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惹風波?定制車背后的野心,路人皆知!觀點
科技最終應該服務于人,也希望資本能給升斗小民們多一點生存的空間。
近日,滴滴出行推出了與比亞迪聯合定制的網約車D1,這是網約車公司與汽車主機廠的首次定制化產品出現。愛車人士關心這款車性能如何,更多業內人士則陷入了深深的擔憂,滴滴此舉又一次釋放出了想要掌控網約車市場的信號。
回顧滴滴這些年每一次站上風口浪尖,都與它試圖壟斷出行市場脫不開干系。在滴滴的核心管理層中,創始團隊里的程維和CTO張博都親身經歷了滴滴在五年之內估值從80萬人民幣到500億美元的膨脹,柳青和朱景士則是來自高盛,再加上董事會各大資本匯聚,讓滴滴的很多業務決策與資本邏輯高度一致。
雙管齊下的野心之路
15年與快的合并到16年收購優步,原先只是一個打車平臺到開始踏足汽車制造,頻繁收購競爭對手不斷蠶食市場份額,一面針對同行不斷進行市場壟斷,一面針對司機不斷實施高抽成法,雙面夾擊之下網約車市場發展愈加困難,曹操、T3、一味順風依然在艱難求生,用戶體驗不好叫不到車、司機拼命跑單傭金有限,浮游難以撼動大樹這就是滴滴一家獨大后的可悲之處!
可怕的是滴滴不僅是要做一個簡單的平臺中介,市場份額占比如此之大后開始自行制定了行業游戲規則,為的是設立中心倉,為了自己的“賣車”計劃鋪路,踢開合作的租車公司就說明了一切。通過剛發布的D1車型先到市場探路,滴滴后期要做的就是覆蓋市場,替換現有連接車輛,實現真正的平臺“賣車”自產自銷,制定規則的人和參與其中的都是同一批人,整個行業將被固化,資本抽走了果實,總有一天將會成為眾矢之的!
滴滴的擴張之路一邊是將自身改變為一個足夠大規模的汽車運營商,另一邊則是將原有的網約車市場進行進一步的穩固。這種行為違背了行業公平競爭原則,一大表現就是滴滴開始模糊網約車與出租車的界限,試圖將網約車“巡游化”。當然,這樣的行為也招致了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強烈質疑,認為此舉已經超越網約車的合規經營范圍,也不符合市場監管部門的初衷!行業不應走向壟斷,多面開花才是網約行業車健康發展的未來!
滴滴的壟斷基因
市場壟斷一家獨大后,滴滴機械化管理放松平臺對于合規運營、安全規范的標準后,卻出臺各種嚴格限制司機多平臺接單的行為,早就違背了當初創業的初心,讓司機和用戶成為了平臺擴張的買單者,利用這一套成熟且成功的機制甚至在與滴滴毫不相關的社區團購,展開了下一步市場的占有行為,在部分入駐城市,橙心優選推出了“橙心優選99水果季”活動,0.99元可任意挑選多種水果。滴滴駕輕就熟的用 “補貼換市場”戰術大量砸錢優惠、補貼這種福利,讓城市原本的傳統經營個體經營的菜販、果販毫無招架之力個人難以對抗資本,一邊收割用戶,一邊瓦解線下渠道。當擁有了絕對的市場份額后,有開支重新制定規則,這就是滴滴放之四海皆準的運行邏輯。
在這樣的背景下,滴滴的多圈層壟斷之路又將如何繼續?不管怎么說,消費者最期待最需要的還是一個開放、安全、可以有所選擇的良性市場。科技最終應該服務于人,也希望資本能給升斗小民們多一點生存的空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