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浪潮下,瑞思學科英語的“突圍”與“回歸”互聯網+

眾所周知,瑞思2017年登陸美股,眼下,正值上市一周年。
近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的2018GET教育科技大會上,瑞思教育CEO孫一丁發表了“教育資產證券化大潮下,如何保持教育初心”的主題演講。
在這次演講中,孫一丁就當前教育產業中的資本力量和影響,以及上市以來瑞思的發展成果,和與會嘉賓進行了溝通和探討。
眾所周知,瑞思2017年登陸美股,眼下,正值上市一周年。這一年,瑞思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什么挑戰?瑞思未來的規劃是怎么樣的?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瑞思來說,有哪些影響?
帶著這一系列問題,觀察網記者采訪了瑞思教育CEO孫一丁。
機遇與挑戰并存 瑞思的未來很美好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教育行業的總收入從2013年的3.0365萬億人民幣增加到2017年的4.1942萬億,預計到2022年,教育行業總收入將達到6.2546萬億的規模,年復合增長率8.3%。政策扶持和產業利好讓中國教育行業的增長幅度成功“跑贏GDP”,這塊萬億級別的大蛋糕也成了眾多資本力量的目標。
正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瑞思于去年10月20日在納斯達克成功IPO。上市這一年,瑞思在校區規模、營業收入、學員數量等方面都保持了一個較高的增量。對于未來,孫一丁認為,隨著行業發展日趨成熟、國家政策監管加強,挑戰和機遇是并行的。
據孫一丁介紹:“未來,瑞思不僅要致力成為素質教育集團,也會在智能科技方面發力。瑞思在科技方面的應用有三個方向,一個是科技賦能教育,一個是科技賦能教師,一個是科技賦能運營。目前,瑞思正在搭建兩大智能平臺,一是COS智能管理系統,從前端、后端、中端整個體系串起來。另一個是智能學習系統,將孩子的學習,老師的培訓,以及家校,和家長的溝通,這些內容串起來?!?/p>
“突圍”的教育AI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很多互聯網教育公司開始嶄露頭角,“互聯網+教育”也成為行業熱議的焦點。對此,孫一丁表示,互聯網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能給教育提供很大便利,但它決不是教育的核心。所以,對于瑞思來說,我們更愿意稱之為“教育+互聯網’。
對于某些教育領域推出的早教機器人,孫一丁說:“AI智能產品,更注重在家庭教育這一塊,比如跟你打招呼,叫你刷牙、洗臉,教你一些單詞和口語類似這些東西。這些內容對于我們來講是輔助孩子學習的一種方法,還不能完全替代或者是完全解決教育遇到的一些問題,我覺得這類產品還是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沒有達到教學的目的?!?/p>
在談到線上線下教育時,孫一丁表示:“3到12歲這個年齡段,我不認為線上教育是更好的教學方式,教育是需要溫度的,在這個年齡段,除了跟老師之間的互動以外,學生之間的交流,它的社會性和其他的能力的培養,都是線上沒有辦法沒有完成的。所以這個年齡段,線下的教學是為主的,同時線上做一些輔助,比如外教口語方面。”
據了解,去年瑞思就推出了面向4到12歲孩子的在線口語課程Can Talk。這個課程也是瑞思線下課程的一個有利補充,孩子在線下學習學科知識,鍛煉團隊合作、項目管理、演講演示等能力,在線上更多的是進行口語的復習和交流。
孫一丁坦言:“我們認為未來線上教育對于線下教育,是一個挺不錯的補充。是今后線下教育的標配,大部分在線下,有一部分在線上,我們自己會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教育方式一直走下去?!?/p>
“回歸”的教育本質
互聯網解決的是距離問題,互聯網教育方面有它的優勢,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用互聯網教育的原因。就現在而言,互聯網技術能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正如目前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也是一種行業的升級。
孫一丁說:“說到課輔方面,瑞思也在做智能學習平臺,包括很重要的就是我們課后一部分的東西,線下學習以后回家利用線上的工具解決家輔的問題。另外線上輔助,孩子有大量的閱讀,線上不光是看,也有說,也有語音的糾正等等,對我們幫助都非常大。AI也好,互聯網也好,今后對于教育是有很大的幫助。不管科技如何發展,教育的本質不會變,上下五千年就是這樣一種面對面的授課方式永遠不會改變。
最后,孫一丁表示:“互聯網教育現在也在不斷發展和延伸,但教育還是要回歸到它的本質,不管是線上線下,課上課下或者校內校外這樣的方式,真正給到孩子和家長的東西,最終還是要有溫度,并且要有教學效果?!?/p>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