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收處處是雷?京東又攤上事了快訊
一買一賣本來挺順利的事,可二手的水太深,想要找放心的平臺太不容易了。前幾日在北京國貿上班的張靈就遭遇了二手平臺到手惡意壓價的事件,別提有多糟心了,這個平臺就是——愛回收。
二手生意的水,真深。
來源|本原財經
作者|家里有山
適逢大促,不少消費者都選擇在這個時間段購入高價電子產品,而舊手機、舊電腦等數碼設備則會通過二手交易平臺處理。
一買一賣本來挺順利的事,可二手的水太深,想要找放心的平臺太不容易了。前幾日在北京國貿上班的張靈就遭遇了二手平臺到手惡意壓價的事件,別提有多糟心了,這個平臺就是——愛回收。
惡意壓價 狠狠避雷
京東與脫口秀藝人的合作風波剛過去不久,又被友商拉下水了。
作為京東商城的指定“以舊換新”服務商,只要你在京東平臺“以舊換新”,那么大概率繞不開“愛回收”,尤其是蘋果新機的以舊換新。
日前張靈在京東平臺看到iPhone 16 Pro的促銷信息,售價雖然比淘寶貴了500左右,但在京東以舊換新的話,可以補貼500元,看起來挺劃算的,立馬下單了。
她手中的舊機才買了一年,購機時愛回收線上平臺預估價格為2200元,滿2000還能補貼350元,2550元的總價雖略低于市場價,但勝在“京東-愛回收”一站式處理比較放心。
▲圖源:京東APP
誰想到事故馬上就來了,物流二次上門寄走舊機后的第三天,愛回收的質檢結果出爐了,舊機回收價變成了1190元,隨之補貼也降檔了,由2550元的回收總價到手就被刀成了1360元,心都碎了。
問京東客服,遲遲沒有回應。二日后愛回收方打來電話稱質檢結果就是這個價,有三項不符(屏幕劃痕、邊框磨損、鏡頭灰斑),這三點大家懂的都懂。張靈急了,鋼化膜、手機殼全方位包裹的一年機,發之前完好無損,你一千就想給我收走,不賣了,京東的500元補貼也不要了。
愛回收一聽不賣,又加價600,最后拉扯一番后才成交。
隨后張靈打開社交平臺一看,“狠狠避雷京東愛回收”的帖子鋪滿整個小紅書界面,總結起來就是:京東與愛回收以補貼為誘餌,哄著消費者以舊換新下單,下單后再以各種理由壓價,最好壓價到補貼用不了。
有消費者支招:“一定要選擇上門回收,郵寄必被刀,還可能被拆機,后悔都來不及。線下或者上門當面回收就合理得多。”平臺隨意定價,還有這種貓膩?
更有甚者,把京東和愛回收一起投訴到了12315上,投訴完處理速度快多了。
▲圖源:小紅書
都知道二手交易市場的水深,沒想到京東這樣的大平臺和愛回收這樣的上市公司也毫不注重口碑啊!張靈表示吃一塹長一智,學到了。
無獨有偶,在黑貓投訴上,北京市民李先生表示,自己在愛回收出售一臺蘋果 iphone 12 pro,平臺給出的估價是3200 元,但質檢過程中卻以“手機存在維修記錄、輕微使用痕跡”為由,估價降至 2450 元。而李先生堅持表示自己的手機從未維修過,投訴無果。
還有不少用戶反饋,愛回收存在低回收價、惡意壓價、私自拆機檢查、導致產品電池受損、霸王條款等問題。
前些日子,1818黃金眼還報道了另一個離奇事件。
陳先生在京東上買了臺新電腦,打算把舊電腦處理掉,就通過京東搜索“回收”二字,跳出來“愛回收”平臺,結果舊電腦寄過去后竟沒了下文。
據陳先生介紹,他是5月底將舊電腦寄給了愛回收,直到9月中旬,才發現訂單被單方面取消了。在咨詢愛回收客服后,對方表示發短信提醒過他,陳先生仔細檢查發現了一條詭異的短信,說電腦給他寄回來了,訂單號碼是SF0000000000000。
而陳先生沒有收到退貨,也沒收到錢,原本預估的1500元,愛回收方面稱檢測不合格,只能給1000元。
該事件引發熱議,“舊電腦寄給愛回收凌晨收到詭異短信”隨即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對平臺的聲討。
交易糾紛極度影響用戶體驗,對于愛回收來說是個大麻煩,如果不趁早解決這些問題,將來將會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當然這些情況不僅僅愛回收存在,轉轉也曾被曝光出具“陰陽”檢測報告,一度登上了熱搜。
對此轉轉官方還發布回應認錯,表示在回收檢測中,確實存在“屏幕輕微劃痕”和“攝像頭拍照有斑”的情況,并導致了回收價格的降低。
3C二手率并不高,如果一個二手平臺一旦給用戶留下了極差的體驗,大概率會永久失去這個客戶。對于愛回收來說,如今陷入到了一個循環中,低買高出賺差價成為營收手段,但是導致用戶體驗差,隨后用戶逐步減少,為了保持利潤進一步壓低價格...
