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蜂窩大數據看七夕過節新潮流:文化體驗比秀恩愛更時髦互聯網+

在七夕相關的旅游內容中,“乞巧”這一關鍵詞的熱度較去年同比上漲37%,而“情人節”關鍵詞的熱度則較去年下降4%。
七夕被商家包裝成“中國情人節”,但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揚,年輕人對七夕節的認知越來越回歸文化的本源。馬蜂窩大數據顯示,在七夕相關的旅游內容中,“乞巧”這一關鍵詞的熱度較去年同比上漲37%,而“情人節”關鍵詞的熱度則較去年下降4%。
“七夕節前后出游的年輕游客中,越來越多關注相關的文化體驗活動,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乞巧、吃巧果等與民俗文化相結合的過節方式,正在變得比以往的拍照秀恩愛更時髦、更有個性?!瘪R蜂窩旅游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說。
時值暑期旅游旺季,今年七夕,眾多景區和目的地推出了文化內涵豐富的七夕主題節事活動。贏得了年輕人的青睞。北京圓明園推出七夕巧市,為游客帶來穿針乞巧、投針驗巧等七項七夕節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頤和園也舉辦了多項傳統乞巧活動,由面點師傅和傳統手工藝人現場帶領游客體驗巧果、面人的制作。此外,成都永陵博物館的市集和詩會、新余仙女湖的七夕民俗文化周等活動,都吸引了游客的關注。
馮饒分析,今年七夕的傳統文化周、文化節等活動明顯比往年更多,旅游市場對于當下年輕人的需求,已經有了越來越深入、準確的認知與把握。隨著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這些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將在政策倡導與市場推動的共同作用下,在數量與質量上實現有進一步的提升,從而帶動整個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由于今年的七夕是工作日,市內游或周邊游成為七夕出游的主要方式。馬蜂窩調研數據顯示,68%的游客選擇在市內景區和周邊體驗七夕的文化氛圍,23%的游客選擇短途國內游,僅有9%的游客希望出國過七夕。同時,七夕節前或節后的周末也成為過節高峰期,59%的游客選擇“錯峰過節”,計劃利用周末出門感受七夕的節日氛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