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無線充電技術對于手機設備的意義觀點

現今距離高效率的隔空無線充電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明美無限認為這一技術已經初具成效,對于最終隔空無線充電技術的實現同樣指日可待。
眾所周知,蘋果在去年秋季發布會上推出了支持無線充電的新款iPhone、Apple Watch Series 3以及新的AirPods殼子,但是AirPower無線充電板要到今年才能上市,所以現在蘋果推出了幾款第三方的無線充電設備供用戶購買。
不過,無論是AirPower,還是其他的無線充電設備,他們的局限都在于需要充電的智能設備必須放置在充電板上。這樣一來,板子的大小就決定了充電設備的數量,這種情況在某些場景下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
目前在手機上采用的無線充電技術的主要有電磁感應和電磁共振兩種,而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無線充電設備基本采用Qi標準,即電磁感應式無線充電技術。不過,現階段的無線充電技術存在的問題一來是充電效能較低,二來需要借助充電板作為傳輸載體。
而美國有一家專注無線充電技術的初創公司Pi,之前推出了一款更加高效便捷的無線充電產品Pi Charger。這款產品基于Qi的共振感應和特殊的波束形成算法,可以支持多個設備的近距離無線充電,它不限位置和方向,能夠給移動設備距離約4.5米的范圍內進行隔空無線充電,并且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0W。
盡管目前無線充電技術僅僅只是作為傳統有線充電的一種補充,但是在手機行業眾多廠商的帶動下,無線充電技術將有極大的市場潛力有待挖掘。現今距離高效率的隔空無線充電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明美無限認為這一技術已經初具成效,對于最終隔空無線充電技術的實現同樣指日可待。
那么,你們對隔空無線充電技術還抱有什么樣的期待?歡迎評論區留言給明美無限參與一起討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