這顯然并不是一個健康的營收模式。
賺差價賺到上市
愛回收是二手消費品第一平臺,事實上,愛回收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由TO B業務支撐起來的公司,靠的是中間商賺差價的盈利模式。
企查查顯示,愛回收所屬公司的全稱為上海萬物新生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陳雪峰是程序員出身,早年間,他和朋友共同創立了一家二手商品交易網站,兩年以后,項目很難做下去了。
陳雪峰的創業團隊認為必須做一個不熱門、難做的行業,不然競爭者無數,大廠虎視眈眈,成長起來的機會不大。
一番自省和調整之后,他們選擇轉型的方向是:電子產品回收。
得用戶者得天下。愛回收深知TO C用戶的重要性,于是,愛回收和京東形成了深度的綁定。在2019年又買下了京東旗下的二手商品交易平臺拍拍網,鞏固了愛回收與京東的合作地位。
旗下坐擁三款App,分別是愛回收、拍機堂和拍拍,完成了“C2B+B2B+B2C”的業務閉環。
2021年6月18日,愛回收披上“萬物新生”的新戰袍登陸紐交所,成為“中概股ESG第一股”,并且斬獲280億的市值。
根據其招股書,在IPO前,京東集團持有萬物新生34.7%的股份,五源資本持股為14%,天圖資本持股為8.5%……
愛回收與京東簽訂了為期五年的業務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就包括了用戶流量、營銷、客戶服務和售后服務等方面。這被市場解讀為,借助京東的流量進一步擴充自己的C端用戶。
上市之前還有個小插曲,陳雪峰以及另一位創始人孫文俊大幅折價減持了公司股份,被質疑提前套現。
上市后的業務發展情況如何呢?
美股二級市場上,萬物新生總市值為40億人民幣左右,與上市當天的280億元市值相比,已經跌去了大半。
不過期最新財報數據卻不錯,2024年第二季度,愛回收總收入37.8億元,同比增長27.4%,超過收入指引區間高端,連續八個季度實現盈利。
口碑好不好的不管,錢是實實在在地賺到手了。
一場刮骨療傷
在環保盛行的當下,二手概念被成功激活。隨著人們使用的3C產品越來越多,其廢棄產品中潛在的回收價值也非常可觀。
CIC灼識咨詢數據顯示,以GMV口徑計算,預計2026年中國二手消費電子設備交易和服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9875億元。
但“二手產品的價格到底該定多少”,就像是商家與消費者在模糊地帶的一種博弈,糾紛與矛盾時刻都在發生。
當然,不只是愛回收,轉轉、閑魚、以及正在沖擊IPO的閃回科技們都曾或多或少地有過質檢壓價的投訴案例。雖然不可否認的是,質量投訴更多出現在第三方平臺上,難以得到進一步證實,所以我們暫時也不宜妄下結論。
▲圖源:網絡
但是愛回收們其成千上萬條消費者投訴,多少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現在二手電子回收行業的發展困境——前端有市場,后端有想象力,唯有中間的二手商品回收交易端卻遲遲做不到規范,也打不通市場,亟需一場刮骨療傷式的變革。
市場越來越卷,用戶體驗、服務水平、價值創造這些都是下半場要被考驗的重點。
畢竟用戶是活的,體驗做不好,即使有京東這種大靠山在,也很難留住用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