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中國盈利下滑,張亞東們卻千萬年薪!網友:學學萬科郁亮觀點
綠城中國盈利下滑,張亞東們卻千萬年薪!網友:學學萬科郁亮
文:向善財經
最近,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綠城中國)發布公告,披露了今年前七個月的未經審核營運數據。
根據公告顯示,綠城中國7月份單月實現銷售套數2826套,銷售面積約36萬平方米,當月銷售額達到106億元,銷售均價約為每平方米29755元。老實講,這個表現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也還算不錯。
不過可惜的是,如果來看前七個月的整體表現,綠城中國累計總合同銷售面積達到約704萬平方米,總合同銷售額為1475億元。隨后有媒體指出,這一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2%。
這就說明現在綠城中國的經營壓力依然很大,整個房地產行業還是在過緊日子、過苦日子。
但越是如此,那個近年來一直被外界詬病的,綠城中國高管薪酬在一眾央企背景開發商中遙遙領先的事情,就越發地令投資者們不滿。
特別是在現金分紅比例于2023年還出現大幅下滑的背景下,確實不免給人一種:
綠城中國的前線市場吃緊,后線高管們緊吃的既視感……
張亞東、郭佳峰們超千萬年薪,配得上綠城中國的業績嗎?
據綠城中國的年報顯示,2023年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的薪酬為1217.1萬元,執行董事、行政總裁郭佳峰的薪酬為1074.4萬元,其余高管,如執行董事吳文德、耿忠強、李駿等高管的年度薪酬為420.5萬元;
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
2022年,張亞東、郭佳峰的年度薪酬分別為1234.5萬元、1076.3萬元,吳文德、耿忠強等高管的年度薪酬則為441.9萬元。
很明顯,綠城中國似乎也注意到了投資者們的不滿聲音,所以高管們在2023年的薪酬水平較2022年出現了些許下調。
但問題是,這種調整幅度幾乎只是九牛一毛罷了。如果橫向對比對來看,綠城中國主要高管(董事長、行政總裁)的薪酬水平還是居高不下,在整個上市房企中幾乎仍能排進前三,僅次于龍湖和瑞安房地產。
除此之外,在眾多央企背景的開發商中,綠城中國主要高管的年度薪酬也是遙遙領先。以2023年度為例,位于央企開發商主要高管薪酬榜第二位的華潤置地,就遠低于綠城中國的薪酬水平。
其中,綠城中國的董事長(董事會主席)張亞東為1217萬元,而華潤置地的僅為732.5萬元,比前者少了近500萬元;綠城中國行政總裁郭佳峰年薪為1074萬元,華潤置地的多任總裁基本都在700萬元左右,同樣差距巨大。
那么拿著如此之高的薪酬,張亞東們應該幫助綠城中國實現了不錯的業績吧?
據天眼查APP顯示,2019年—2023年綠城中國的營收規模從615.9億元增長至1314億元,這個表現其實是相當不錯了。
但是在盈利能力方面就有些不盡人意了。毛利潤方面,2020年同比下滑0.43%,2023年則不僅同比大幅減少22.47%,而且還僅實現了170.7億元的規模,幾乎倒退至2021年的毛利水平;凈利潤方面,2023年綠城中國的(除稅后溢利)年內利潤為66.78億元,也較2022年的88.95億元減少了25%。
在這種情況下,綠城中國對應的毛利率也從2019年的25.39%,一路下滑至了去年的12.99%。凈利率則是從2020年的高點8.76%連降三年至5.08%。
很明顯,張亞東們確實為綠城中國做出了不少的成績,但就是在最關鍵的利潤方面表現一般。
或許正因如此,雖然近年來綠城中國堅持了連續現金分紅,但分紅比例卻出現了大幅下滑。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2019年,綠城中國現金分紅占歸母凈利潤的比例高達62.7%,2020和2021年分別為35.29%、35.35%,到了2022年又回升至48.99%。隨后在2023年,則又降至了35.22%,同比上年降低了近14個百分點!
在這種情況下,也確實不難理解投資者們會對綠城中國的高管薪酬有意見了……
張亞東們,距成為“郁亮”還有多遠?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張亞東們的薪酬都是綠城中國薪酬委員會商議通過的。而且其在任上也確實做出了不少營收成績,所以高薪酬本身是有一定合理性。
只不過還是那句話,在當前整個房地產行業承壓,對應的股民頭投資者們過苦日子的背景下,就算張亞東們的高薪酬合理,但也應該學會適度避嫌。
畢竟在這方面,2022年時,建業地產新任CEO楊明耀年薪就已經降至了200萬元,以及330萬份購股權,與前任CEO王俊的5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410萬元)和2700萬購股權,實現了大幅腰斬。
隨后在萬科2022年年會上,董事會主席郁亮也表示,地產行業已經到了黑鐵時代,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出價能力,只為了金錢激勵的人不適合在黑鐵時代的行業中工作。
所以前段時間,在萬科集團發布完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2023年度業績公告后,萬科集團管理層就集體選擇了降薪:
2023年在萬科集團全職工作的8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自愿放棄2023年度獎金,2023年在任職期間內從萬科集團獲得的稅前報酬合計766.1萬元;4位獨立董事2023年在擔任董事期間從萬科集團獲得的稅前報酬合計人民幣150萬元。
同時,自報告披露之日(2024年3月28日)起,董事會主席郁亮、總裁祝九勝、監事會主席解凍自愿領取月薪稅前1萬元……
至此,萬科集團管理層的2023年度稅前報酬總額合計降至916萬元,同比2022年的3466萬元減少了73.6%。
那么問題來了,萬科郁亮,建業高管們難道真的不能為自己爭取高薪嗎?
很明顯是可以的。畢竟在A股中,公司巨虧,但創始人和高管們卻依舊拿著上千萬乃至億元年終獎的企業并不在少數。
但如今萬科高管們卻偏偏主動選擇了降薪,那么無論是出于何種目的,一方面在投資者看來,這確實有點同患難的意味了,也代表著高管們沒有躺平,愿意繼續為未來拼搏;另一方面對內也不至于薪酬差距過大,從而避免在行業下行期,進一步影響員工的發展積極性……
相比之下,綠城中國和張亞東們的高薪酬,在自身利益受損的股民投資者看來,自然就有點扎眼了!
所以我認為,即使張亞東們的高薪酬沒有錯,但是綠城中國卻或許可以換種放激勵方式。
就比如發放更多股份激勵以代替現金年薪,將高管們的利益真正與股民、與綠城中國的經營發展綁定到一起,這樣哪怕綠城中國的業績有所下滑、分紅比例不斷降低,但恐怕也能帶給資本市場無限的鼓舞和激勵!
總之,在地產行業持續承壓、各大房企高管們都紛紛帶頭降薪的情況下,綠城中國除非能保持業績不斷改善,否則董事長、總裁們高薪酬的這點市場詬病,恐怕還將一直延續下去……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