文 | 陳銀
近日,上市公司譽衡藥業,發布了一則公告,稱其母公司譽衡集團破產重整失敗,宣告破產。 同時表示,公司與譽衡集團在資產、業務、財務等方面均保持獨立,控股股東破產不會影響公司經營。
截止目前,譽衡集團持有譽衡藥業股份達7.06億股,占比32.13%。由此看來,譽衡集團破產事項可能會導致譽衡藥業控制權發生變化。
據悉,譽衡集團創始人朱吉滿曾為黑龍江首富,而如今這位曾經的“東北藥王”很有可能失去自己一手創辦的集團。
2000年,黑龍江一所藥廠瀕臨破產,而這家企業有一種骨科藥——鹿多瓜肽正在研發之中。當時,還是藥企市場部經理的朱吉滿,看到了這款藥的廣闊前景,便力排眾議,以168萬買下了這家藥廠,并將其改名為“譽衡藥業”。
之后,朱吉滿為鹿多瓜肽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自己的銷售渠道,2004年,這款藥還被列入國家醫保。
強大的銷售力量加上被納入醫保的利好條件,這款產品為譽衡藥業創造了巨額利潤,截止2009年,已高達1.57億元,譽衡藥業也因此逐漸在行業內穩住了腳跟。
某骨科副主任醫師回憶說,幾乎每個骨科大夫都知道這款藥(鹿多瓜肽)。
2010年,譽衡藥業成功上市,之后憑借一步步并購,市值最高時甚至超過了320億,朱吉滿也以105億的身家登上黑龍江首富。
不過朱吉滿的瘋狂并購,也讓他一步步跌落深淵。
據統計,這些年,朱吉滿總共豪擲129億元在資本市場瘋狂買買買, 共實施 27 起并購案,成功完成 14 起。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譽衡集團子公司西藏譽曦以5倍杠桿入股信邦制藥,讓其創始人張觀福一次性套現30.24億離場。為了這次并購,朱吉滿質押了97次,被稱質押狂人。
據悉,這些年被朱吉滿重組并購的企業包括哈爾濱蒲公英藥業、奧諾制藥、上海華拓等,產品線覆蓋到骨骼肌肉、糖尿病、心腦血管、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劑等領域。
不過,產品線彼此間沒有關聯,協同發展恐怕很難。據悉,2018年,信邦制藥凈利潤為虧損12.3億元至虧損13.5億元。
與此同時,瘋狂并購也帶來巨額債務,2018 年底,譽衡藥業的負債已經高達 50.83 億元(其剛上市時資產負債率不到 5%),到了 2019 年,其公司資產負債率更是已飆升至 75.21%。
無獨有偶,在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國家藥品重點監控目錄、帶量采購等政策下,譽衡藥業的鹿瓜多肽未能進入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磷酸肌酸鈉等多個主要產品也深受影響。公司營收出現大幅下滑。 2019年,譽衡藥業凈利潤下降2214.30%。
同年,譽衡集團多年并購累積的大量商譽開始減值暴雷,公司現金流出現巨大缺口。朱吉滿財務風險爆發,債權人起訴,其所持譽衡藥業部分股權被司法凍結。2020年7月,譽衡集團面臨破產重整。
如今,譽衡藥業選擇與譽衡集團脫離關系,以求自保。
但隨著醫療改革的持續深入,醫藥行業正在由營銷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而相比于投入巨額并購資金,譽衡藥業花在研發上的費用少得可憐。
今年一季度,譽衡藥業研發費用達 1937.88 萬元,同比下滑 25.51%;銷售費用達 4.56 億元,占營收比例達 59%。
更雪上加霜的是,在集采時代,譽衡藥業還因為曾發生過受賄行為而被拒之門外。據悉,譽衡藥業手中的PD-1產品有資格參與本次醫保談判,但不在過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名單中。
對于譽衡藥業如何自救,某私募基金醫藥投資組研究員認為,壯士斷腕、尋找新賽道不失為一條涅槃之路,做得好一些的比如同樣面臨集采失標,業績失速,股價縮水等問題的華東醫藥,其在醫美賽道上的并購和突圍就比較成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