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章復出,魅族能夠被再度拯救嗎?金融
魅族和戰略合作的MTK顯然沒有這個實力,所以黃章要拯救魅族還需要克服諸多困難,接受諸多考驗。黃章這次還會成功嗎?我們拭目以待。
日前,魅族科技下發全員郵件,發布公司中心級組織架構調整及人員任命的通知。
在這次調整中,魅族成立了三個是事業部:海外事業部、配件事業部以及電商事業部。魅族這次新任命了CFO戚為民,晉升他為公司髙級副總裁,擔任公司首席財務官(CFO),負貴財務管理中心、綜合管理中心相關業務及團隊管理,向董事長/CEO黃章匯報工作。
魅族這次重大調整也釋放了一個很明顯的信號:黃章開始親自掌管多個核心業務部門。他前段時間在魅族社區發聲自曝了一張“正在打造”的魅族15周年夢想機外包裝圖,命名為魅族15 Plus。,稱“打造的產品需要的時間太長了,以致明年才能上市。”
黃章曾說:“我雖然不來公司,但當魅族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我一定會出現。”
如今,黃章重新出山,魅族遇到了什么?黃章能夠再次拯救魅族嗎?
一、魅族遇到了什么?
在市場調研機構賽諾的數據中,魅族手機過去一年的銷售數量一直在下滑。賽諾第三季度國內手機銷售數據中,魅族當季的銷售量為38萬部,而去年同期的數據為87萬部,下滑將近60%。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魅族的銷量分別為64萬部及45萬部。換言之,在前三個季度,不算魅藍品牌,魅族手機賣出去不到150萬臺。
目前,整個中國手機市場已呈華為、OPPO、vivo、小米為首的寡頭格局,小廠商的日此越來越難過。
而比寡頭壟斷更糟的是整個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也在萎縮,IDC的數據顯示,雖然中國幾個品牌的銷售數量還在同比增長,但是總體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同比大約有10%左右的下滑。
市場總體萎縮,大品牌壟斷越來越嚴重,小品牌被嚴重擠壓,魅族的日子當然也不好過,魅族陷入了麻煩。
二、這不是第一次
對于黃章,年輕人已經有些陌生了。其實,在中國第一個認識到iPhone價值的就是黃章,當年雷軍只不過是在黃章辦公室蹭汽水的投資人,正是在魅族身上,雷軍第一次看到了手機是如何制造出來了,之后才有了小米。
而在小米之后,魅族很長時間都是年銷量百萬左右的小而美廠商,在小米高歌猛進的時候,魅族一度要被淘汰出局。
上一次危機,黃章第一次復出。魅族開始引入外部投資,包括阿里在內的巨頭給了魅族重生的機會,MTK也把魅族作為戰略合作伙伴。
在巨頭的提攜下,魅族從百萬級別的小廠商,一躍成為千萬級別的巨頭,一年xx場演唱會,新品發布多如牛毛。黃章的上一次復出算是成功的。
而這次,魅族面對的形勢更加嚴重,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無一弱雞,魅族雖然拿了阿里投資,但是阿里不是無限投錢的。決策調整容易,實力不足難辦。
黃章這次的考驗遠勝于上次。
三、機會在海外
在這次調整中,魅族成立了三個是事業部:海外事業部、配件事業部以及電商事業部。
事實上,在目前的形勢下,魅族和華米OV硬抗國內是不明智的。中國市場總體萎縮,對手實力空前強大,魅族又與MTK有戰略合作,難以推出有競爭力的高端產品。魅族品牌的銷量就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魅族的機會在海外。小米2016年同樣銷量下降36%,2017年逆襲,小米靠的是爆發的印度市場,而OPPO同樣在東南亞市場斬獲頗豐。
魅族成立海外事業部,應該是看到了這個趨勢,MTK戰略合作雖然難出高端產品,但是做低端還是有競爭力的,而印度、東南亞所處的階段恰恰是低端產品有機會的階段。
所以,這次黃章要拯救魅族,機會在海外市場。
當然,海外也不是牛奶與蜜之地,小米2014年就布局印度,當年就被愛立信專利勒索,幸虧高通的專利授權護駕,如今小米吃一塹長一智,與諾基亞達成專利交換。
魅族和戰略合作的MTK顯然沒有這個實力,所以黃章要拯救魅族還需要克服諸多困難,接受諸多考驗。
黃章這次還會成功嗎?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微信公眾號:DoNews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