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沒有首富的命觀點
雷軍離中國首富最近的一次,是小米上市前。
雷軍離中國首富最近的一次,是小米上市前。
在上市前,很多人對雷軍沖擊中國新首富抱有極大的期望。經過測算,雷軍成為中國新首富似乎并不難,以其在小米較高的持股比例,只要小米的市值能超過1500億,美元。
但在小米上市已經兩年后的今天來看,差的還遠。
“苦命”的雷軍
如果勤能致富,那中國互聯網確實欠雷軍一次首富。在中國互聯網混跡了超過30年的雷軍,勞模一般存在的雷軍,似乎應該至少有兩次機會。
一次是金山,一次是小米,這兩個都是在其鼎盛時期中國最頂尖的互聯網企業和產品。
雷軍被稱為互聯網界的勞模。從大學時代到金山工作,甚至到此后創辦小米,雷軍都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節奏。
雷軍22歲到金山,27歲時就當上了金山的總經理,一直到金山2007年上市后雷軍離開。在金山工作的十六年,雷軍可以說是像機器般運轉,不敢有絲毫懈怠。
如果說金山、小米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做錯了什么,雷軍做錯了什么?那一定不是因為雷軍的懈怠。
只是勤奮當不了中國首富,雷軍命苦。
后起之秀的速度太快,新一代的互聯網富豪正在快速崛起,讓雷軍根本跟不上。
拼多多股價的不斷暴漲,讓創始人黃崢的個人財富在7月初的時候,一度超過馬云成為中國第二富豪。
此后,黃崢捐出個人股份,成立慈善基金以及分給合伙人等,個人財富排名下降。
另外一個是,比小米上市晚了一個月的美團,自2019年以來股價持續上漲,已經突破1.3萬億港元,是當初的三倍。
201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王興以519億元排在38位,低于第25位雷軍的615億元。但是按照當前美團的股價的翻升,王興也可能已經超過雷軍。
反而是小米,上市之前作為港股首支同股不同權企業,估值被看好一度市場認為可能超過2000億美元。但現實是,自從上市后就不斷下跌的股價,目前市值為3600多億港元,股價為15港元每股,比此前的腰斬價要回升不少,但是依然低于發行價16港元每股。
不可忽視的是,新一代的互聯網富豪已經崛起,雷軍的差距已經不只是“二馬”和丁磊等二代。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很多年輕的互聯網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雷軍在中國互聯網的地位,甚至不能簡單地和馬化騰、馬云、李彥宏做對比。
雷軍其實更古典一些,甚至是PC互聯網更早一個時代的人。
雷軍應該是和求伯君王志東、鮑岳橋、簡晶、周志農、吳曉軍、王峻濤、王江民等是一代人,如果大家對江民殺毒、北大中文窗口系統等還有印象的話,就知道雷軍當年在中文互聯網世界的地位。
他們都屬于中國第一代程序員。在馬化騰還在找不清方向的時候,雷軍已經是功成名就,年紀輕輕就做了金山的總經理。
而同時,雷軍又是第一代程序員里混的最好的。一大批中國第一代程序員隱退或者做起了投資,但雷軍二次創業才有了后來的小米。
跟著自己的兄弟,手里的股票什么時候能變現?
無論是金山,還是小米,雷軍一直以來都需要給眾人的一個交代,一個回答——跟著自己的這幫兄弟,手里的股票什么時候能變現?
雷軍曾經被問到,自己怎么看“后輩們的搜索、游戲都做起來了”。雷軍則直率地說到,焦慮甚至嫉妒都有過?!坝薪鹕酵驴窗俣壬鲜泻芗樱臀伊牧藥讉€小時,我只說了一句話,我說你這么羨慕,李彥宏會分你一分錢嗎,那好,該回家該干嘛干嘛,把自己的地種好”。
金山的上市就是一波三折,從A股、納斯達克到最終的港交所,金山軟件沖擊上市第5次后,才終于功德圓滿,金山的一批程序員實現暴富,算是交了答卷。
但即使如此,金山軟件當時的市值只有52億港元,與兩年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百度市值52億美元相差甚遠,而且百度上市還創造了一天暴漲364%的奇跡。
雷軍在金山軟件上市后的第二個月就離開。
雷軍沉淪了一段時間,做起了個人投資,就像是老一代的第一代程序員。直到2011年成立小米,雷軍才重新“走了出來”。
勤奮成不了首富,這個道理,在金山上市后,雷軍刻骨銘心地體會到。在金山,雷軍把自己太多的能量,發揮在金錢轉換率低下的領域。辛辛苦苦做的東西,換不來同等的價格。
順勢而為,才能最大化自己的能量。等做小米的時候,雷軍的思維變了。2011年,順為資本成立,取義“順勢而為”。
雷軍自己反思,“太多地講勤奮,誤導了很多人”,奮反而成了自己的枷鎖。
以至于,雷軍后來的風口論,被認為是投機倒把。
順勢而為,小米成為港交所首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金山云乘上了科創板的風。
但即使這樣,小米上市后也并不是一帆風順。與雷軍個人財富一致的是,小米的市值在上市兩年的時間里,成為資本市場的笑話。
很多人沖著雷軍的至少翻倍沖進了場,結果變成了年輕人的第一支腰斬股票。資本市場對小米的信心低落甚至延伸到了產品上,原先的用戶對小米的表現開始表現出不滿,耍猴式營銷,”沒錢買小米“的梗,小米開始變味。
對應到小米公司內部的是,上市之后,小米的元老級人物也陸續離開,周光平、黃江吉、黎萬強陸續離開,劉德、王川退居二線。
如果說是為了團隊年輕化,但是沖在智能手機業務一線的,是雷軍新組的“復仇者聯盟”。
在當下的互聯網巨頭陣營中,企業上市高管離開幾乎都存在,但是像小米這樣的短時間內大幅度的變動,確實少見。
一個企業的組織流動性過高,總是會讓人感到像是忒休斯之船。同樣對于小米的高管團隊,最初的創始團隊陸續更新調整后,小米還是原來的小米嗎?
戲劇的是,雷軍一頓操作猛如虎,在離開金山后,如今金山旗下公司分拆上市,金山云、金山辦公、金山軟件等(不含西山居)市值加起來共計約2700億元,接近小米集團的3200億元。
在市值上,金山已經不是以前的金山了,小米又還有多大的空間?
回顧雷軍的互聯網生涯,資歷、經驗、人脈、視野、格局、勤奮、聰明,雷軍一樣都不缺,而且是頂級的那種。
那么問題來了,雷軍到底,錯過了什么?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